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心前区发作性胸闷、胸痛(临床上称作心绞痛),可向左臂或其他部位放射,常由体力活动、饱餐或情绪激动诱发,持续数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可很快缓解。心绞痛30分钟内不能缓解、伴大汗或呕吐,服用硝酸甘油后疼痛未缓解,很可能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可能立即致死。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顾名思义,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提供心脏营养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样硬化斑块日积月累,逐渐增大(图1),造成动脉管腔明显狭窄、心肌缺血,便会引起心绞痛发作(图2).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与生活质量,而且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为了更好的探讨冠心病临床药物治疗,我院2003年至2005年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堵塞,使心肌因供血中断而发生坏死。高温季节,心肌梗死发病者会增多。所以,家里如有冠心病患者,家属应掌握一些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5.
患冠心病注意哪些问题天津医院大学总医院李淑英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临床上产生一系列心肌缺血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半个世纪以来,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搏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常见于中老人,男性多于女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延长,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大多同时伴有糖尿病、肺功能不全、肥胖等疾患。当冠状支脉发生粥样硬化会引起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目的是改善心脏供血通畅,保证心肌供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硝酸去极化分解、纯化所得低分子氨基葡聚糖的钙盐 ,其平均分子量约为4 5 0 0u[1] 。由于其具有抗凝血、抗血栓的药理作用 ,临床上用于防治深部静脉血栓、肺栓塞、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现就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脑梗死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1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状态 ,病情较重 ,预后较差。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致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腔内血栓形成发生率约为 80 %~ 90 % [2 …  相似文献   

8.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突然发生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四十岁以上的人,男性多于女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前胸部疼痛。其疼痛有如下特征:1.疼痛发生多有情绪激动、过度体力活动或过饱食、大量抽烟等诱因;2.疼痛的性质多为绞痛,并伴有窒息感、压榨紧缩感。但也可只有闷胀不适感或烧灼感而无绞痛者;3.疼痛的部位多在前胸正中的胸骨后部,但少数患者也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梗(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有粥样斑块、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心脏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的特点。近三年,我们共收住经临床、实验室等检查确诊的心梗30例,经15~42天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致死性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所致.临床可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t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以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心源性猝死(SCD).因其病死率高,是国内外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1].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2014,(3):55-55
人体血管老化后,有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粥样硬化区:一是心脏冠状动脉,二是脑动脉,三是颈动脉。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肌梗塞;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梗塞;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当颈动脉粥样硬化时,如同两只手掐住了脖子,会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是三只"猛虎",如果出现以下征兆,应立即就医。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管腔变小狭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坏死。目前多认为病因是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冠心病人血脂增多粥样硬化的斑块上有胆固醇沉积。遗传,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年龄,职业,饮食及精神因素都是冠心  相似文献   

13.
观点一冠心病概念有不妥之处 目前的国内教科书及ICD编码,均把冠心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且要求病历中必须写全称.对此提法本人有异议.冠心病应该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CHD).尽管冠心病中绝大多数(95%以上)由粥样硬化引起,但还有炎症、痉挛、栓塞及先天畸形所致.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 ,虽然目前治疗方法很多 ,但药物治疗仍然是首选疗法 ,我科从2 0 0 1.4~ 2 0 0 1.10月应用黄芪注射液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观察组 4 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 ,均符合 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关于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4 6~ 68岁 ,平均 5 4岁 ;典型心绞痛 9例 ,心绞痛不典型而心电图诊断明确 2 4例 ,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7例。对照组选 1999~ 2 0 0 0年 4 0例 ,采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的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 ,与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成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类型 ,自2 0 0 0 .10~ 2 0 0 1.10月 ,我们应用河北石家庄以岭药业集团生产的中药制剂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AP)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历均符合 1979年WTO冠心病心绞痛 (AP)诊断标准。入选 73例经本院门诊及住院确诊后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 ,详见表 1。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梗塞史及分型均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具有可比性。表 1 临床一般资料观察组对照组例数 37 36男 :女 (例 ) 31…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之间的临床状态 ,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致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腔内血栓形成发生率约为 80 % 90 % ,病情较重 ,预后较差 ,治疗不当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故抗凝、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日益受到重视。近年临床多次报道 ,肝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取得良好效果 ,有明显改善高凝状态及心肌缺血、提高心功能作用。下面从不同角度阐述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1] 。1 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2 ]动物实验和临床冠脉造影结果显…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脉突然闭塞引起心肌不可逆损伤、坏死所致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持续性心前区绞痛伴有压榨、窒息感,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老年性AMI上述症状不明显或缺如,常以突发性晕厥、脉缓和低血压为首发表现,而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延误诊治。现将1984.1~1999.4月以晕厥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系因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而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类型。带状疱疹位于胸部者,皮损未出现时,其疼痛与心绞痛较难鉴别,易延误诊断,笔者收集了3例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的病例。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3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0岁、52岁、55岁。均因左侧胸痛来诊。心电图:1例为Ⅰ、Ⅲ、avF浅倒,2例大致正常,入院后初诊为胸痛原因待查:冠心病?心绞痛?给予常规扩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塞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达87%至96%。但近年来,心肌梗塞发病的年龄在逐年下降,青年人心肌梗塞的病例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中老年患心肌梗塞的情况相比,青年人患心肌梗塞有以下两个特点:1.青年人患心肌梗塞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二是冠状动脉痉挛,发病前大多没有心绞痛,甚至突然死亡。2.多由不稳定心绞痛演变而成,误诊率高。不稳定心绞痛因发作时间短暂,患者既往无心绞痛的临床体验,多未引起足够重视,极少就诊。青年心肌梗塞的预防应从早抓起,平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  相似文献   

20.
49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造影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23例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患者,特别对其中49例MB-MCA患者造影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9例MB-MCA患者中40例单发肌桥,9例复发肌桥.其中MB-MCA合并冠脉粥样硬化8例,肌桥前7例,肌桥后1例.结论:造影时,MB-MCA以左肩位、头位、右肩位收缩期狭窄表现最严重,MB-MCA虽多为良性过程,非冠脉粥样硬化独立诱发因素,但也可以引起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