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关于环境问题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条"标准"的关键词的"根据资料"、"归纳",所以,系统分析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强化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及正确环境观的树立是本条标准的主要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霍湘 《生物学教学》2007,32(9):31-32
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1)》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一个开放性实验,是发展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良好素材。但由于本活动用材多,耗时长,如何进行有效组织,以发挥其教学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教材分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基因突变”一节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A系列小组的合作学习(资料收集与整合学习);B系列小组的合作学习(互助协作与交流学习);教师引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反馈与补救学习)。分析了A、B两个系列小组划分的方法和好处,以及本教学模式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1教学设计思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种子的结构”这节课应该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施,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希望能够突破传统,进行创新。“种子的结构”这节课其实是一节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课,这么多年来就只有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教师先讲清楚种子的基本结构,然后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另一种是教师边讲解学生边实验,通过讲授法和实验法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其实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没有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摒弃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提出…  相似文献   

5.
娄维义 《生物学教学》2007,32(10):30-31
1 教材分析 上海科技版《生命科学》(试验本)高二第一学期[1]第1节第四部分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本节课"伴性遗传"是在学生了解性别决定的基础上展开的一节重要内容,是区别于常染色体遗传方式的另一种遗传方式.教材首先给出了伴性遗传的定义,然后指出红绿色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Xb.通过图解得出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我有幸聆听了龙岗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孙春成老师执教的古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后反思,孙春成老师的这堂课,切中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盲点--如何进行初中诗歌教学.对于古诗词教学,我一直处于懵懂之中:教什么?怎么教?在盲人摸象的探索中,我不知道我究竟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又真正从我的教学中学到了什么.而孙老师的示范课,恰...  相似文献   

7.
葛漫红 《生物学教学》2007,32(10):33-34
1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1.1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六章第一节,学好这节课对于学生理解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遗传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绪论,作为教材的开首篇,起着概括全书,统领教材的作用。对于学生在学期初了解教材内容以及学期后提纲挈领地总结复习都有帮助。但教学中有的教师对绪论的处理欠妥,要么照本宣科,草率而过;要么随意发挥,无边无际。事实上,绪论往往是编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它既是课本的序幕,吸引读者、激发情趣,又是课本的纲领。贯穿教材、统领全书。现以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学选修本为例,来解读该书绪论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静 《生物学教学》2007,32(2):39-40
本文介绍了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教学中将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很适合教研员的工作性质.因为,教研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也需要有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而且这种实践必须从原生态的问题开始,明确自己该引导教师做什么、如何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和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