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抗日歌曲的深刻内涵,是伴随着民族危亡而孕育诞生的。本文通过其对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抗日歌曲的历史意义,弘扬了民族尊严、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
《义勇军进行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它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既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又有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它不仅是歌曲创作的典范,而且也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3.
校园歌曲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台湾各大学校园。"台湾民歌运动"的先驱李双泽被称为校园歌曲的开拓者,他在一次西方歌曲演唱会上,摔碎美国的"可口可乐"瓶子,高呼:"唱我们自己的歌!"由此点燃了台湾学子创作歌曲的热情,拉开了"校园歌曲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五六十年代正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初期,也是中西音乐相结合的启蒙阶段。通过对这一时期电影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题材内容、音乐创作特点的分析,从而得出五六十年代电影歌曲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感,既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喜悦心情,又唤起了人民面对新生活的信心,为后来中国电影歌曲的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5.
皖西地区的革命歌曲是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下由广大革命者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对联络军民感情,凝聚革命力量,使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所包涵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传统道德价值、集体主义精神在和平年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本文以皖西地区革命歌曲的传承与保护为例,探讨了革命歌曲面临的困境与相关对策路径。  相似文献   

6.
芳华独蕴     
一直以来,女歌手在歌曲题材上的尝试并不算太宽,从80年代的徐小凤、林忆莲到90年代的王菲、陈慧娴,以及回归后的杨千嬅、郑秀文,新世纪崛起的容祖儿、Twins等等,其歌曲题材基本上以情歌为主。男女之情,是这些歌手在歌曲里阐述的重点。而何韵诗,在这当中显得很特别。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民族多声部民歌的发现 ,改变了“中国民族音乐没有复音音乐”这一论调长期左右音乐理论的状况。多声部民歌的发现 ,最早是在五十年代 ,但它的产生则远可追溯到母系社会后期。现存的多声部民歌按内容来说多为与农业有关的劳动歌曲、祭祀歌曲以及婚恋、风俗歌曲。中国各民族长期以来一直沿袭着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形态 ,一些集体进行的传统社会活动 ,如祭祀、劳动、集体求偶等 ,为这些多声部歌曲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多声部歌曲为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随着社会的进步 ,工业…  相似文献   

8.
抗战歌曲产生于抗日战争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是抗战文化的一部分,是抗日战争这个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至今,有些抗日救亡歌曲一直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歌曲,因为它们已经超越了艺术领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不屈服的灵魂,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设想: 1.《中国功夫》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传唱;歌曲写得极有气魄,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武术的方方面面,引起学生对中国武术的关注,积极强身健体,并在演唱中进一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中央民族大学自1951年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培养民族干部、研究民族问题、传承民族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院校的民族干部专职培训工作弱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和调整新时期适合民族地区干部成长的培养政策,继续创立培养民族干部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1.
辽西地区乃是汉、蒙、满、回等民族杂居之地。在各民族丰富而历史悠久的民间化中,蕴藏着大量的民间音乐和民间歌曲。中国蒙古剧就产生在辽西的阜新地区。在辽西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史上,蒙古剧开创了先河。怎样更进一步发展民间音乐、民间歌曲,使得民间的传统艺术得以更高的升华,就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歌曲《卖报歌》是一首创作于60年代的儿童歌曲。歌曲旋律轻快、活泼;歌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三段生动地讲述了报童派报、卖报的生活经历,及报童对未来生活的向望。  相似文献   

13.
一、正名曰“美声歌曲”既非约定俗成,亦非科学界定,适于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叫做“通俗歌曲”,适于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叫做“民族歌曲”,偏偏适于美声唱法演唱的歌曲不叫“美声歌曲”却称为“艺术歌曲”。这就带来了许多误解,似乎只有美  相似文献   

14.
“关闭唱法”由来已久,早在1840年人们对“关闭唱法”就有了最初认识。尔后.又有一些歌唱大师、声乐理论家对“关闭唱法”进行论述,使人们对“关闭唱法”的内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当今民族唱法可以借鉴“关闭唱法”,以增强民族唱法的表现力,为民族唱法开辟新开地,造就既能唱好歌曲又能唱好美声歌曲的歌唱人才。  相似文献   

15.
歌曲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歌词是语言和文化的载体。作为快乐教学的手段,歌曲辅助英语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英语歌曲在创设英语学习环境、优化英语学习心理、开阔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等方面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识,也被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可见,歌曲辅助英语教学具有广泛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歌曲是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而歌曲翻译是融合文学、翻译与音乐三个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文化传播活动旨在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本文搜集了在2003—2022年间刊载于中国知网上的有关歌曲翻译的文章,进行综述分析,发现国内翻译界对于歌曲翻译研究日益重视,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视角不断更新,但仍存在英汉和汉英研究比例失衡,不同的歌曲类型并未得到同等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们唱过许多歌曲,最难忘的、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那些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歌曲".这些歌曲唱醒了国人,引起了全国人民感情的共鸣.本文对这些音乐的教育功能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浅析素质教育命题的涵盖力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吴柳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逐渐由局部改革向整体改革迈进,应运而生的便是个性化教育、创造性教育、素质教育等立足于整体改革的教育改革模式的诞生和发展,其中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  相似文献   

19.
草原歌曲是新生于20世纪40~50年代,运用西洋记谱法创作的具有蒙古族民歌曲调特征的歌曲艺术形式,是在草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内蒙古现代社会的形成,专业音乐家队伍的形成以及乐谱等现代音乐知识手段传播到内蒙古之后,并应时代(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内蒙古各民族的解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草原歌曲自产生之初就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抓住“民族歌曲”内容,渗透一些民族舞蹈的动作学习,会使教学事半功倍,本文就汉、蒙、藏、维四民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与动作要领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