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宣传,指的是“阐述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争取特定对象达到既定目的的活动方式,在阶级社会里,通常是一定的党派、团体进行政治思想斗争的重要手段。”(据浙江人民出版社《新闻学简明辞典》第73页)。由于新闻具有凭事实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影响舆论的作用,各种政治力量与社会集团利用它作为宣传工具、宣传手段,为推行自己的思想、方针、政策服务,在群众中扩大政治影响。因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又往往将新闻与宣传笼统地称之为新闻宣传。新闻和宣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新闻在宣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是报道事实的,而事实是客…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6月9日,全国档案部门将集中举办以"走进档案"为主题的2014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近日,国家档案局下发《关于开展2014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相关工作作出了要求和部署。《通知》指出,各级档案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在突出和丰富档案文化宣传上下功夫,做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  相似文献   

3.
一、政府新闻学的学科属性是政治传播从理论形态上理解,所谓政府新闻学应该是相对于民间或社会新闻传播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新闻学(能否构成有独立研究对象的"学"在此姑且不论)属于政治传播范畴.既然是政治传播,那就要体现政治传播的特质.政治传播区别于一般的文化传播、民间的新闻传播有自己的本质规定性:第一,政党和政府是传播的主体;第二,要有明确的政治立场;第三,要有明晰的政治价值诉求;第四,要有合理的政治价值引导;第五,传播内容的意识形态性.就此而言,具有政治传播学科属性的政治新闻学虽然不能理解为完全意义上的宣传,却也不能够丢掉宣传的基本特质和其所带来的优势.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全面辩证地把握宣传与传播的关系,防止矫枉过正.其实,放眼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党政府的新闻传播,无论哪个政党或国家,都不可能淡化更不可能放弃其主体性、政治性、劝服性、灌输性和单向性而单纯注重所谓的"互动".许多重大的国内或国际政治活动表明,不同政党或国家通过新闻传播所承载的特有政治意图,以及与此相应的灌输性和强制性是新时期政治传播最为显著的特征.对此我们有经验可鉴,也有教训可取.  相似文献   

4.
杨保军 《新闻界》2020,(1):39-45
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科层面,实际存在着多种名称或概念(有些准确,有些模糊),诸如新闻学、党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等,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但又互有区别。最基本的关系是:党报理论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立场和基本方法。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就是以中国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特别是以"党媒"新闻宣传活动、新闻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党报(党媒)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新闻学。其中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特征描述,"社会主义"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性质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新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的价值取向上虽有相同之处,但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郑文 《现代传播》2007,(5):139-140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研究员结合工作实践创新性地提出"政府新闻学"的概念,并出版了政府新闻学研究丛书(《政府新闻学--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问》、《政府新闻学案例--政府应对媒体的新方法》),初步构建了这一学科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6.
陈波 《新闻三昧》2006,(7):16-18
新闻学认为,报纸除了有“引导舆论”的宣传功能外,还有“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功能。也就是说,报纸既要以宣传为己任,又要为受众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如何将宣传功能与新闻报道有机融合,不仅是党报当前的重要工作,也需要企业报长期探索。从新闻学和宣传学的角度来看,宣传和新闻都是传播信息的行为。但是,前者是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其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后者是对客观发生的实事的叙述,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其实,企业报作为企业的“喉舌”,就应该在“扬者传其理”和“受者晓其事”上…  相似文献   

7.
正主题宣传是以特定主题为报道对象、报道内容和报道重点的新闻宣传活动。具体说就是以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决策部署为主题,集中连续开展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做好主题宣传策划既是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又是地市党报引领社会大众,扩大影响力、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的良机。主题报道策划既是一个非做不可的宣传手段,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新闻资源。近年来,《许昌日报》通过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8.
70多年前的中国新闻学界,尚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初创阶段,而就在这时却发生了一起因剽窃、抄袭他人新闻学著作而引发的一桩公案。 研究新闻学的人都知道,中国早期新闻学界受日本影响甚深,特别是日本早期著名的新闻学者如松本君平、杉村广太郎(即楚人冠)、小野秀雄等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研究影响是很大的。例如: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译著是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又名《欧美新闻事业》,于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即1903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中国人所写最早的应用新闻学专著则是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杭州“中国新闻学社”,1922年11月初版),该书也是以日本人杉村广太朗所著《最近之新闻纸学》为蓝本,并按照它的体例编纂而成的。这本书出版不久,即引发了一场纠纷。 任白涛,河南南阳人,生于1890年2月3日(清光绪十六年正月初四日),卒于1952年8月13日。他是我国最早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声画结合地传播信息是它的主要功能。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信息是指对新闻的接受者来说事先不知道或不确切知道的信息,它包括新闻事实及以事实为基点引发出的某种新观点、新见解。观众通过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调整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生存,甚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职能,必须畅通传播信息的渠道,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迅速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了解新近发生的事实,及时迅速地面向社会做出真实、…  相似文献   

10.
黄燕萍 《青年记者》2017,(26):111-112
任白涛是我国最早研究新闻学的学者之一,他从辛亥革命之后开始从事新闻实践和新闻学术研究.任白涛的新闻学相关著作包括《应用新闻学》《国际通讯的机构及其作用》《抗战期间的新闻宣传》《日本对华的宣传政策》及《综合新闻学》,是我国近代学术成果较多的新闻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为做好2017年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活动,大连市档案局积极拓展宣传思路,丰富宣传手段,增加传播渠道,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与市广告协会联合设计广告宣传片,通过形式多样的户外广告媒体平台,面向全市广泛进行档案宣传,以增强社会档案意识。自6月2日开始至16日,广大市民可以在中山路、人民路、五惠路、友好街等市  相似文献   

12.
所谓"合力导向",顾名思义,就是各种媒介在把握宣传大局的前提下,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各种手段,围绕同一主题,协调行动,同步动作,使全社会的关注焦点集中到同一方向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达到新闻宣传服务大局的目的。一、新闻宣传合力导向的理论基础从新闻学角度来看,新闻宣传的合力导向是一种新的新闻宣传理论。在新闻实践中,是一种新闻宣传运作办法,它要求各种媒介协同操作,各种宣传手段同时运用,以期形成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强大的舆论声势,达到特定的宣传效果。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新闻学领…  相似文献   

13.
新闻单位上网已成潮流,网上新闻传播专业资讯渠道也越来越多。新闻传播英文专业杂志主要集中在美国,有《编辑与出版人周刊》(http://www.mediainfo.com)、《美国新闻学评论》(http://www.ajr.newslink.org.)、《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  相似文献   

14.
"三农"报道一直是地方主流媒体主题宣传的重大题材,怎样让这一报道吸引读者,如何创新报道形式?2012年以来,《三峡日报》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创新思维、形式、手段,在县市群工部的专版上推出"走近乡(镇)村干部"专栏,乡(镇)村干部报道实现了新闻与信息传播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析新闻定义     
新闻定义是新闻学由以建立的基础。许多年来。国际国内对新闻定义的讨论曾广泛地涉及人类新闻活动的目的、新闻的本源、新闻区别于情报、宣传、历史、文学的本质属性。新闻在阶级社会中传播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合乎历史的发展与深化,不仅对新闻学理论研究具有科学  相似文献   

16.
韩士皓  彭兰 《新闻界》2014,(3):65-69
<正>近年来,在全球数字化的浪潮下,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陆续进入传播领域。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也带来机遇。新媒体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的面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失,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体的必然归宿。在此背景之下,"融合新闻"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所使用的"融合新闻"的概念主要着眼于应用新闻学意义上的内容呈现融合。"融合新闻"又称"多媒体新闻",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不同的媒体形态集中在一篇报道中,提高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融合新闻理念的指导下,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报道问世,该报道即为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雪崩》。  相似文献   

17.
陆瑶 《传媒》2017,(17)
"新闻有无学?"这是谢金文教授在《新闻学三维新论》的自序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如今传播手段多样化、公民新闻发达、传播内容"草根化"的环境下产生的重要问题.早在1929年,我国首个新闻学系诞生之初,"新闻有无学"的争论就已经产生了.对"新闻无学论"提出反对和驳斥的学术论文在近20年的时间内仍然层出不穷,这说明对新闻的"学"之属性还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可.随着"互联网+"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15年的年度热词,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重构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焦点话题,对新闻的相关研究多将重点放在新闻的呈现方式、技术手段、特殊议题、内外部冲击等方面.以新闻学为核心的讨论略见式微.而由谢金文教授独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1日出版的《新闻学三维新论》一书,有意让新闻传播学子和研究者们在追随学术潮流,求新、求快、求变时,重新审视新闻传播学从何处出发这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紫竹 《网络传播》2004,(1):86-87
近年来,网络传播研究方面的学术著作颇丰,但观点沿袭与趋同的现象亦比较明显,“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由彭兰女士所著的《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下简称《原理与应用》),则在构建网络新闻学的体系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良好的形象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来。图书馆的宣传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资源的宣传与推广;二是新闻学意义上的宣传。文章所指的宣传工作即是新闻学意义上的宣传。该文以图书馆网站上的新闻报道内容为研究对象,追踪南京地区6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上的新闻动态栏目,分析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宣传工作,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闻学刊》一九八六年第四期刊载杨思迅的《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讨论综述》,归纳为以下四种观点: 1、包容说。有一部分同志认为新闻与宣传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新闻是宣传的一部分。其代表性见解是:新闻和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新闻的外延包含在宣传的外延中。也就是说,一切新闻都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新闻。新闻是一种手段,而宣传是这种手段的目的。 2、交叉说。大多数同志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交叉关系。说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有着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