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是与人的心灵贴得最近的学科,最具有教育价值,所以语教学最根本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完善的心智、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首先,语的智力价值主要表现在思维结构的完善性上;其次,语的智力价值还表现在丰富的创造性因素上;最后,语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语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学生是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应从人的高度对其生命发展加以关照。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语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教学的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一堂好的语课,这是我经常思考的。语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灵性的具有浓郁人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生作为人,是一种生长着的生命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的高度对其生命发展加以关照。也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教学的人价值取向。所以我认为一堂好的语课应具备浓郁的人情怀。  相似文献   

4.
对语文教育倡导的"人文精神"的真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教育要倡导“人精神”,语是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这是语教育工作的共识。但现实教育中,语教育倡导的“人精神”已经走调、变味,如何正确倡导“人精神”,使之恢复其本来的活泼与真实,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是我国名的散家和语教育家。作为语教育家,他高扬爱与美的旗帜,以博大的人情怀观照语育人的发展,以求实的精神透视语教学的问题。与时偕行,力求发展,力求实际有用是他语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他主张语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人格健全、学术健全、体育兼重”的全面发展的人,认为任何社会的教育理想最终都将落实到社会个体的人格培养上。语教育应首先教会学生学语,学做人。概括说,朱自清语教育思想的主体是由学习观、教学观、阅读观三个方面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章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着重从语教师创造力之源泉、创造力在语教学中的体现以及对语教师创造价值的评价三个方面探讨语教师的创造力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新颁《语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素养。语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它是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主要  相似文献   

8.
教育只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语能力、传授语基础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应该注重挖掘语教学过程中充满创造力的因素,开创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教育的危机是立人的终极目标丧失,因为语教育存在诸多审美缺陷,语审美性具有本体意义,着眼于立人,必须以审美性导引工具性, 以审美价值导引工具价值。语教育的审美径指向有三:一是建立语感,进入语的审美天地;二是求真求美,引导学生欣赏,创造美;三是陶冶情性,在语审美中完善人性。主张兼收并蓄,以审美实现语教育的复归与扬弃。  相似文献   

10.
语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其工具性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素养,这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学科以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高人的人素养为主要任务,这充分体现语课程的人性的属性。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  相似文献   

11.
王岱 《现代语文》2001,(2):38-4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英国的一所学校的教学时说“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育学生,学校变成了屠场。”这里的“屠场”我想大概指的就是扼杀学生个性的屠场吧。联合国教科组织的报告说:学校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也可以成为扼杀学生个性的场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从学科教育意义上说,语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教育一定要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当前的语教育却不能令人满意。其实语教育的问题并非一日形成,纵观我国当代语教育,可以说积弊已久。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改革五十年来一成不变的机械的课分析这一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语教育的整个领域已经根深蒂固了。机械的课分析,费时费力,非但起不到启迪思维培养语修养的作用,反而禁锢学生思想,扼杀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吴羽君  刘远 《教育导刊》2001,(15):85-87
面对时代、社会和教育研究的快速深入发展,语教学也应不断更新观念,从语教学实质和内在规律去探索语教学的最佳途径。面对教育发展和语教学现状,语教改要真正的触及语教学的灵魂,从语教育关注的目标是“人的培养”,是促进人的自我发展;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新出发,我们提出构建“主体一发展”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语创造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全面优化的教育。语创造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语创造教育的目标和规律而确定的用以指导语创造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法则。语创造教育原则的确定,一方面要接受一般教育原则、创造教育原则的指导,使内容体现出其共性;另一方面又要反映语教育、语创造教育的特点,使内容体现出其个性。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的语教育是为学习服务的语教育,它在语教学语言、师生关系、教师作用、信息技术与人教育互动方面发生着嬗变,嬗变必将带来语教育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教学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但可以让他们爱诗、读诗。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的书,有时要影响他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往往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中学语教育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化人。语教学呼唤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语教学中诗教功能的重新再现,是语教学竖起的一面人关怀的旗帜。  相似文献   

16.
语阅读教学作为语教育的一个基本形式,无论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语素质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人格的建构、个性的发展,都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语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语阅读活动之所以具有深刻的化价值和精神意蕴,就在于它始终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它召唤着当代语教育必须打破肢解性阅读——划分段落、归纳主题、概括特点——将多样化统一的有血有肉的本内容拆散并抽象为简单概念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语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长期以来,我们的语课程惟教材至上,把老师要教的、学生要学的框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不能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使学生的语学习与其丰富的语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这样的语课程必然是封闭而呆滞的。而开放的语课  相似文献   

18.
“语”本身是个空壳概念,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可以是。语只有与学生这个认识主体、学生的发展实践建立关系并存在于这个关系之中时,才会获得真实的生命和内涵。学生的发展实践是形成语内涵的永不枯竭的源泉,离开学生的发展实践,语概念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9.
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语教育总是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把语课程当作自然科学,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把对待物理世界问题的方法移植到精神世界问题上来,把语视为与其他非人学科并列的“应用”性学科,过于强调“语用”功能,导致语学科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忽视了语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忽视了语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的价值。这样做的结果是降低了语教育的效率,打击了学生学习语的兴趣,完全背离了语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汪涛 《西北职教》2004,(3):40-40
语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教育在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有利条件,在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审美教育。确切地说,美育就是以美育人,运用美学理论,美的事物和现象来培养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创造美和欣赏美的人,这种人不仅有美的情感、观念、理想,而且还能进行创造和欣赏美。如何在语教学中达到这一目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