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君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7):98-100,115
明末清初,“把”字句的使用相当宽泛,通过对《醒世恒言》中所使用的“把”字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将其与现代汉语的“把”字句进行比较,发现该时期的“把”字句主要存在这样两个特点:“把”的宾语表达的语义关系更加丰富;“把”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在比较中,试图简单概括“把”字句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前人对“得”字句变换已做的研究进行了小小的综述,并对“得”字句一般都可变换为重复动词的“得”字句、“得”后是主谓结构的“得”字句仍可变换为重复动词的“得”字句、“得”字句的“把”“被”的转换、王还(1979)认为的“得”字句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转换等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利莹 《大学时代》2006,(11):44-45
郴州方言中“把”字句的四种用法:表处置、表给予、表被动、表致使。文章对它们进行了描述,辨析了表被动的“把”字句造成歧义的情况,并将郴州方言中的“把”字句与普通话中的“把”字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三遂平妖传》中的“把”字句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分析了书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并将《三遂平妖传》中的“把”字句与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进行对比,探求“把’’字句从明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庐江方言中“把”字和“给”字作为动词、介词的不同用法,揭示了它们间的关系,最后对“把”字句的歧义进行了简单辨析。  相似文献   

6.
"把"字句受体前"个"字的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受体B前出现量词“个”可以表示“不定指”,但这并不能概括其所有的 “个”字功能。“把”字句受体B前的“个”还存有何种别样功用,这是本文所要着重揭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汉语普通话通常用“把”表示处置式,在襄樊方言中则有另外两种句式:“给”字句和“叫”字句。本文对襄樊方言中的这两个处置式来源进行简要分析,并与普通话的处置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考察知名网络作家的作品来探讨网络文学“把”字句的使用情况、特点、发展趋势。由于现代人自我表现意识的增强,网络文学中使用“把”字句的频率远远高于“被”字句。  相似文献   

9.
宋淑琴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42-143
湘阴方言的“把”字句表示“被动”、“给予”、“处置”、“役使”,构成被动句、双宾句、处置句、兼语句几种用法,不同的“把”字句有不同的使用条件,对“把”字的同现现象的用法进行了深度描写。  相似文献   

10.
从句法-语义两方面,对“把”字句进行由表及里分析:揭示“把”字句隐藏在语法形式内部的隐性语法关系,探讨其更为本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歧路灯》“把”字句可分为工具式、处所式、处置式、否定式等几类;融合式“把”字句、“把”共管多个宾语及“把”后谓语动词的消失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歧路灯》里用于表处置的“把”字句占绝对优势,而且多用于口语中,“将”字句已经或即将从当时口语中退出。  相似文献   

12.
“把”字句的使用除了要符合句法形式要求外,还受到一定的语用条件限制。表现事物的非正常状态、表现事物的新变化状态、表现主体的主动追求性是“把”字句常见的三种语用限制条件。前两种是对“把”字句中行为对象在动作行为影响下所出现状态、结果的范围限制,第三种是对认知、心理活动类的动词进入“把”字句的条件限制。它们都是“把”字句在使用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某些句式的使用频率也高出了普通话中的使用频率,其原因之一是受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对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把”字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把”字句一直是汉语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把”字句的各种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对于“把”字句的研究基本偏向于描写层面,各种教材性质的书中都对“把”字句的用法或特点进行了描写性的规定.然而,还没有专门对否定词前置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相关专题或相关论文.本文拟在前人对“把”字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用结构主义与认知主义语法的相关理论,对“把”字句否定词前置的原因进行解释,以深化我们对“把”字句否定词前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关中方言“把”字句几种特殊形式与近代汉语“把”字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考察近代汉语语法可以深化对方言语法事实的认识,正确解释某些方言语法事实及成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陈述了比较范畴,论述了比较范畴的核心成员“比”字句,并对“比”字句的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进行了探讨,联系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几个认知原因,希望对“比”字句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把字句"宾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把字句”是个很有特色的句子结构形式,黎锦熙、吕叔湘、王力、朱德熙等汉语学家对它感兴趣,并在各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对于“把”的宾语的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本文试图对“把字句”宾语的语义特征、指称性、句法性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和评说。  相似文献   

18.
"把"字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最具特色的语法现象之一。本文从研究角度出发 ,对 1 92 4年以来的“把”字句研究在句法研究、语义语用研究、探源研究等方面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分析总结 ,同时也作一些评介 ,指出应当加强它的语用、探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先从句法上把《论语》中171个“於”字句分为“VP”前“於”字句和“VP”后“於”字句两类,然后再主要从语义着眼分类描写。  相似文献   

20.
“把”字句是一种很重要而且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把”字句中“把”后宾语前后具有篇章回指现象,“把”后宾语前后的回指主要有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