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心语     
《作文世界》的各位编辑老师:我是一个初三的女生,我可是你们《作文世界》的忠实读者,每一期的《作文世界》我都会在几天之内把它消化干净。每当看完,我好期望下一期的《作文世界》。我知道,有许多同学都在给你们投稿,其中我也不例外。在几个星期前,我已经投过一次稿了,可我等了好久,你们都没有给我来信。我也知道,能在《作文世界》上发表的作文一定是精心挑选过的,可我真的很希望我的作文能在《作文世界》上发表。虽然我的作文不是最好的,但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就算我的作品没有被选上,请不要让我干等,至少也可以给我来一…  相似文献   

2.
《绿野仙踪》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由李百川所著,全书共七十万字。虽然《绿野仙踪》在艺术成就上略逊于同时期的《儒林外史》与《红楼梦》,但是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研究价值。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层次多样,既有官场的污浊、儒林的龌龊,又有小市民的蝇营狗苟。可以说,作品描写的社会画面十分广阔,人生百态尽在其中。通过对《绿野仙踪》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探究封建王朝末期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3.
绿野仙踪     
经典童话《绿野仙踪》想必观众们早已烂熟于胸,而《魔境仙踪》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那片神秘的奇幻之地"Oz",也就是奥兹国。本片并不是《绿野仙踪》的翻拍或续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是一部前传——影片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叫奥斯卡的魔术师展开,他本来在一个马戏团里工作,却因为犯了事得罪了老板,不得不出逃。他乘着热气球从漫天灰尘的堪萨斯到了奥兹国,觉得这是自己出名和发财的一个契机。在这个国度里,他遇见了三位女巫:赛多拉、伊诺拉和格琳达。奥斯卡被奥兹国的居民当成了伟大的巫师,可是这三位或善良或邪恶的女巫对此却表示怀疑。在被动陷入奥兹国的"内政难题"后,奥斯卡必  相似文献   

4.
飞跃彩虹     
《英语辅导》2016,(4):18-19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童话故事片《绿野仙踪》,它改编自莱曼·弗兰克·鲍姆的儿童读物《奇妙的奥兹男巫》。该故事片讲述了美国堪萨斯州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带入魔幻世界,在“奥兹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安然回家的故事。《绿野仙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幻儿童电影,感兴趣的同学不妨看一看。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作品《绿野仙踪》。故事曲折动人,充满光怪陆离的幻想,人物个性鲜明,写作手法别具一格,再配上生动活泼的插图,真是让我爱不释手。《绿野仙踪》写了在美国堪萨斯州有个叫多萝西的小姑娘,她和亨利叔叔、艾姆婶婶住在大草原上。一天,她和小狗托托被一阵  相似文献   

6.
自从CLAHP姐姐们为讲谈社而转战少年漫画战场之后,就她们赋予了众多元素的《羽翼》就在《少年周刊》那么轰轰烈烈的火爆了起来,并且随着前不久的TV版动画引人注目地亮相,《羽翼》热潮更是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于这她们部作品,一直有着很多这样那样的声音,有好,有环。不过,无论你对《羽翼》的看法如何,它是少年漫画也好、少女漫画也罢;也无论你是不是CLAHP的fans,对她代现在的作品及格有什么样的意见.我相信,一定有一些东西从来都没有改变过……《羽翼》的漫画单行本已经发售到第十卷,TV动画也放送到第十一话。值此之际,算是纪念,请随着我们这一期的特辑,走进CLAMP缔造的羽翼世界。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巴金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作家。他的作品就如一股股感情的激流 ,激动着、温暖着读者的心。小说是这样 ,散文也是这样。《鸟的天堂》就是这样一篇抒发至情至性 ,震撼人心的文章。《鸟的天堂》写于1933年6月 ,是巴金在去南方游历时写的 ,和这一时期的许多散文一起收入《旅途随笔》中。《旅途随笔》中有不少篇章是描绘南方社会人生的 ,如《一千三百元》、《一个女佣》、《鬼棚尾》等。这些作品 ,有的纯粹是记事写景 ,初看并无什么深意 ,但它们也是和作者的整个思想密切相关的。作者自己曾说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 ,在我的…  相似文献   

8.
《绿野仙踪》作为清代的一部很有特色的百回长篇小说,融神魔、历史、英雄、世情等小说为一体,体现了清代小说的多向型和兼容化的发展方向,在注重对小说题材、文化内涵、叙述手段单向性深度发掘的同时,也致力于小说多向性广度的开拓,《绿野仙踪》的出现,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读者朋友,新年好!”这一声问候,意味着又一个365日悄然滑落,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新年年年有,但是我们希望每一年我们都有更好的礼物呈现给读者。这一期,我们以“成功”做为本刊的序曲,因为我们发现一个成功的序曲对于一个成功的人生是如此重要。本期的孙老师话题说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是耳熟能详的。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一些人,尤其是孩子来说,也许“成功是成功之母”更贴切。看了本期的《前进一步就是成功》和《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一个迷路的小女孩,一个缺乏头脑的稻草人,一个追寻心灵的铁皮人,以及一只没有勇气的狮子,这样一个奇怪的团队组合在漫长的旅行中,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成长。这就是《绿野仙踪》讲述给我们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在三月的开始,安妮宝贝给我们献上了春天的礼物——《莲花》。一本“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史,有关人所走上的路途”的长篇小说。它胜过其以往作品的美感和力度,主题也更趋向于积极和阳光,所写的是一个关于旅途中寻找的故事,寻找的是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李娟”这个名字可能还比较陌生。然而,从《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从《羊道》系列到《冬牧场》,这个没有炒作、没有背景的女子行走在北疆草原,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阿勒泰”之风。她的作品,以一颗真诚纯净的心书写着自然和生命,勾勒出天山外哈萨克族聚居区的风情和文化,用一个平凡普通的女性视角展示了她的生活和北疆,在散文中构筑了一个行走的世界。而其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描写和思考,则值得进行探究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陈亦权 《成才之路》2009,(28):I0001-I0001
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29年。巴尔扎克出版了一部描写旺岱地区共和国军队扑灭保王党叛乱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文化界。但是也有人对这部作品很不以为然,甚至有许多人对这本书发出了不认同的声音。有一次,一位名叫萨乐毫姆的读者从里昂给巴尔扎克写了一封信,说:“你那《最后一个舒昂党人》算是什么作品,你到底会不会写小说,你审视过自己的观点吗?”之后在信中把他臭骂了一顿。巴尔扎克看完信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给萨乐毫姆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14.
一、从南戏的发展看南戏的作者和版本问题作者和版本问题是南戏研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永乐大典目录》中所载“戏文”三十三种,均未注明作者①。明徐谓《南词叙录》载南戏“宋元旧篇”,除高明作《琵琶记》外,未注出其他作者②。但到了明代后期及清初许多戏曲著作、目录中,则给南戏作品标出了作者。在版本方面,大部分宋元南戏都没有全本保存下来,流传有全本的几种重要作品,如《拜月亭》《荆叙记》《白兔记》等都有各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差别。这两方面的问题与南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也必须把它们同南戏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15.
马飞老师的成长经历说明了一个道理:语文教师成长的途径可能有多条,而积累"课堂作品"是最切实有效的一条。从他第一次执教《吆喝》,到后来执教《老王》《三峡》,再到获奖的《伟大的悲剧》《风筝》《王几何》参赛课,马飞老师经历了复杂艰苦的磨课过程,认识到一堂好课须经千锤百炼。这其中给人的启迪颇为深刻。  相似文献   

16.
《雪国》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代表昭和十年的名作之一。《雪国》对于作者来说是第二部《伊豆的舞女》。这两部都是以旅行为题材的作品。均是以主人公在旅途中邂逅的女性为开端展开了故事。本文通过对川端康成的代表力作《雪国》中的两位女主角音容笑貌、出场以及结局设置的对比研究,窥探了川端文学独特的消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梦的影子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的台词中,除了那句有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外,还有一句也让我难以忘记,就是:“一个梦的本身便是一个影子。”我想,这句话应该也是对《哈姆雷特》的一个总结吧,因为,在《哈姆雷特》中,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些梦的影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哈姆雷特,他应该就是一个复杂的任务之梦的影子。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写道:“这儿有一种旷古的宁静,这便是对话的最好环境,就像哈姆雷特在午夜的城头面对他已经死去的父亲。父亲有话没有说完,因此冤魂盘旋;儿子一旦经历了这种对…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世界》2013,(20):30-31
苏打绿《秋:故事》 苏打绿的新专辑《秋:故事》从开场曲《故事》到最后结束的《小星星》每一酋歌都是一篇一篇的心情故事。歌曲《故事》作为专辑的开场歌,这首歌可说是青峰的言志之歌。歌曲《从一片落叶开始》则是一首与PriscillaAhn童话般合作的作品。东方乐器加上西方语言的神话感,语言上与音乐上神秘的混搭,呈现了一种无比美妙的意境。歌曲《偷闲的翅膀》是贝斯手馨仪首次发表的作品,也首次独挑大梁担任主唱,甜美的声音,似乎在提醒你,放下手边的烦务,给自己一点喘息。生活是不是充满了,你无力抵抗的过程,是不是,让你连停下来无奈的空间都没有。《说了再见以后》是一首让青峰录音时流泪的作品,属于一个人离别后,反覆在内心纠结的自言自语。《秋:故事》延续春夏,唱醉许多人的心。  相似文献   

19.
论《绿野仙踪》文化内涵的多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野仙踪》是清中叶出现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作品。在题材上它兼融神魔、讲史、人情于一体,与此相对应,作品包孕的思想文化内涵也呈现多元性的特征。本文在此即对其思想文化内涵多元性的特征进行阐释与辨析。  相似文献   

20.
《绿野仙踪》在艺术创作上借鉴、模仿了《西游记》,是比较有价值的神魔小说。《绿野仙踪》中的主人公冷于冰和《西游记》中的唐僧,都具有"内儒"的性格特征,他们是深谙儒家思想且付诸以行动的现实人,两者"人"的地位与身份有着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两个形象的塑造放大了现实的真实,也放大了寄托彼岸世界的虚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