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道平 《学语文》2022,(5):47-50
实施生命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现实需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资源,通过教材、阅读、写作、活动等途径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感悟生命价值,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进行系统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目标。本文意图以生命视野观照写作教学,力求在写作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并对自己和他人实施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象牙之塔折射七彩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校园为写作基本素材的作文自然也能反映时代的脉搏,社会的变迁及生命的本质。我们认为“校本作文”是师生通过充分挖掘校园写作资源,寻找写作触点,进行写作实践的一种作文教学活动。“校本作文”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贫乏,为学生写作活动提供充足的题材,从而转化众多学生疲软的写作心态。它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平凡材料中的作文价值,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让写作渗透生活意识和生命意识,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其优势在于简捷易行,操作性强,每个学校每个语文教师都可应…  相似文献   

4.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反思不断发生的生命极端现象,意义的失落、教育的"纯工具化"理性成为生命失落的根本诱因,因而引导学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本质规定。由此,教育要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展现中赋予生命以意义;提升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省察自我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涵化生命情感,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培养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挑战痛苦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说明如何在地理课堂上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一架纸飞机,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学习用经纬网定位的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挖掘、开发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通过"活动"带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最有可能也最利于渗透生命教育.因而,语文教学要在听说思索中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在朗读品味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灿烂、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咀嚼生命的价值、在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提升生命的内涵、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正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更是生命的象征,也是沧州市水月寺小学的文化基色。水月寺小学开展的"绿色生命教育",紧紧围绕"蕴育绿色童年,探寻生命美景"的办学理念,依托"七彩阳光生态体验"教育工程,通过生命与成长、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关怀、生命与价值的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经历生命感动,体认美善人生。1.在活动中感受生命教育的精彩。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三月是学雷锋月,学校号召学生们发挥最大能力为学校或社区做好事,各班评选出身边的"小雷锋",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们还自发组织起来,用自己积攒的零用  相似文献   

8.
面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就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注重写作素材的累积等作文教学策略谈了几点体会。如引导学生对平时的生活现象进行认真地观察,切实感受身边现实生活的一些趣事,从中积累一些生活素材;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发写作热情,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主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过程中,写作情景的创设非常重要。设置写作情境要先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多阅读,注意积累材料。要注意师生间的默契和沟通。而写作情境创设要注意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写作材料,准确投入情感,明确如何题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写作情境创设的方法一般有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场效应"营造情境,用各种活动设置情境,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情境等等。  相似文献   

10.
蒙文颂 《学苑教育》2012,(10):16-17
通过"采得百花酿佳蜜,作文素材巧积累"课题的总结,认识到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做到:一、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源头活水";二、调动学生多渠道提高写作的积极性;三、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储备素材。  相似文献   

11.
对生命所蕴含的意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是不足的,更何况他们即将步人情感多变、情绪波动大、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青春期,极其容易因为一件不起眼的事而放弃自我,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通过经历放弃自己最重要的人,放弃自己最重要的事和生命,让学生深刻体会“失去的才是最好的”。从失去的痛苦中,体会存在的价值,认识到“生命,不能删减的旅程”的真谛,从而深化珍爱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邹荔生 《教师》2012,(12):102-103
用"互动式"教学理念指导建构学生的写作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整理写作思路、规划文章结构、组织语言和素材,自主建构写作活动,最后形成内容丰富,语言规范、完整的英语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理念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寻找相关材料。课堂围绕"珍爱生命"这个主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带领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学生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教育目标①认识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②珍爱生命。③培养积极的处世态度,做一个对别人、社会有用的人,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不断提高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三、活动重、难点我们要让生命更有意义,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如何提升的问题日益凸显。长期以来,青年学生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校园屠夫"及"弑母案"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价值观紊乱,既没有法律意识,也没有生命意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国民教育入手。语文教育有义务承担利用、开发儒家生命价值理念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的重任,通过"内化"教育提高生命质量,通过"外化"教育提高安身立命的能力,加强挫折教育,激发生命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黄绍锦 《文教资料》2011,(12):91-92
积累写作素材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从活动中观察、挖掘写作素材,创设活动情境来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有效消除学生讨厌写作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二次作文"是指同一题目在第一次写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的点评和激励,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加工和修改,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拟就"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及教学实践作简要剖析。一、"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二次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并没有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社会,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18.
施怡  施平蓉 《江苏教育》2023,(8):17-18+22
<正>【设计理念】《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指出,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提升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小学五年级学生敏感、自尊心强,容易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往往不够客观与全面。因此,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节班会课依托绘本《风中的树叶》,以“树叶”为线索,让学生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关注每片树叶不同的奇遇,体会生命的独特性,引导学生用欣赏和发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我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胡旺洪 《教师》2012,(13):81-81
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为了真正帮助学生通过写作来释放自己的情感,我在班级开展"班刊"活动,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生教育”之“生命教育”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参与互动式小型讲座。结果:有51.6%的受教育者对本活动表示"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