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仙人掌和骆驼是沙漠环境中典型的生物。本课以“仙人掌和骆驼”为话题,探究更多的沙漠环境中的生物及其适应生存的本领。教材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学生回答关于仙人掌和骆驼以及它  相似文献   

2.
一、课文简析及训练目标《沙漠里的船》是一篇说明文,文章通过对骆驼的生理特点及其适应沙漠环境特殊能力的介绍,说明它适宜于做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此文段落分明,条理清楚,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联系紧密。课文分两段,两段为因果关系,第一段先交代骆驼生活在沙漠里,接着讲骆驼的生理特点及其作用。这部分大多采用因果句式,把骆驼的生理特点和作用的关系讲得很清楚。第二段讲骆驼在沙漠里的特殊本领,这一段先讲在沙漠里行动的困难,再讲骆驼的本领,句与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突出了骆驼的特殊本领。课文特别注意了骆驼与沙漠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3.
王晖 《教书育人》2004,(6):34-34
在执教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仙人掌和骆驼》的课时,为了促进学生对仙人掌的体态结构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家中带了许多仙人掌或是仙人球到课堂中进行“面对面”的观察。在课堂中学生认真而细致的观察,在学生初步认识仙人掌的外形特征之后,我与学生一起探讨仙人掌适应沙漠环  相似文献   

4.
《沙漠里的船》(人教版六年制第六册)主要讲了骆驼的生理特征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特殊能力,说明它为什么被称为“沙漠里的船”。教学这篇课文应针对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事物特点”和课文特点,抓好重点段(第1自然段)的教学。 第1自然段紧扣“骆驼能生活在沙漠里”,通过句子之间一因一果的关系,层层说明它在特定环境下的生  相似文献   

5.
《沙漠里的船》(五年制六册18课)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骆驼的生理特点、作用和骆驼在沙漠中活动的特殊本领。课文后的练习1,实际上概括了两部分的意思。问题在于:第二部分写“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里的船”,而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动物中恐怕骆驼最有资格冠以“顽强”二字了。 沙漠几乎是生命的禁区,要么干旱高温、骄阳似火、酷热无比;要么冷若冰霜、狂风肆虐、飞沙走石。沙漠里一片荒凉,植被稀少,严重缺水,就是在这样地狱一般的恶劣环境里,骆驼顽强地生活着、繁衍着。而我们心目中好多所谓强者,诸如大象、老虎、狮子、猎豹、巨莽、黑熊等,沙漠对它们来说就是死亡之地。  相似文献   

7.
在执教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仙人掌和骆驼》的课文时,为了促进学生对仙人掌的体态结构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家中带了许多仙人掌或者是仙人球到课堂中进行“面对面”的观察。在课堂中学生认真而细致的观察,在学生初步认识仙人掌的外形特征之后,我与学生一起探讨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如: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中的严酷条件,它的叶子进化成针状,目的是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它的茎干肥厚多浆,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以应对沙漠中的干旱气候。为了加强学生对仙人掌的认识,我还特意介绍说在沙漠中严重缺水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植物与环境》是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六年级《生物与环境》单元第五课内容。教材通过对仙人掌与龟背竹的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叶子形状、大小是为了适应生长的环境,从而了解植物形态适应环境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恶劣环境下,弱小的生物都在努力谋求一线生存空间。刺猬用坚硬的刺自我保护;乌贼遇到强敌时,会喷出一股股墨汁,使敌人迷惑;枯叶蝶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它酷似枯叶的样子能轻易骗过敌人的眼睛。这些动物都很聪明吧?那处于食草动物包围中的植物,又是如何求生的呢?小心我的刺大家养过仙人掌吧?仙人掌有针状的叶子和肥厚的肉质茎,这是它对炎热干旱环境的适应,如果没有这些针状叶,沙漠里的动物为了解渴,会毫不顾忌地把它吃掉。同样,许多蔷薇科植物茎上的硬刺也成了它们自卫的好武器。毒的妙用植物体内的有毒…  相似文献   

10.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己读懂课文,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相似文献   

11.
骆驼是人们沙漠之旅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它能够忍耐酷热干燥的环境,能在水源贫乏,昼夜温差无常的浩瀚沙漠里长途跋涉,从而获得了“沙漠之舟”的称号,人们需要骆驼、喜爱骆驼。同样也渴望了解骆驼耐旱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探究骆驼的主要作用,培养爱动物的情感: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运用课文语言,练习表达;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刘炜 《黑河教育》2014,(11):66-66
正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沙漠里的"船"》。教学目标1.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教学难点理解课题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播放儿歌《骆驼》)听了这首好听的儿歌,同学们对沙漠是不是更加向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3课《沙漠里的"船"》。(板书课题:沙漠里的"船")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然后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4.
干旱地区骆驼的生态与经济价值许然/河南教育学院地理系近4000年来,骆驼在干旱地区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非洲、阿拉伯半岛和西亚辽阔的沙漠里,骆驼不但使人类生存成为可能,而且是沙漠生态系统关键性的组成成分。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骆驼起源于阿拉伯半...  相似文献   

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后第四题这样设计: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此题充分利用课文延伸的形式,将小骆驼的亲身感受通过自己之口表达出来,在实践理解和训练的有机结合的同时来完成对课文主旨的深化。但是,这样的训练题目如果在“沙漠旅行”结束后单独辟出时间让学生说一说,可能会与读书情境脱节,  相似文献   

16.
几百万年前,仙人掌浑身滑溜溜的,不长刺,也不开花,是生活在大森林里的,但是后来……那是盛夏的一天,沙漠王国派来一名友好使者——骆驼先生——朝见森林国王。小动物、小植物们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天外来客”。骆驼鞠了一躬,说:“尊敬的国王,我是代表整个沙漠王国来求您一件事  相似文献   

17.
机会     
商人和他的仆人在沙漠里遇到了风沙。风沙过后,商人的仆人不见了,他的骆驼也不见了。丢失了骆驼,也就丢失了放在骆驼身上的干粮和水。这时候的商人,不但又饥又渴,而且还非常的害怕,害怕走不出这片茫茫沙漠,死在沙漠里。要知道,这片沙漠里已经死了不少人了,其中就有他的商人朋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茫茫沙漠,烈日暴晒,几乎没有生命的痕迹。可是,却有一批勇士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安家落户,它们就是在烈日下挣扎的沙漠植物。最让人误解的沙漠植物——大戟最让人误解的沙漠植物——大戟如果你认为它是仙人掌,那就大错特错了它其实是大戟。它的花非常娇柔,形状很小,仙人掌的花又大  相似文献   

19.
刘琳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4):194-195
教材的绪论中谈到“对自然界各类生物相互关系的研究,能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界,掌握它的规律。”“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都与生物科学的研究有直接关系。”这明确地指出了我们研究生物科学,发现和认识自然规律,其最终目的是对大自然的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资源问题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突出环境的重要地位,教材还专门设置了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九章《人与生物圈》,这部分内容指出:“自然界中植被的破  相似文献   

20.
“仙人掌,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呢?” “只需要一点点水,就能够一直生存下去,是沙漠里都能存活的坚强生命呢。”我已经很久没有想到林苏河了,直到有一天罗云咋咋呼呼地在寝室养了一盆仙人掌。养就养了,还大惊小怪地在床头贴了浇水时刻表,每两个星期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