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在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为孩子付出了他们的所有,甚至超出了他们的能力,不仅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孩子还总是觉得自己不幸福。稍有不如意,孩子就怨天尤人,从来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辛苦以及身边人的善意,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您认为导致这个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时问学生:“知道你们父母生日的请举手。”竟有一半的学生没有举。笔者又问:“谁曾给自己父母的付出表示过感谢: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开心的微笑、一次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这不能不引起笔者的深思,感到平时在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平时教学生要学会感谢帮助他们的人,但很少教育学生感谢父母,如何为父母着想。学生自然也就认为,父母为他们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现在不需要什么回报。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感恩应首先从感谢父母开始。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如何感恩父母。  相似文献   

3.
是什么让我们开怀,幸福地过好每一天?是什么让我们充实,感动地过好每一天?答案就是两个字——感恩。生活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但我们依然能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的身边有亲人、朋友和师长,甚至还有一些连名字都不记得的人支撑着我们。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付出,所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中国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但在很多人眼里,“感恩”这个话题对孩子来说似乎太严肃了。可是我们却忽略了这样一种社会情况: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集千百宠爱于一身。父母长辈、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已经是见怪不怪,理所当然。一个孩子连起码的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的道德意识都没有,这该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社会现象。所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已是当务之急。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能好高骛远,应该从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如:母亲节时做心意卡,每天回家帮做一件家务,记住父母的生日,得到他人帮助后说声谢谢等。在本班学生刚读一年级的时候,针对孩子们的特点,我就开展过“谢谢你”为主题的说话活动。在班会上,孩子们...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接受若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朋友的友情,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但对于社会的恩惠,有很多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似乎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丝毫没有感恩意识。针对现在的小学生,比较多的是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自私任性.把父母的付出与关爱当作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不知道父母也需要得到关心、照顾,以及在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感恩教育,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让学生明白感谢父母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心存感恩.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相似文献   

5.
感恩教育,从感谢孩子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宝的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照理说受到潜移默化的孩子也应该自然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其实不然,“身教”固然重要,“言传”也很需要。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1.感谢我们的孩子,是培养孩子感恩心的起点看到“感谢我们的孩子”,也许有人会问:我生他养他,为他付出了这么多,还要感谢他?是呀,不妨回想一下,让我们这一生感到最富足的是什么?是拥有一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我经常告诉孩子:“你让妈妈做了一回妈妈,这种感觉真好,太谢谢你了!”是呀,生养过孩子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才会更加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孝顺父母;才会…  相似文献   

6.
刘萍 《师道》2007,(4):45-46
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要在感恩中活着,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企业,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的那些人,感恩于我们的祖国,感恩于大自然。我们还要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将会直接影响到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我国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古训,历代也出现了许多报答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救命之恩的千古佳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不知感恩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感恩。因为孩子们一降临人世,得到的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被幸福层层包裹,所以往往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近年来,竹溪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学会感恩,共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和感恩实践,让感恩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心中发芽,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620年11月,102名英国清教徒漂流到北美洲麻省一带上岸。他们人地两生,饥寒交迫,死亡过半。后来,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渡过难关并迎来了第二年的大丰收。为了感谢上帝的恩赐和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决定过一个感恩的节日。在生活中是需要这种感恩之心的,可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他们把师长的付出看作是理所应当,对同学的帮助受之泰然,从不会感谢;也有的家长对老师的付出不懂感谢,认为我花钱送孩子上学,老师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没什么好谢的。因此,有不少老…  相似文献   

9.
宋天天 《高中生》2008,(5):46-46
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的意义就会减弱。要在感恩中活着,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给我们提供实现自我价值机会的企业,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的那些人,感恩于我们的祖国,感恩于大自然……感恩地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美好。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11.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次听到这首歌,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要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对师长要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杨卿 《考试周刊》2012,(10):179-179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真诚的一颗心去对待帮助过你的另一颗心,这就是感恩。在这个世界上,给我们最多的爱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父母。我们要让孩子在感受父母爱的同时回报父母的爱,并从对父母感恩扩展到对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朋友和陌生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3.
近日,班主任在班会上组织学生为父母做件简单的事情,让他们当面对父母说“声谢谢”。并从“说谢谢”开始,培养孩子感恩社会、老师和父母的感情。这个活动意义不同寻常。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对他的付出是相当大的。但有的孩子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连说一声“谢谢”也不肯。有的孩子在校园里大手大脚地挥霍,全然忘记下岗父母的艰辛;有的子女有了工作和收入,却还向父母伸手,常“常啃老”“、吃妈”;有的子女虽然肯给父母钱用,却很少“回家看看”……“感恩教育”真不该缺失,因为只有知道感恩,才可能懂得回报。如果连一句“谢谢”…  相似文献   

14.
巨思义 《中国德育》2012,(23):76-77
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之常情。然而,现在许多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已习惯了被爱。他们只希望从别人那得到爱,却很少愿意付出爱,对自己所拥有、享受的一切缺少感恩之情。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感恩之心,感恩就没有原动力。可是目前不少学生对亲情表现淡漠:有的上了几年学,都未给父母写过一封信,到了要钱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为父母圆梦     
“孩子是父母的天”,一直以来,为了孩子,父母总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每每问起父母有什么心愿,他们总会说:“不求别的,但求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其实,父母并非没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或愿望,只是在他们心中,儿女永远是第一位的。儿女们健康平安,快乐成长就是他们最大的梦想!“鸟反哺,羊跪乳”,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在感恩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的心为我们的至爱双亲进上一份真挚的祝福!  相似文献   

16.
黎丽 《湖南教育》2010,(4):63-63
同学们: 大家好! 打我们懂事起,父母、老师就常教导我们,学会感恩,感谢那些曾经给过我们安慰、温暖的人,感谢那些曾经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感谢一切曾经对我们有过恩情的人。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感谢你,对手。(台下一片唏嘘声)  相似文献   

17.
李卫 《江苏教育》2005,(1A):16-17
——《都市女报》消息:七成孩子不知感恩反哺。近日,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选择一所小学做了一次调查,发现“认为父母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90%,而能为父母的付出感激和回报的仅有30%。调查中,多数孩子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经“见怪不怪”了.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18.
王霞 《小学生》2013,(11):116-116
提起"感恩",我的心头泛起了丝丝温暖,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恩惠,他们帮助我们在逆境中寻求希望,在悲观中寻求快乐。我们要学会感谢,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精心呵护我们长大;感谢老师赐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感谢同学给了我们鼓励,陪伴我们成长。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因为别人的一点帮助都会给他带来温暖,他的生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我们都曾听说过;滴水之恩,当涌采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是啊,人的一生中,想要感恩的人不计其数,如曾经帮助过你的陌生人,关心我们的爷爷奶奶,充实我们内心世界的导师等,但是,我们首先要学会感思自己的父母,是他们把我们帝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让我们体会到了世界的酸甜苦辣。然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时常听到,看到一些驻子对父母有很多的要求,当父母满足帮助了他,他认为是必要的。而自己却从不知要感谢、关爱、回报父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李君 《家长》2011,(11):6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一个舶来的节日,但感恩的观念却不是舶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感恩观念,一直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然而,现在每个家长都不遗余力地爱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为孩子的付出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却从没想过任何回报。孩子也认为接受父母安排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从小到大,孩子习惯了接受,习惯了索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