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好书——《道乐吉学习方法》(包括初中生版、高中生版、大学生版三种)。 《道乐吉学习方法》共分两编:上编为道乐吉解题方法,下编为道乐吉读听记考方法。在上编“道乐吉解题方法”中,  相似文献   

2.
闻香识书     
《好同学》2003,(7)
中国国际厂播出版社出版的《道乐吉学习方法》(初中、高中和大学版),是一部由许多专家集四年之力研究并经过现实检验而产生的科学成果。与其他诸多方法的所谓“著作”不同的是,《道乐吉学习方法》不全是解题思路和技巧式的汇集,而是一部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的著作。它不仅具  相似文献   

3.
鸡:鸡与“吉”同音。吉祥如意、万事大吉、大吉大利、开门大吉等吉祥语为老百姓乐道。鱼:鱼和“余”同音。表示富足有余。民间过年一定要吃鱼,暗含年年有余之意。鹤:鹤被称为长寿鸟,“鹤发童颜”表示高寿,有富贵福寿之象征意。  相似文献   

4.
读书总是少不了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让人头痛。不要急,遇到难题解难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和养成了良好的解题思维习惯,一切就会迎刃而解。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道乐吉学习方法》依据教育学、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事理学原理,根据实验数据、调查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了多种解题思路,编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体系,这套体系就构成了它的上编“道  相似文献   

5.
李彩霞 《语文天地》2010,(12):105-106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程颢阐释道:“学至于乐则成矣。”由此可见,“乐”应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最能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6.
“乐”即是“乐”是荀子的乐教思想,“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尽变矣”。荀子是从感性的(视听)以及理性的(心)诸种心理体验来论述的。那么,“乐”既能使人耳目愉悦,又能使人情感愉悦,达到在“乐”中“乐”,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受教者的情感发展,要从受教者身心特点出发,使其快乐地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7.
晨星 《教育艺术》2002,(10):36-39
“奇书”新鲜出炉最近 ,一套“奇书”风靡神州大地 ,这就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 ,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好书———《道乐吉学习方法》(包括高中生版、初中生版、大学生版3种) ,其首印数量高达100万册 ,现已在全国火爆上市。在图书市场比较低迷的状态下 ,一套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书籍首印即达100万册 ,出版社何以有如此大手笔的运作?究其原因 ,其发行的强大信心是建立在此书科学、实用、系统的基础之上 ,建立在广阔的市场前景基础之上 ,建立在最佳运作的营销方式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 ,广大学生、教师、家长及其他人士普遍…  相似文献   

8.
在下面的连环等式中,“新”、“年”、“快”、“乐”四个汉字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它们的和刚好等于 100。你知 道这四个 汉字各代 表什么数 吗? 分析: 这道题要 是单从假设连环等式中的加减乘除四道算式的结果,来推算出“新”、“年”、“快”、“乐”四个汉字所分别代表的符合题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应概括为“至乐自然”。“至乐自然”是《庄子》评判音乐美的标准。美好的音乐有籁乐、至乐、天乐;不好的音乐有失性之乐、屈礼之乐、不适之乐。“至乐自然”反映了《庄子》对音乐本源的认识,音乐是“道、心、物”三位一体的产物。“至乐自然”规定了音乐“和”的功能。“至乐自然”肯定“有声”、“人为”之乐。“至乐自然”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活动历程。庄子是道家音乐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10.
冬天来了     
冬天来1,你怎“知{酋?问幅{芒吉!冬天帮鼬f£=柑谨!星只来1,你怎b知谨?同雪花吉!星R和地懊乐地跳蘸谴! ”。i l j冬天来了@洪小蜜~~  相似文献   

11.
新书介绍     
为正视应试教育的现实,把握素质教育的先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好书——《道乐吉学习方法》《包括高中生版、初中生版、大学生版三种),其首印数量高达100万册,近日即将在全国公开发行。 在图书市场比较低迷的状态下,一套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书籍可以首印100万册,出版社何以有如此大手笔的  相似文献   

12.
超级学习法     
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是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创造性地总结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效率从何而来?爱因斯坦的公式“W=X Y 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和少说废话;Y则代表方法。方法对于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量或抵消的作用,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保证学习的成功。为了帮助同学们培养学习兴趣,轻松地提高学习效率,从2007年第一期开始,本栏目将为大家介绍几种世界上著名的学习方法,如超级学习法、道乐吉学习法、快乐学习法、AQ3R学习法等等。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熟练掌握之后,学习效率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成绩能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乐”与“道”、“乐”与“仁”的关系表达了先秦儒道两家乐论的两种不同路径和态势,并奠定了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理论品格。早期道家以“道”为本体,“乐”是近乎“道”的“大音”、“天乐”。老子以“虚静”的方式把握“大音”;庄子“天乐”的把握,在于“心斋”的建立和“至人”这一理想人格的构建。早期儒家的“仁”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孔子的“仁”是各种道德品性的精神基础,被升华为一种世界观,一种精神境界;以“养心”“尽心”来完善主体道德人格的建构,孟子在“仁政”的基础上提出“仁声”,并将“仁声”扩展到“与民同乐”。实现政治伦理和艺术感化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在《实用汉语词典》中,“玩”的第一个义项就是“指参加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我所说的“玩”即为此义,只不过这个“玩”是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活动而已。“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艰苦而复杂的劳动,怎么能在玩中学呢?”著名教育家霍懋征的“玩、道结合说”似乎为我找到了理论依据。“玩”而有“道”,变“苦”学为“乐”学,语文教学之极佳境界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把“乐学”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玩”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5.
《庄暴见孟子》一文,从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中,我们着重学习了孟子的治国之道,“与民同乐”才能治天下的仁政思想,然而,此文还有另一个闪光点———孟子的论辩艺术。从这一角度出发,更能发掘出诸多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极有帮助的论辩技巧:一、循循善诱。即先将对话主题从对方喜好的角度逐步引向自己所要阐述的道理上。如《庄》文中孟子由“齐宣王好乐”引到治国的“同乐”上来。二、连续发问。此处以气势压人,在激烈的争论中可使自己更处主动地位,如《庄》文中连续的“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次发问,使孟子占…  相似文献   

16.
王艮创立泰州学派,完成了儒家身心学说从“心”的挺立向“身”的挺立之转变。在对王阳明学说的继承下,以格物知至为“知本”,以诚意正心为“立本”,通过“知本—立本—安身”的为学过程,开创“乐学说”;以“安身”为本,“达道”为末,确立“身道同一”的安身行道论,从而实现传统儒学的合内外之道,在觉民行道方面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王艮将“乐”落实于“身”之上,以“真乐”揭示天地万物一体的本体之美,以“一贯”指出天理良知与日用良知的妙合之美,以“鸢飞鱼跃”概括良知体用一原的自然之美。王艮通过“身”与“乐”构成的创造性张力,突破传统儒学中大体发展必须压抑小体自由需求的理路,是对于宋明理学的扬弃。  相似文献   

17.
一、声、音、乐 “乐”是中国古代美典的最高范畴。它的提出是在先秦时期,先秦诸子特别是儒、道、墨三家都提出过自己的“乐”观,它们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乐”在先秦美典中,其内容十分宽泛,它不仅包括音乐、舞蹈,而且还包含了诗歌等文学艺术,一句话,凡是使人快乐的东西皆谓之为“乐”。因此,要弄清老子“乐”观的本质内容,必须从它与先秦诸子文化群落的比较中着手;从分析命题——“大音希声”的各组  相似文献   

18.
驻足街头,放眼人海,一股“8”字潮蜂拥而来。安装电话,要拣带“8”的号码;店面开张,要挑有“8”的日子;买车要牌照带“8”为吉;亲朋见面,以道“8”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翻译教学对学习主体的认识不足,以学习主体作为被“乐”的对象,构建交互主体翻译教学让学习主体成为翻译教学真正“乐”的主体,切实有效地提高学习主体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在距离城关40多公里的安陆市王义贞镇同兴中学任教。参加“三结合”培训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也还真克服了不少困难呢?回顾一下,简直是闯过了无数道难关;体味收获,却也苦中有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