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龙宅俊(省教委教研室)“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本册第二个侧重指导读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四组教材中。〔训练目标〕1使学生懂得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好处,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能在课内外阅读中...  相似文献   

2.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了解人物内心活动”重点训练项目的第一篇课文。教学建议中指出:引导学生联系潜伏的具体要求和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来体会英雄的内心活动,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我”的内心活动来了解邱少云的内心。在教学中,我围绕建议,以创设情境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真切情感为突破口,情深意远,使学生既体会出  相似文献   

3.
《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一重点项目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和挖掘,来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必备的一种能力。 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常用的方法是透过人物的外表(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并联系所处的环境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我的战友邱少云》(第  相似文献   

4.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五年制第九册第四训练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作者目睹邱少云隐蔽潜伏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说明了邱少云是自觉遵守纪律的模范和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伟大战士。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因而,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通过了解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来体会他的高尚品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根据本课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联系周围环境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志愿军战士潜伏的情况,着力表现他们所处环境的特殊…  相似文献   

5.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战争的残酷性,激发学生对战争的憎恶之情,然后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小夜莺所具有的品质上,而且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挖掘人物潜在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相似文献   

6.
《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第三段,记叙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要通过人物的外表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重点段落,落实重点项目的训练。 整体阅读 抓住重点 先指导学生阅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战斗目的”、“潜伏隐蔽”、“壮烈牺牲”和“夺取胜利”等四个要点,把文章分成四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哪一段集中反映了人  相似文献   

7.
很多时候,学生在作文中会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描写,却忽略了心理描写。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借助特定的训练,教给学生体察内心的方法、技巧,从而让学生捕捉到内心灵动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展现出别样丰富而精彩的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8.
第五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人物的外表和内心”,侧重于读的训练。它要求学生在读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
谈话式作文。谈话式作文要让学生感觉像谈话一样轻松自如。教师的题目和引导要很好地启发学生打开话闸。如小语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作一次心理活动描写。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下列题目: a《我高兴 (我得奖了 )》, b《我后悔 (考试成绩很不理想 )》, c《太委屈我了 (老师误解了我 )》。学生任选一题,上台和同学谈一谈上述各种情况下自己的心理活动,效果满不错,讲到动情处,同学们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谈话者或开怀大笑,或掬上一把伤心的眼泪。   图画式作文。图画式作文适用于写景状物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的质量普遍不高,其原因之一是作文时常因找不到写作材料而不能较好地完成作文训练的要求。作文应该有感而发,这“感”发自于内心对生活的体验。有鉴于此,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超前”观察。在每次作文训练前,根据训练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写好观察笔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使学生笔下的活动场面丰富多彩。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是“观察冬天的一处景物或某项活动中的人物……”。本次作文教学,由于学…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在课前导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通过文本学习,探索解疑。突出体验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体验,在角色转换中进行"移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运用多种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丑小鸭在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难以及内心的情感变化,懂得在逆境中不要放弃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实现阅读的个性化。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抓关键词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少年和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描述】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断中,作家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争强好胜的、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和敦厚老实、以实力取胜的胖墩儿。怎样"取其一点",凸显人物形象呢?经过不断思考,我决定把人物的动作描写作为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点",通过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  相似文献   

14.
我是语文老师,同时又兼一个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内心活动是很少外露的,但一旦诉诸文字,又常常掩盖不住。我曾经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个人物。在交上来的作文中,有一篇深深触动了我。这篇作文是我班王丽君用书信形式写的——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一)思想内容方面,要引导学生着重领会课文怎样描写人民在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中表现出的智慧。 (二)组织结构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线索,了解明写、暗写、补叙相配合的写法及烘托手法的运用。 (三)形象塑造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善于在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及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四)语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若干方言俗语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6.
《争画》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根据选编意图,仍然要按照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启发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中饱含的真情实感,做到入境入情,同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整篇文章以争画为中心,展示了三位名人高尚的道德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敏捷的才思和鲜明的个性。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扣题质疑,了解争画的人物1、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扣题质疑。(通过质疑,进一步了解学生,以学定教)2、交流补充,加深对三个人物的了解。(了…  相似文献   

17.
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是:“从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值得回忆的事中,选一件写成一篇作文,注意写出这个同学的特点,并适当写一点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根据题愈,写作前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点要求:①写一件发生在你和同学之间的值得回忆的事;②记叙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③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是同学而不是自己);④写出自己的内心活动(题中要求写出“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我认为既然是要求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那么“必然要用第一人称来写.既然是第一人称,那么“我”怎么会知道”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呢?我认为题的要求有误,故改为写自己的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18.
第四单元 本组是读的训练重点,即:“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目的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两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体现了技能训练的扶放关系。这是备课要考虑的着力点。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重点是通过重点词句,抓住环境描写和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人们的内心。教学方法用抓重点词句阅读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第九册     
第五组:外表和内心。本组五篇课文除二篇韵文(《长征》、《革命烈士诗二首》)外,其余三篇都有以下特点:1.着重通过对人物外表(外貌、语言、动作)和内心活动(直接或间接)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境界;2.对人物外表和内心活动的描写都与这些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相联系;3.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并注意突出重点。《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通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正确的仿写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仿写的关键在于掌握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规律,了解三者的内在联系。仿写训练的形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七种:一、仿写句子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句式,并学会使用修饰成分把句子写具体。如"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它的基本格式是:我(人物)-思念(活动)-老师们(活动对象)。这种练习,一是训练学生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