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水稻种植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使用机插模式。相对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而言,这种机插水稻能够节约种植时间,还可以使水稻达到高产高效的效果。在该水稻种植模式中,种植者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管理,保障种植效力。基于机插水稻种植特点,简单阐述了这一技术的种植优势,分析了种植主要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注意要点,旨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植需要做好抗病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抗病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率与质量,促进水稻增产。结合水稻种植实际,对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抗病技术作详细分析,并探讨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稻在我国农作物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广、单产量高以及总产量比较高的粮食农作物。水稻成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占据着主要位置。加速水稻技术化建设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劳动强度也逐渐加强。为了提升生产成本,增加产量经济收益,理应投入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增加水稻的产物,才能提升水稻生产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重要战略。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总值还比较低,随着技术水平加入,水稻生产机械化逐渐提升。但是由于我国机械化发展水平低,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实现全面机械化,当前还是机械化种植为产。本文主要究当前水稻进行机械化作用,机械化程度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民朋友种植水稻要获得丰收,除了品种的自身因素外,栽培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水稻种植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此提高我国水稻栽培种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一些农业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我国的水稻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因此,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了很大的增长,也大大地缓解了粮食缺乏的问题。尽管水稻技术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病害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那么,本文就水稻种植中出现的抗病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景洪市双季稻区水稻种植习惯模式多年来一直是一年2熟,即早稻和晚稻。这样的种植模式只能解决温饱,经济效益低。近年来,我市农技人员为了让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域优势,在种植实践中探索创新出鲜食甜玉米—水稻—水稻一年3熟的栽培模式。栽培中,通过选用适宜的品种,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采用塘泥育苗和无公害栽培技术等措施,提高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两季水稻每666.7m~2产量达1100千克,一季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三江平原水稻种植的自然、地理、土壤、水文等环境状况,水稻生产和灌溉状况,以及当前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三江平原湿地水稻种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口粮。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省份之一,常年种植水稻3000万亩左右,总产1500万吨以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四川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33%和47%,居四川各大作物之首,全国前列,西部第一。但近年来,四川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9年至2003年平均每年减少92.3万亩,相当于每年减少2个水稻生产大县,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黄冈种植面积最大的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现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但其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黄冈市县各级农机管理、推广部门一直以来不断研究、探索、寻求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文章以基层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大力推进黄冈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利弊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机插技术推广的若干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明厅  苏云艳 《金秋科苑》2010,(18):235-23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污染问题得到了普遍关注,人们渴望得到好口味、富营养、无污染的安全健康食品。有机水稻于是应运而生。文章主要分析了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探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稻作为一种高产农作物,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东北地区也是水稻的主要生长区。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对其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水稻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黄明厅  苏云艳 《今日科苑》2010,(18):235-23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污染问题得到了普遍关注,人们渴望得到好口味、富营养、无污染的安全健康食品。有机水稻于是应运而生。文章主要分析了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水稻种植存在着全省气候复杂多样,种植区域性强,品种多、杂、乱,集约化生产程度低;种植成本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采取充分利用云南资源优势,加快优质稻、有色米等特色稻米产业研究和推广运用,合理优化耕作制度,研发推广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方配套,加强土地流转,提高集约化生产,快速推进机械化进程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福春 《知识窗》2013,(13):21-21
每年的四五月份.天气回暖.日本青森县田舍馆村的村民们便开始了种植水稻的工作。与寻常的种植不同,他们要设计,要分工合作,要在规定的地点种植上不同的水稻.要做一切不同于其他农民的细致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稻田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江苏省南京农业大学资助项目中取得的数据为基础,并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稻农的意愿及影响的稻农自身因素计量分析.研究表明,稻农的种植意愿受到外部因素与稻农自身因素的双重影响.外部因素包括水稻种子价格,对人身体是否存在潜在的危害,种植水稻是否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关于水稻本身的特性如:是否节水抗旱,是否能够提高产量,是否具有比普通水稻更高的营养价值;以及来自政府的支持与指导.稻农自身因素中年龄与存在第二职业对种植意愿负相关,文化程度、种植时间、家庭收入、种植面积、家中人口数目对种植意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阐述建设爱辉区高纬寒地水稻灌溉试验站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爱辉区水稻灌溉历史和现状;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试验站承担主要职能和长期肩负的任务;试验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远明  张敏 《世界发明》2003,26(11):8-8
种植水稻能不能像种韭菜一样,种下后割了又长,长了又割,生生不息?目前,一种在中国进行研制的“傻瓜水稻”正开始挑战已经存在千年的稻种耕作制度。所谓“傻瓜水稻”,是指地域气候适应性强,能够实现无性繁殖、多年生、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广泛适应性的水稻品种。“这种水稻根本不需要重新育秧栽种,只要在适当的季节进行普通田间管理,就能够实现水稻的增产、稳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是蒙自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00公顷左右,种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占第二位,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3%。但产量居第一位,占全县粮食总产的47%。由此说明,水稻产量的丰与欠对蒙自县粮食生产十分重要。2008年在省、州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又有新的突破,单产得到不断提高,使全县的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吴良  沈镭  成升魁 《资源科学》2021,43(12):2369-2380
农作物潜在分布区是掌握农作物分布范围、估算农作物产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划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及规避自然和市场风险等的重要参考。中南半岛是全球水稻种植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物种分布模型MaxEnt,对中南半岛水稻的潜在分布区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①高程、坡度、灌溉距离成本、等温性、年温度变幅、年降雨量、降水变异系数和最暖季降雨量等8个环境与气候因子是该地区水稻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②将水稻样本按照种植类型分为3类(低地灌溉、低地雨养和高地雨养)进行模拟比利用全部样本进行模拟的精度显著提高;③中南半岛水稻的潜在分布区为1.140亿hm2,占全部国土面积的53.3%。本文模拟的潜在分布区可以为指引中南半岛、特别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稻种植,保障区域粮食供给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正值插秧时节,姚宏亮推着覆膜插秧一体机正忙着,今年他种的有机水稻将超过2000亩。用农家肥改良的水田覆膜后插秧,这样的种植技术不但产量高,而且攻破了种植过程中的除草、防虫等难题,实现了有机米的"好吃又高产"。姚宏亮是黑龙江省延寿县加信镇农民,大学毕业后回家创业。从2003年开始,他把生产有机水稻作为目标。而要想种好有机水稻,就不能使用农药,稻田除草是一个大难题。参照玉米覆膜的模式,姚宏亮在水田起垄,垄台种稻,全部使用农家肥,由于施肥量把握不准,水稻出现大面积倒伏,引起周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