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级:初中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信息收集处理课(欣赏)教材:补充学习资料教具:葫芦丝、钢琴、录音机及相关资料。教学目标: A.通过对《彝族舞曲》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博大的民族文化感兴趣,并产生探究和挖掘民族文化的欲望。B.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人文地理方法和能力。C.聆听乐曲,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乐曲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车闺妹 《成才之路》2013,(24):93-93
课型:理论知识课。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把对色彩知识和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学习的重点从色彩写生训练,变成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钱涛 《儿童音乐》2007,(6):54-58
课时:一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选用: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七册第二课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理解,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  相似文献   

4.
本次说课的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发达的经济》,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发达的经济》是《日本》一节的重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掌握分析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点的方法。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综合日本国情,分析其工业发展特点。②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预测。(3)…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分析 1.本课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中课题学习内容,总课时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体育比赛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对于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非常重要。教材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知课文深意,领悟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品味质疑——拓展延伸——体验反思。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奉献者的赞美之情,感受奉献精神的神圣与伟大。教学关键重点:培养朗读能力,感悟课文主旨。难点: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亮点:激发想像,仿写名句。教材分析《行道树》选自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是一篇歌颂奉献者,赞美奉献精神的优美散文。本文篇幅短小,…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成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三大类。根据大纲要求 ,结合教材特点 ,依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 ,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初步了解童话的文体知识 ,理解想象和夸张在童话中的作用。②掌握课文内容 ,认识皇帝和大臣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私的丑恶本质。③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④学习小孩无私无畏 ,敢于讲真话 ,说实话的品质。1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把握人物形象。难点 :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2 课时安排 :一课时3 教学设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法与学法1 教法 :“教无定法…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的第一个框题:人生难免有挫折。(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②懂得挫折能磨炼意志,在挫折的磨炼中能增长智慧,增长才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客观地看待挫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在复杂的事物面前学会选择、学会判断。②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采取…  相似文献   

9.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七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2、模仿喜欢的剧情人物,创编电视剧小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够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电视连续剧中的作用。2、感悟影视音乐,分析作品风格,能对自己所喜欢的主人公、故事情节进行模仿、创编。3、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型。教学重点:欣赏电视剧主题歌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0.
教材:桂教版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二声部,指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能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3.通过学唱歌曲和了解侗族相关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几分之一.(人教课标版数学三年级上教材92-93页内容)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分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②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授课内容: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的世界》。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全1课时。教材分析:现代世界中,美术无处不在。美术学习的目的是培养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学习基本的美术表现技能是普通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本课从生活角度出发,按照八大美术门类,采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进行设计,并利用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美术、体会不同门类的形式特点,获得美的享受。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审美体系尚未建立,需  相似文献   

13.
年级:高中一年级(人音版高中教材)课时:第一教时教学目的:1.通过对声乐作品《祖国颂》的赏析,提高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理解能力。逐步培养他们懂得声乐曲中有混合音色所得到的音乐效果。2.通过对乐曲时代背景的了解及作品内容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兴趣,热爱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傣乡情     
使用教材:适用年级:课时: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年级一课时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因此、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音乐,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对音乐风格的体验和学习,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以开拓学生音乐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生活着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傣族有“孔雀之乡”、“歌舞之乡”之誉。在本节课中,将引领孩子们领略傣家秀美的景色和独特的风俗人情:轻柔细腻、圆润质朴的葫芦丝;热情的象脚鼓;柔美、缠绵的傣家音乐;…  相似文献   

15.
教材: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标教材第十三册第二单元年级:七年级课时:一课时设计思路: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有关注重对民族音乐的欣赏与积累,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以及通过实践在音乐  相似文献   

16.
<正>智慧教学即运用智慧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智慧,用智慧手段教学,追求智慧学习的目的。其核心在于培养智慧学习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学得有智慧,学得长智慧。本文以部编教材"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为例,结合自身实践,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的智慧教学。一、选择教材的智慧"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课内容。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情感,体验美  相似文献   

17.
陈静 《儿童音乐》2008,(3):66-69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第一课时二、教材分析(略)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爱中国民歌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围绕歌曲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表现歌曲。3.知识与技能:能用爽朗的歌声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能合作讨论表现歌曲,初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教材:人音版高中音乐欣赏课本年级:高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从音乐性的角度了解京剧方面的基础知识。2.提高学生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感情。3.通过欣赏、学唱使学生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剧选段。  相似文献   

20.
教材说明 (一)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在小学1~3年级安排了民族教育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文化、衣食住行、风俗人情,感受祖国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验民族情感,并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大团结,从而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