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发型团队创造力的培育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线,隐性知识转移对创造力的培育具有直接的驱动作用。基于长三角研发型团队的样本数据,实证性地检验揭示以组织学习为中介效应的组织公平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促进机理,提出组织公平偏好下研发型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促进策略,为创造力培育的深化提供具有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研发型团队应提高组织公平对系统思考的促进力度,同时提高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促进力度。  相似文献   

2.
研发型团队创造力的培育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线。隐性知识转移对创造力的培育具有直接的驱动作用。基于长三角研发型团队的样本数据,实证性的检验揭示了以组织学习为中介效应的组织公平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促进机理,提出了组织公平偏好下研发型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促进策略,为创造力培育的深化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研发型团队应提高组织公平对系统思考的促进力度,同时提高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促进力度。  相似文献   

3.
变革型领导、团队氛围、知识共享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文献研究与实际调研,建立了包含变革型领导、团队氛围、知识共享以及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我国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团队为调查对象搜集数据,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变革型领导与团队氛围和知识共享呈正相关;团队氛围与知识共享呈正相关;团队创新绩效受团队氛围与知识共享的正面影响,但与变革型领导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林筠  李梦婕 《软科学》2014,(5):53-56,61
以我国企业研发团队为对象,调查研发团队实施共享领导存在状况。重点分析共享领导的成员间期望绩效、团队成员学习和相互协作三个维度在研发团队中存在的情况,获得企业研发团队中共享领导的整体状况。运用双因子变异数方法,进一步分析不同企业性质和不同行业类型的研发团队在共享领导实施状况上的差异性和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发人员创造力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因素.通过对国内多个城市183名IT企业研发人员的调查,以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了团队承诺影响研发人员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发人员的情感承诺正向影响其知识共享行为,并进而正向影响其创造力.持续承诺也显著影响研发人员创造力,但它对知识共享行为及创造力均具有负向影响.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显著.最后,对企业HRM实践提出相应指导,给出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知识共享是影响当代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多个层次综合考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目标取向理论与特征激活理论,通过构建多层次模型(HLM),探讨学习目标取向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多层次影响机理。通过对112个研发团队样本(112个团队主管,455个团队成员)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个体学习目标取向与个体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团队学习目标取向与团队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团队学习目标取向通过团队心理安全对团队知识共享产生积极影响;团队心理安全对个体知识共享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正向跨层次调节个体学习目标取向与个体知识共享的关系;个体知识共享通过团队信任自下而上对团队知识共享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高管团队建立合理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组织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高管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关设计思路,建立合理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补偿策略,调整团队成员利益,使团队成员能预期到知识共享的正面效应,实现企业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共享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基于消极人际互动视角并考虑团队任务情境,构建了社会阻抑与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选取本土企业75个研发团队的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社会阻抑与团队知识共享显著负相关,但是这种负向关系取决于团队任务情境(即任务相依性)。具体地,在低任务相依性的团队中,社会阻抑与团队知识共享显著负相关;而在高任务相依性的团队中,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对知识异质性、共享心智模型以及研发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概念、维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以共享心智模型为中介变量,研究了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知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者的关系模型.将共享心智模型划分为一致性和准确性两个维度,探讨了知识异质性和团队知识创新绩效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李永周  彭璟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83-187
从隐性知识测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企业研发团队个体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表征行为,设计企业研发团队个体隐性知识测度的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指标关联特征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测度隐性知识含量,为进一步开发与提高企业研发团队的隐性知识水平,构建基于"知识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龚健  黄鲁成  罗琳 《科学学研究》2003,21(Z1):85-89
企业海外R&D战略联盟中合作与竞争并存。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得出了企业海外R&D战略联盟的进化稳定策略。通过对模型进行参数分析可以看出,不论从参加R&D战略联盟的单个企业,还是从联盟整体角度考虑,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都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作为网络知识交互平台,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用户知识共享,提升共享知识质量。[方法/过程]通过社区知识"质"与"量"的细分,将社区用户主动或被动参与社区知识共享获得的知识收益区分为"质"的收益与"量"的收益,并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博弈假设下问答社区知识共享的均衡状态。[结果/结论]通过仿真显示,社会化问答社区共享知识质量与用户共享行为策略会受到用户共享意愿与能力、用户认可与社区激励、感知共享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薷 《现代情报》2014,34(5):161-165
本文通过分析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动机,结合演化博弈理论的理论基础,构建了虚拟社区用户之间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以此来分析虚拟社区成员之间知识共享与知识不共享的学习策略过程,同时分析了虚拟社区用户之间两种信任水平下即相互之间信任水平高以及相互之间信任水平低的演化博弈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14.
知识链组织间有效的知识共事有利于降低合作成本,实现知识增值,但是收益与成本间的权衡使得知识共享活动和收益受到限制.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知识链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其动态演化过程及知识共享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知识链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引入奖罚与监督机制,构建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系统演化路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给出模拟仿真。博弈支付矩阵及其相关参数将深刻影响到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路径。奖罚机制与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将会大大促使团队默会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路径最终收敛于选择(共享,共享)的演化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将知识看作一种准公共物品,知识共享是发生在知识网络之上的公共物品进化博弈,并且根据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信任因素建立了两种理性水平下的知识共享进化博弈模型。运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知识网络中知识共享的机制和知识网络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理性水平下知识网络的结构对知识共享具有不同的影响。模型有助于理解知识共享和传播的机制进而采用有效的策略来提高组织的知识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R&D合作中的热点问题。在综合考虑知识的共享比例和非正常溢出率、知识保护成本、知识窃取成功率以及社会惩罚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R&D合作组织间知识窃取和保护的博弈模型,分析其均衡实现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R&D合作组织的知识保护和知识窃取具有内在联动机制,企业的知识保护概率受知识保护成本、非正常知识溢出比率和对方知识窃取成功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合作伙伴的知识窃取概率取决于非正常知识溢出收益、社会惩罚和知识窃取成功率。针对上述结论,以一个数值算例加以说明,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8.
雷宏振  王刚 《现代情报》2013,33(11):33-37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策略的进化稳定性,研究发现:企业自主研发水平P不会影响知识共享策略的选择,而超额收益的分配系数Z是策略选择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影响分配系数Z参数包括知识创新水平U、专有知识水平A、知识可共享度B、知识转化能力R和知识共享的风险程度I。这些参数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会推动博弈趋向于某一进化稳定策略(ESS)。  相似文献   

19.
集群供应链是产业集群背景下新兴的供应链模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资料,是影响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的发展,对集群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建立了集群供应链中横向企业间知识共享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集群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路径和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企业特质。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主要受共享成本、共享风险、边际效益,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量,激励系数和惩罚系数7个企业特质的影响;降低共享成本和风险,提高边际效益、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共享量,引进激励和惩罚机制能够提升集群供应链中企业选择进行知识共享的意愿。  相似文献   

20.
区域公共服务平台R&D资源共享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R&D资源共享的内涵和必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R&D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指出建设区域公共服务平台是实现R&D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区域公共服务平台的有效性做出了解释,并结合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