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严新气功”函授班由严新主讲,内容包括首次向社会公开的四套老幼咸宜的功法:(1)气功养生术;(2)气功健身术;(3)气功健美术;(4)气功诊病术。功法简单、实用。函授教材包括两盒严新带功口授功法的录音带和功法教材一套,辅导教材一套,函授通讯等,学员可以从录音中接受严新信息,边听边练,效果更佳。函授班学费、教材费30元,报名费1元,录音带邮费(含包装)2元,共33元。汇集中国气功功法大成的《中国功法百家》一书,将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今年11月发行。《中国功法百家》全书共收录一百余种气功功法,共约四十万字,一  相似文献   

2.
健身功法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大力的推动下,全民健身出现了“气功热”的热潮,各种大型健身气功比赛和培训接踵而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赛场,健身气功运动员的高水平训练方法直接影响了比赛成绩,本研究对培养高水平健身气功运动员的相关方法做出了一定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钓鱼也是一种气功锻炼”,这是我近两年学习气功理论和在垂钓中体会到的。气功的功理功法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涵养道德,默念意识(即调心),调整呼吸(即调息),引动形体(即调形)。”调身、调息、调心是气功的三要素。而垂钓活动的全过程,是完全符合气功的功理功法的,也符合气功锻炼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十二五”规划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健身气功5种新功法创编的原因和社会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身气功新功法是依据时代发展、体育人口快速增长、现代生活方式病的增多等社会因素,对传统功法进行挖掘改良编创而成;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为进一步拓宽“健身气功海外行”之道提供了又一丰富资源。希望这5种新功法在“十二五”期间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早前,听人说当今中国气功界一位名人讲:“纵观现代气功功法千百种,‘一指禅’将要千秋万代传下去。”对于这一远见卓识,作为一名气功爱好者,似有同感,略有所悟,仅以如下肤浅的心得,以殆此功爱好者,并以此作为引玉之砖。鄙人试从“一指禅”功法的历史渊源、功法特点、练功反映三方面略叙一二。一、历史渊源渊远流长,六祖亲创。一指禅相传  相似文献   

6.
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八段锦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并通过观看《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视频教学,结合练功体会和教学实践经验,就该功法视频教学之缺失从呼吸吐纳、“调理脾胃须单举”之收势、“攥拳怒目增气力”之叩齿、“背后七颠百病消”之步型、收势之玉液还丹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国兴 《武当》2004,(12):49-51
在我国现代的气功界,流传着很多意念通周天、针法通周天和药物通周天等小周天功法。这些功法与侠门“积气冲关”贯通小周天有什么不同?其实质是什么?这是广大参修者普遍关注并感到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人们练习健身气功前做准备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人们练习健身气功前做准备活动应该遵循的九大原则和注意的五大事项,同时阐述了健身气功不同功法做准备活动的特点,以此促进健身气功准备活动更好地发展,以期让更多健身气功练习者得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高校竞技健美操专项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预防建议与手段,旨在减少竞赛训练以及上课过程中的膝关节损伤。使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且通过分析得出以下措施:(1)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结合;(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加强技术动作的规范性、熟练性;(4)增加膝关节力量和柔韧性;(5)注意调节心理情绪因素;(6)医务监督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专家访问法等对“倒立健身气功”的概念、原理进行了扼要介绍,分析了“人体倒立健身气功”的特点,详细讲解了“倒立健身气功”的功法特效,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坚持健身气功锻炼的优点和意义.旨在指导人们从事科学的健身实践,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我国健身气功竞赛功法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目前健身气功竞赛功法比赛的不足加以分析,希望可以为未来健身气功竞赛功法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趋势,针对在四川民间广泛流传的峨眉十二庄传统健身功法,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以传统的中医整体生命观和现代整体医学模式为具体理论指导,遵从现代健身气功的编创原则,对峨眉十二桩的功法源流、功法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研究,以为峨眉十二桩健身功法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创编峨眉十二桩为健身气功奠定前期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动竞赛最佳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良忠 《体育科技》2002,23(1):45-47
就运动竞赛的最佳心理状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1)激发运动员积极的比赛动机 ;(2 )树立运动员必胜的信心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3)形成运动员适宜的情绪状态 ;(4)培养运动员敏捷的思维能力。最佳心理状态的结构包括各种因素 ,本文所分析的是最主要的因素 ,对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取得比赛胜利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五禽戏新功法的编创及实验效果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传统五禽戏的主要特点,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编创了一套五禽戏新功法。实验结果表明,五禽戏新功法不仅符合传统气功“三调”的原则以及现代人体运动学的规律,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中老年锻炼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新编健身气功·易筋经、新编健身气功·五禽戏、新编健身气功·六字诀、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四种健身气功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多学科专家,以严谨、科学、创新的精神,在优秀传统功法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基础上精编著而成,在继承传统功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健身理念.新功法的编创适应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并有助于开展健...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概述     
中华气功门派众多,在练功的方法上也各有千秋;中华气功的功法不仅各派之间差异大,而且在同一个派系中也有所不同,甚至因人而异。这是丰富的中华气功源远流长的历史写照,也是地域环境、人天合一诸因素的共同集合。中华气功,在科学的春天里繁花似锦,各显神采,令人目不暇接。“内劲一指禅功法”,是我国福建少林寺独有的练功术。它历经数百年十几个朝代的提炼,充实,成为武林界推崇的上乘功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林静  相似文献   

17.
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的编创及其成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的编创原则是:基本保留传统易筋经十二势精要,在广泛采集传统易筋经十二势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基本沿用十二势原始名称,古朴中体现新意;从健身气功、中医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角度阐释创编功法的功理、功法、功效等等。此功法主要适应人群是中老年及不同层次、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需要。此外,对编创功法技术上应遵循的原则,功理、功法的成熟、发展与提高,研究结论及其防病、健身效果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世界体育发展中,气功锻炼的作用和价值愈来愈为人们所注意。其目的是使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后迅速恢复身体活动功能,保证在剧烈比赛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研究资料表明,练五分钟的气功,对恢复精神功能的效果,几乎和采用一小时传统恢复手段相同。气功本来起源于我国,是祖国医学宝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气功,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呼吸功能及其调节作用锻炼身体的方法。所以又称“内功”。它既能治疗很多种疾病,又能保健养生,有助于益寿延年。本文将概略地介绍一些关于气功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回归理论和中医学理论的研究思路,探索分析健身气功·八段锦(竞赛功法)对大学生机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学生经过18个教学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竞赛功法)习练,有四项机体测试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一项指标影响不明显;(2)能够加强经脉、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刺激脊柱、督脉以及命门、阳关、委中等穴,激发“气”在体内的运行,且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秦庆丰 《中华武术》2006,(12):I0003-I0003
“大金刚气功”是少林大金刚拳“内功法”中较为重要的气功练习法,它是以“八大金刚”的动势、姿态为基础,融合“意气相合,气力通达”的气功法锻炼,而形成的八种动作练习,所以世称“金刚气功八势”。少林大金刚拳属北派少林拳法,以“拳禅一体、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功法相济”为中心。因此,气功法的训练为强健体能、增强拳法与实战技能的有效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功法基础。“大金刚气功”的练习,强调自身意念、呼吸与劲力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坚持长期拳法、气功锻炼,掌握科学、适宜的原则,不仅可以相应提高武术运动所必备的身体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达到“体用兼备”的效果,同时又可改善人体气血的运行、经络的顺通,对改善因疾病、伤患等引起的不良状况均具有较理想的康复作用,因此近年来深受武术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