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教育师专业发展,就没有商品质的教育。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师之蕴也不足,则其育长才也无望。”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从何而来?教师怎样才能不断发展?读书,是其基本途径。读书是教师丰富学养的基本途径。一个要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教师读书不仅能学习、借鉴别人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而且能够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使其成长为具有教育思想、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的教师,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技巧。读书是教师终生的备课。备课可以分为直接备课与间接备课。间接备课贯穿教师的终生,我们称之为“终生备课”。所谓终生备课,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进行的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进修和读书、学习。时代在前进,文化科学在发展,教师若不坚持读书学习就要落伍,从这个意义上说,终生备课比直接备课更重要。书读得越多,知识就越渊博;知识越渊博,直接备课需要的时间就越少,并且,课也能讲得引人入胜。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几乎每一个方面都与读书分不开,都得从书籍这个丰富的源泉中汲取力量。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无声命令。  相似文献   

2.
一、多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首先应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素养。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学生观,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读了2020年12月《江苏教育》(教师发展)汪宁老师写的《构筑名师成长的"六大支柱"》一文,我深有感触。汪老师说,名师成长既要有高人指点,也要有"同仁共生",更要靠自身追求,努力构筑名师成长的"六大支柱":思维为基、健康为本、课堂为根、读书为源、研究为重、主张为要。作为一个山区偏远村庄小学的普通教师,我一直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提升,并在不断进步。我极赞同"读书为源——汲取智能活水",因为愿意读书,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有了深刻的观察。愿《江苏教育》(教师发展)能成为每位教师的案上书、枕边书!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将我国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在教材详尽、教辅读物漫天飞而网络信息又唾手可得的今天,中小学老师要注意更新知识,提升理念,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成为自我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向学生学习,这是教师工作和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就是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流交往中,教师也常常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要当好老师,首先得当好学生。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不虚心向学生学习,就永远不懂得教育。只有把这门功课学好了,才有资格当老师。  相似文献   

6.
1.用学习提升智慧能力 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学习者,学习是提升其智慧能力的第一要务。一线教师的学习应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学习为主,即:为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学习。只有这样的行动学习才是真学、实学和深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实践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教师从事务型转向研究型,从知识型转向文化型,会读书、会思考,才会工作。正如一位老师在教育随笔上写道:心里满装着学生的成长,困惑时愿意静下心来,捧一本书,丰富自己的心灵,充实自己的头脑,寻求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与书做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是我正在做的,因为我正在成长,急需补充营养。  相似文献   

7.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句话使我想到,不读书的老师也是没有希望的老师。现在的知识更新实在是太快了,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涌来,如果没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善于捕捉新的信息,那么我们的知识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仅仅依靠我们在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又如何能应对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特别是作为一名老师,一个怀揣教育理想,想成为一位名师的老师更应该感受到新知识带来的压力。要想解决这种压力,使自己轻松应对,就要读书,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你专业化成长的平台。那么老师都要读哪些书呢?是不是单纯的把目光局限在教育类书籍呢?我想不是的,要读书就要涉猎多方面的书籍,汲取多方面的知识。读书的种类要多,但作为教师首先要读专业的书籍。要多读一些教育名著,如读一读有关名师教法的书,像读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研究》、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研究》、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有尝试教学等,这些教法书籍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如果老师能够掌握它的精髓,那么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读专著之外,还要多读一些教育方面的杂志,如《人民教育》,这是一本思想性很强的杂志,这里有最新的,最前沿的教育动态,这里有最新教法和最新的理念,所以当老师必须读人民教育。只要你认真读了,你的思想就会很开阔,对教育问题就会认识的更透彻。还可以读一读教育人物传记,比如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刘彭之的《人生为一大事来》,这些可以让你了解教育名家成长的经历,也可以教给你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方法。读了这些人物传记可以让你浑身充满力量,自觉增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主动的发展自己,向名师?  相似文献   

8.
时下,人们愈加关注教师专业成长问题。那么,年轻教师如何做到专业尽快成长呢?笔者认为,应重视学习、模仿、互助、引领、研讨与反思等六个有效途径。一、读书——专业成长的"充气点"先夯实理论底蕴,积淀功力,为教学与研究"加油"。年轻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顺应时代的教学需求,也才能满足学生的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要。首先,教师应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培训或通过自学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其次,年轻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相似文献   

9.
贾涛 《教师》2013,(24):123-123
中小学实施"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读书工程是教育的需要。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优秀教师的成长证明:热爱读书才能有效地教书;博览群书才能更好地育人。教师只有心沉书海,重新拾起生命的激情,学会创造,完善自我,提升生命的质量,才能找到实现教育梦想的制胜高地。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日益更新。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都向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迎接这种挑战,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认为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更应该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努力探寻教育教学规律。我深知自己的进步离不开以下几点。一、善于学习,快速成长教师自身学习主要的途径:向社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学生学习。一位哲人说过:教师本身就应是一本书,教师唯有让读书成为习惯,才能书写好"教师"  相似文献   

1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现行的比较实用的主要有: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课题研究、理论培训、微格教学等等。但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关键的是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大量阅读。但事实上,有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阅读这个最基本的途径。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所以,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起来,要把读书看作是一种自觉的学习方式,多阅读,勤阅读,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底蕴,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成平 《教书育人》2012,(28):34-35
要推动当前新课改持续发展,其根本保证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自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为"具体表现为:自觉反思现存的教学状态,自主规划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并努力实践。教师要努力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参与课程改革,走专业发展的自为之路,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一、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学习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教育逐渐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在课程改革的又一次进程中,反思是教师适应时代、投身变革、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一、在理论学习中反思知识是一个永远不能超越的对手,是一个永远开采不尽的矿源,学习也是教师发展永恒的主题。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把自己置于学习化的环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读书,尤其是多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只有多读书才能知道当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发展形势,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  相似文献   

14.
赵多山 《甘肃教育》2014,(23):94-94
正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挑战是严峻的。教师要应对新的挑战,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职业"能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进行超越专业的自我提高"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因此,教师还必须向自己学习,即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一、围棋"复盘"学习法给教师的启示"复盘"是围棋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指的是在下完  相似文献   

15.
"要教好书,必须先读书;要教好书,必须不断读书,终身读书."阅读能够改变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阅读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阅读是教师摆脱职业倦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阅读作为教师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阅读哪类图书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呢?2012年,我们借助海淀区"教师阅读工程"中"影响我职业生涯的一本书"主题征文,从中随机选取了320份教师征文,采取内容分析法,对教师文章进行编码、统计、分析,分别从理念和实践两个维度,深入探究各类图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其莹 《甘肃教育》2014,(21):68-68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读书是否该成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一、生成专业智慧教师是需要一种专业智慧的,没有这种专业智慧,教育必然是肤浅的。教师的专业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师职业生命成长的过程。每一个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学习,确立专业成长目标,并向着该目标不断努力与奋斗,强化自身专业素质,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进而更好的提升自我。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它经历了从经验化、随意化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要求所代替;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性潮流和趋势。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教师专业化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课程实施的方向、质量和深度;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 实现教师专业化,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涉及教师教育与管理的全过程,它要求教师的培养培训机构、国家的教师教育和管理保障制度等方面都要进行重大变革;与此同时,也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学问,而且要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要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的态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不仅要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而且要成为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做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不仅要努力成为学科的专家,而且要做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专业一样的不可替代性…… 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挑战意义的问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如何面对?如何自觉、自主地实现这样的专业成长? 本期“视点”特邀特殊教育领域四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讲述他们专业成长的心得。他们有的从事特教工作几十年,把青春和精力最旺盛的生命阶段都奉献给了特殊教育事业,退休后仍在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奉献,创造了新的辉煌;有的从普通教育领域走来,面对新的专业、新的挑战,自觉学习,自我更新,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实现了新的专业成长……他们一路跋涉的历程和经验表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能力不断成熟、不断提升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不断面对新的挑战、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一个终身自主学习、自我更新的过程。希望这组优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叙事录能给您以启迪、思考和行动。 今后,我们还将推出优秀中青年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叙事录。您在专业成长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智慧,有哪些困惑和需要,请告诉我们,本刊将约请富有成长心得的教师、专家与您共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精神关怀者,是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高中林老师用爱心诠释了一位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展现了自己的教育情怀。高老师巧用"爱"的艺术。他认为,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学会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高中林老师爱学生,他不仅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与学生一起运动;还努力走进学生内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构建崭新的教育文化。面对着这样一个强烈的时代呼唤,教师的读书学习与专业成长,就必然是生成这一崭新教育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也必然是教师与新课程携手同行、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鲜活而生动的深层意蕴。学校从来就是发生教育的地方。在发生着教育的学校里,新课程倡导的诸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师与学生互动方式的转变等等,这些以新课程承载着的新理念、新生活、新变革,都会对教师的读书学习与专业成长,提出更加现实的严峻挑战。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应当承认确有一些教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