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山开采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废石和尾矿对环境的污染、矿山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地表沉陷。主要治理对策有:针对露天矿的环境恢复治理,建立矿山公园;利用井下矸石充填技术控制废石排放,并有效治理采矿后的地表沉陷,实现煤炭绿色开采;采取"防""治""管"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废水的形成和排放。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保障各项治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吉林是煤炭大省.煤炭的开发为吉林经济快速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然而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日益突出,开采沉陷造成的矿区环境灾害主要有土地塌陷或积水,农田减产或绝产、道路塌陷、房屋变形破坏等,这都是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是造成矿区塌陷灾害和区域变形的根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塌陷程度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3.
辽宁杨家杖子钼矿为中国早期建设的大型有色金属矿山,由于过度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本文通过对该矿区采空区地面沉陷填堵、地面塌陷填埋、地裂缝灌注、排岩场生态恢复、废弃矿井封堵、露天采坑回填等治理措施的研究,探讨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治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煤炭开采所产生的采空区沉陷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采用注浆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结合阳泉巨兴小区采空区注浆治理工程,验证了注浆法对采空区的既有地基加固处理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矿山开发利用后在地表不同程度产生地面塌陷或沉陷的成生要素及开采条件,通过预测评价模型计算出了相关参数并备选出最佳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19日,是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兼备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建所之初,原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以后,曾更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60年代初改称现名.曾先后担任本所所长的有屈伯川、董晨、张大煜、顾以健、楼南泉和现任所长张存浩等教育家和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徐精彩教授从教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矿井通风安全、煤炭自燃及矿井火灾防治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任采矿工程系主任、矿山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学术讨论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等.徐精彩教授的科研方向主要是矿井火灾防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矿井开采沉陷对环境、建筑物的影响,总结了岩层与地表移动的控制技术包括条带开采、房柱式开采、充填开采等,对开采沉陷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对开采沉陷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矿山资源开采,忽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并且对矿山所在地的生态系统结构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产生了影响,地形地貌改变、地表沉陷、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满目疮痍,矿山固废侵占土地、大气污染、环境质量下降、水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目益突出。因此,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植被恢复,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主要阐述了矿山植被恢复工程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徐精彩教授从教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矿井通风安全、煤炭自燃及矿井火灾防治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任采矿工程系主任、矿山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学术讨论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煤炭能源开采大国,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煤矿开采提供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发展煤矿开采技术的过程中,参考借鉴国外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和理论研究,不断加强对我国采煤工艺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我国采煤新设备的开发和推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矿开采技术理论体系和应用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从机械化开采技术、膏体充填技术、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采场围岩控制技术、采煤沉陷地土地复垦技术、绿色开采技术、优化巷道布置的开采技术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开采设计等实际情况,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论,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治理工程措施,为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83年追随杨力生教授开始投身瓦斯地质和煤矿通风方面的研究,参加原煤炭部"全国煤矿瓦斯地质编图"重大攻关项目,到近年来担任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相似文献   

14.
煤炭开采对植被-土壤系统扰动的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翌  汪云甲  田丰  侯飞 《资源科学》2014,36(4):817-823
受煤炭开采影响,矿区内植被、土壤等主要碳汇要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在此过程中其碳汇能力被削弱。本文以碳循环、碳源/汇等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煤炭开采对矿区植被-土壤系统碳汇变化的计量方法;利用时空自适应反射率模型构建长时期植被NDVI序列;通过沉陷区和非沉陷区对比提取采矿对植被NDVI的影响;利用CASA模型计算植被NPP损失量;结合沉陷区内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测定结果,得到矿区植被和土壤受扰动的碳收支变化。结果表明,2001-2010年,大同矿区忻州窑煤矿因开采导致的植被NPP损失量为4 613.66t;土壤有机碳增加1 641.169t;植被-土壤系统碳汇量减少6 166.401t,研究对更全面地测度煤炭开发对环境扰动的碳效应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岩层控制与特殊开采研究所是河南理工大学校级研究所,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主要研究方向有: 1.地下资源(如:煤炭、石油、水、金属矿床、其它材料等)开采后,岩层和地表的移动变形规律、环境保护、矿区循环经济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平原地区、丘陵、山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半个世纪以来的高强度她下煤炭开采所引起的地表沉陷,不仅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而且已经对地表建(构)筑物及土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造成了触目惊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这种煤炭开采沉陷灾害问题对我国有限耕地的破坏,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煤炭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能源物质。但是随着近年来煤炭的大量开采,在带动煤矿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煤矿开采沉陷问题,不仅给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了影响,对周边地区的建筑物、土地以及人员安全都构成了威胁。因此,加强煤矿开采地区的防沉陷研究,寻找一种先进的沉陷控制技术,是摆在煤矿开采研究者面前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煤炭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煤炭的开采却不可避免的给矿区的地质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对煤矿的过度采集也会造成土地沉陷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所以加强对煤矿地质中土地沉陷预测研究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淮北市是安徽省重要煤电基地,其周边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为淮北市的经济提供支撑,但煤炭开采产生的沉陷区也造成了水资源失控的情况,文章以此为前提,对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水资源调控的相关机理、情况统计及具体调控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为淮北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水利资源利用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矿山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在进行采矿过程中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矿山开采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策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