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日语中汉字的由来、特点及与中文汉字的同、异之处.这些大量存在于El语中的汉字,给我们中国人学日语带来的利弊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冰 《考试周刊》2009,(7):45-46
本文从中文与日语的汉字对比角度出发,以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一些实际日语误用例为基础,分析说明了在中文与日语当中存在着母语干涉现象。同时也分析说明了造成这种错误使用的原因,除了母语干涉之外,还有对日语汉字学习不足等原因。因此,作为日语教学者。应该在日语教学当中,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为对象,专门针对日语和中文当中的汉字,深入准确地分析其用法、意思、区别等,并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避免母语干涉,更加正确地帮助中国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  相似文献   

3.
浅谈日语中的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考试周刊》2010,(4):39-40
日语汉字与中文汉字的相似与区别之赴.历来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本文主要从日语中汉字的来源、分类、地位、读音.以及围绕汉字所产生的一些争论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说明。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96):162-163
日语汉字是日语表记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文汉字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性。日语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清楚认识到日语汉字教学的必要性和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能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日语汉字,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日语汉字中浊音的发音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浊音是日语语韵学习中重要环节。现代汉语中没有清音和浊音的区别,而现代日语中却完好的保存了398个汉字的浊音。那么,古代中国的汉字是怎样转化为日语的浊音,转化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同类浊音的汉字又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对日语汉字发音中吴音、汉音、唐音和惯用音的分析,对日语汉字中浊音的分类进行研究,探讨其内部的发音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从古至今,汉字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元3世纪时,日本人将中国的汉字带入日本,并根据汉字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因此,日语是由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三部分组成,且日语中的汉字在书写上大部分依然采用中文的繁体字。虽然在中国现在使用的是简化字,但大多数中国人基本能够无障碍地阅读繁体字,因此,即便没有学过日语的中国人,在读日语的报刊或杂志时,也能够通过汉字大体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与  相似文献   

7.
同音异义词汇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语言当中,当然日语也不例外。日语中有大量的同音异义词,其中汉字词汇中的同音异义词尤其多,对于日本人的语言生活以及外国的日语学习者带来很多影响。要研究日语中的汉语同音词,必须先了解日语中大量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日语中汉语同音词的产生有各方面的原因,其中日语汉字音的音韵构造是汉语同音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8.
中文对日语词汇学习的负迁移体现在中文汉字与日语汉字的同形异义引起的学习干扰,中日词汇词性的混同及词汇感情色彩的误读。这种负迁移将会影响学习者对日语词义的理解,在中译日时照搬照套,在日译中时造成误读。认识到日语词汇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在对比中纠正偏误,这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中文和日语中,由于字形、词义相近的词汇居多,对于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学习日语有便利条件,同时也有母语干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中日两国汉字词汇的分类对照分析、问卷调查、误用分析等方式,提出了日语中汉字词汇的教育方案,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语的文字主要由假名(包括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组成。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分为音读和训读。当汉字应用于地名、人名等固有名词时,可采用音读或训读。是否应该遵循汉字音读规律来读汉字文化圈内的中国和韩国、朝鲜的地名是个存在着争议的话题。重点分析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地名在日语中的读音应该遵循什么规则,遵循某一规则后所产生的影响和中国地名的日语读音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高晓霞 《考试周刊》2009,(46):133-134
日语中汉字与汉语中的汉字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日语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对日语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性及差异性,对于正确认识日语中的汉字、掌握运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语汉字的先辈意为前辈,中文汉字的先辈意为逝者,但是先辈不管是在中文还是日语中均是指应值得人们尊敬、尊重的人物,在日本先于你进入某一机构、团体的人们都是你  相似文献   

13.
日语中的汉字词汇太多数意思与中文完全相同,但也有一部分与中文意思完全不同,稍不留意就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闹出笑话,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拟对这类词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上”这一汉字在中日文当中都被广泛使用,但可以说中文中“上”的语意及语用范围都超过了日语.本文以中日两国国语字典中对“上”一词的解释出发,寻找用例,分析这一词汇在中日两种语言使用当中语意的异同,探讨中文“上”在日语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英文描述了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的区别,并举实例阐述了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在写法,发音,意思三个方面的不同。比如中文"气压"的日文汉字写法是"気圧"。中文和日文里都有"娘"这个汉字,中文的意思是"母亲",而日文的意思却是"女儿"。通过不同语言的比较,提示我们在学习外语时不要太受母语的影响,避免中国式英语或中国式日语。  相似文献   

16.
关于日语汉字中的"繁简"问题,历来探讨不多。文章针对日语教学中出现的汉字"繁简"差异现象,对日语汉字的简化规律及其特征作了大致的概括,解答了日语学习中诸如"陳"和"陳述"的字体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的汉字是日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表意的汉字与表音的假名混用是日本文字的显著特征 ,因此 ,学习日语必须重视汉字部分的学习。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并长期使用的文字 ,这给中国人学习和理解日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汉字传入日本后 ,经过与日本民族文化的融合、改造 ,已成为日语中的一部分。相当数量的日语汉字在书写、语意、发音上已与汉语毫无共同之处 ,或已发生了部分偏离。所以 ,要正确掌握日语汉字 ,不能简单地从汉字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日语汉字 ,应当正确识别二者有哪些不同 ,找出其内在规律。一、日语汉字在形体和写法上与…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两种不同形式单词判断实验,对正在进行日语学习的中文母语双语学习者的日本语汉字单词处理模型展开调查,为最大限度避免母语对日语单词的处理干涉,建立更高效、更适合中国母语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日语是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常设的第二外语之一。不少日语学习者和教授者夸大汉语汉字对日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认为有大量汉字的日语容易学习,从而忽视日语中汉字的学习,导致一些常见的错误。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强调中、日语中的汉字在音、形、义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引起二外日语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后传入日本。这就决定了两国文字之间根深蒂固的必然联系,进而也为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初学日语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望文生义,根据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解读日语中的汉字。因此,在日语学习中走了不少弯路。笔者在这里不准备过多地强调中国人学习日语的优势,而在这里要费些笔墨谈一谈的是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为了加以区分,现对两国的汉字做一下命名,即将汉语汉字仍称为“汉字”,将日语汉字称为“漢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