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他是明代主要文学社团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调”,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思潮,一时在文坛独树一帜,影响很大。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尤以游记和尺牍最受世人赞许。明人张岱在《瑯嬛文集·跋寓注》里称:“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可见,袁宏道作为一位记山水能手早有定评。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地超过了前代人,而且在风格上独具特色。本文拟就袁氏山水游记的思想与艺术作一初步探析,以就教于各位大家。  相似文献   

2.
袁宏道,字中郎,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他的小品文(Essays)隽永透逸,颇有特色,游记尤为人们赞许。在袁生前,他的好友江盈科(字进之)就说过:“中郎所叙佳山水,并其喜怒动静之性,无不描画如生……自真性实景中流出。”而今,有的篇什还经常选为中学、高校的语文教材。袁宏道的诗文,最早的善本由乃弟中道(字小修)“按年分体”编定于明万历四十七(1619)年。他的游记分载于从《锦帆集》到《华嵩游集》凡7个集子中。199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立人编校《袁中郎随笔》,该书把游记汇集为一卷。本文根据这“游记卷”,对其中所用比喻…  相似文献   

3.
华主席在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把史学“变成了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一针见血地击中了“四人帮”抓史学的要害。然而,善于借用革命口号以营私的“四人帮”一伙,在大搞影射史学的时候,却打起“古为今用”的旗号,大做“正经文章”,俨然装出一付“正人君子”的模样。鱼目是不容混珠的。什么是古为今用?什么是影射史学?泾渭分明,混淆不得。划清这两者的原则界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炮制的那些“正经文章”,骨子里则全是刻毒。  相似文献   

4.
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疯狂地全面地篡改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他们从借口“批林批孔”搞所谓“批党内大儒”,到后来提出“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就是他们反对毛主席的这一伟大理论的集中表现。为了推行“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梁效”在“四人帮”及其黑干将迟群一伙的直接操纵下,大搞影射史学。“梁效”的影射史学,是“四人帮”推行和宣扬反革命政治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折不扣的古为帮用的反革命史学。党的十大以后,“四人帮”假借批林批孔,另搞一套,采取种种阴谋手段,反对毛主席和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他们在一九七四年“一·二五”大会上,  相似文献   

5.
正当“四人帮”刮起影射史学妖风之时,一九七四年三月《红旗》上抛出了《秦统一六国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这是一篇奇文,在“四人帮”的影射史学中有其特点。这篇奇文,奇就奇在谈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却把棍子打在王翦身上。王翦是秦始皇手下的老将,为统一六国立下了屡屡战功。正因为这样,“四人帮”要在王翦身上做文章。王翦和儒家沾不上边,更找不到一点搞复辟的影子,没有什么辫子可抓。然而,“四人帮”一伙有办法,就  相似文献   

6.
对公安派文学活动和“三袁”文学交游情况的研究,历来多有不定之处,钱伯诚曾指出,明代崇祯二年武林佩兰居《新刻钟伯敬增定袁中郎全集》40卷本“其诗文先后编排次序极为棼乱”,故其殚精竭虑撰成《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实有开创之功。而其中疏漏,又有李健章《袁宏道集笺校志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加以专门考辨。但长期以来对袁宏道年谱、诗文系年、传记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并非一两本专著就能解决的。何宗美先生继《公安派结社考论》(重庆出版社2004年)后,针对袁宏道诗文系年疑义405处,  相似文献   

7.
“四人帮”反党集团假借毛主席发动的每一次政治运动,另搞一套。他们使用种种阴谋手法,反对毛主席和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妄图打倒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为了推行他们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四人帮”调动他们操纵的舆论工具,任意伪造历史,别有用心地吹“女皇”、批“宰相”、批“代理宰相”、批“现代大儒”,大搞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为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四人帮”代言人梁效、罗思鼎之流就是这种影射史学的代表。在批林批孔中,“四人帮”不批林,假批孔,授意梁效、罗  相似文献   

8.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随心所欲地伪造历史,他们抓的“史学”纯粹是古为帮用的“影射史学”。他们为了炮制这种“史学”文章,也把黑手伸进了文物考古领域。原北京两校大批判组控制的《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六年第四期发表的《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反复辟斗争》,就是“影射史学”的一个黑标本。这篇文章虽署名龚发,但梁效直接插了手,是由梁效精心修改定稿的。它利用考古材料,歪曲、伪造历史,大肆宣扬“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道出了“四人帮”迫不及待地篡党夺权、实行地主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的反革命心声。  相似文献   

9.
一“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四届人大前夕,正是“四人帮”篡党夺权跃跃欲试的时侯。他们接过“批林批孔”的口号,在史学领域大搞影射比附,妄图达到推翻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罪恶目的。同时,他们又有计划地向古典文学领域放毒,别有用心地吹捧李白,给李白戴上“法家”桂冠就是一例。一九七三年下半年,“四人帮”的御用文人罗思鼎先在《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  相似文献   

10.
古人的名字很讲究,对人的称谓也比较复杂,近年来的中高考又都把它作为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弄清古人的称谓对学好语文十分重要。古人的称谓常见的有以下一些形式。1.称字屈原,名平,字原;柳宗元,字子厚,韩愈写有《柳子厚墓志铭》;袁宏道,字中郎,其散文集名为《袁中郎集》。2.称名字这是表敬称的一种方法。先秦时是先字后名,如孟明视,孟明是字,视是名。汉以后是先名后字,如孔融文举,融是名,文  相似文献   

11.
从五部反党影片看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张江姚“四人帮”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反革命阴谋集团,他们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罪恶滔天。在文艺方面,他们大搞阴谋文艺,其阴险毒辣与卑鄙无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六年相继出笼和炮制的反党影片《春苗》、《欢腾的小凉河》、《反击》、《盛大的节日》和《千秋业》,就是这种阴谋文艺的代表作。剖析一下这五部毒草影片,有助于揭露“四人帮”的阴谋文艺的反革命实质。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梁效、罗思鼎之流在大搞影射史学时,近代史上的袁世凯也是他们的题目.何以选中它呢?“四人帮”在上海的一个余党常常说“借一块宝地说说话”,袁世凯这块“风水宝地”便是他们借来说帮话的题目.袁世凯这个题目,是在“四人帮”的帮刊《学习与批判》上抛出来的,时间是在一九七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游记作者群中,明代的袁中郎是个大家。他的游记表现了山水的自然美,从而在显示艺术的美质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并体现了他的美学追求。同是擅长纪游的散文家张岱即云:“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宗元,近时则袁中郎。”中郎游记曾对晚明及其以后的游记产生过大的影响。中郎记山水,既不是刻板地摹山范水,也不是简单地融情于景、或淡化景物描写、强化议论色彩以显露作者的生活感受,而是把写山水美和人情美结合起来,充分地无所顾忌地写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身处山水之中的审美感受。如在《荷花荡》、《虎丘》等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作者 《西湖游记二则》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作者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明代文学家。他少年聪慧好学,喜爱文学,16岁就在家乡组织城南文学社,被推为社长。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曾任吴县县令、国子助教、礼部主事等职。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是明代后期著名诗文流派——“公安派”的创始人。创作上他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认为文学应表现出独特的个  相似文献   

15.
袁宏道 ,字中郎 ,又字无学 ,号石公 ,湖北公安人 ,万历二十年进士。万历二十三年为吴县令 ,饶有政绩。他鄙弃官场 ,不慕荣利 ,一生性爱山水 ,漫游南北。他反对模拟古人 ,主张抒发性灵 ,不拘一格。曾云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 ,不肯下笔 ,有时情与景会 ,顷刻千言 ,如水东注 ,令人夺魄。”因此 ,他的文章清隽流畅 ,在明代的散文中自成一格 ,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万历二十五年 (公元 15 97)春 ,袁宏道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风景如画的山色湖光让他“目酣神醉” ,于是一气写下了十六篇西湖游记。《西湖游记二则》就是其中的两篇。《西湖…  相似文献   

16.
《袁中郎集》载有这位明代公安派诗人给当时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一封信:《金瓶梅》由何处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得示.这封信写于万历二十四年,是时《金瓶梅》还仅以抄本形式流传.中郎在其他地方也曾极赞《金瓶梅》,但从此信看,他对这本书的来源、作者情况,实在知道得很少.后来,袁中郎又将抄本借给谢肇淛,《袁中郎集》有他向谢追索是书的信:"《金瓶梅》  相似文献   

17.
“游记”是叙事散文的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四十卷)和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十二卷),不仅是地理学的名著,而且是出色的游记总集。明代散文家张岱说过:“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相似文献   

18.
文艺曾经是“四人帮”和他们的亲信严密控制的部门。他们利用文艺搞的一切都为着实现他们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正如华主席在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的,他们把文艺搞成了“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搞阴谋需要一套哲学。毛主席曾经批评“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正是这个与辩证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唯心论的形而上学,是他们搞阴谋的思想武器。阴谋加形而上学,这就是“四人帮”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卓吾和小说理论中的发愤著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那些重视小说的人,他们抬高小说地位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将小说方之于史书。《水浒传》广泛流传之后,就有不少著名文人先后不约而同地拿它与《史记》相比并。较早的是见于李开先《词谑》中的记载:“崔后渠、熊南沙、唐荆川、王遵崖、陈后岡谓,《水浒传》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接着,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到,“近一名士,听人说《水浒》,作歌谓奄有丘明、太史之长。”清代平步青在所撰《霞外捃屑》里说,袁中郎谓案头不可少之书有十余种,其中包括《史记》和《水浒传》。李卓吾也有类似的说法。据周暉《金陵琐事》和梁维枢《玉剑尊闻》,李卓吾曾把《水浒传》和《史记》等书同列为宇宙內五大部文章。上述几种说法用词颇多雷同,显示出来的眼光却并不一致。唐顺之、王慎中等人作为唐宋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开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与收藏者之谜,许多学者都注重研究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这就是明末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第二十五卷关于《金瓶梅》的一段纪事:袁中郎《觞政》以《金瓶梅》配《水浒传》为外典,予恨未得见。丙午,遇中郎京邸,问:“曾有全帙否?”曰:“第睹数卷,甚奇快。今惟麻城刘延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又三年,小修上公车,已携有其书,因与借抄挈归。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对文中“今惟麻城刘廷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一句提出异议。如张远芬同志在《新发现的〈金瓶梅〉研究资料初探》中说,徐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