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艳莉 《时代教育》2010,(4):298-298
合同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通常会涉及到我们利益的增减,也经常会引起一些纠纷。合同订立过程中有些事项界定不清是引起纠纷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合同主体在订立合同时,一定要熟悉一些法律问题,对重点事项做到足够的注意。本文针对合同订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了要约和要约邀请、要约的撤回和撤销的区别,以及缔约过失责任等法律问题,希望能对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培训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培训合同作为一类无名合同,目前尚无配套的培训法规对培训合同的订立、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进行规制,致使培训合同纷争时有发生。本文从培训合同缔结过程的不同视角入手,以《合同法》对于"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等的规定为法理依托,对培训合同缔结过程进行研析。  相似文献   

3.
培训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培训合同作为一类无名合同,目前尚无配套的培训法规对培训合同的订立、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进行规制,致使培训合同纷争时有发生。本文从培训合同缔结过程的不同视角入手,以《合同法》对于"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等的规定为法理依托,对培训合同缔结过程进行研析。  相似文献   

4.
《合同法》创设了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弥补了法律的空白 ,为正确适用法律提供了依据。缔约过失责任是发生在合同尚未订立之前 ,合同订立或准备订立过程中 ,一方因过失或故意而致使另一方对该合同而产生的合理的信赖利益的损害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意思自治原则是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重要法律选择原则。当事人依约定选择准据法的行为应于合同订立时以明示方式作出,并应符合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明确将当事人意思自治规定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底公布的《〈法律适用法〉解释(一)》亦进一步明确了意思自治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当事人在订立涉外合同过程中应予遵守。  相似文献   

6.
合同的订立,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过程,而要约又是订立合同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它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它在性质和目的上是一种预备和事实行为。而要约邀请则是当事人的意向表达,不涉及具体内容,对双方当事人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7.
契约自由赋予了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订立合同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无名合同大量存在,对无名合同的研究意义在于明确法律的适用。电信合同属于无名合同中的混合合同,根据类推适用主义,电信合同是供用电合同、租赁合同、提供服务合同的混合合同。  相似文献   

8.
电子合同快捷、无纸、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21世纪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品交换和流转的基本形式.但电子合同所特有的问题使传统合同法律制度无法完全适用.建立、完善电子合同法律规范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电子合同订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合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但由于市场主体法律素质不高,在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中因语言的不规范而引发的经济纠纷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从中吸取教训,笔者通过辅导《应用写作》,结合所收集的有纠纷的经济合同,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在合同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知识窗     
合同与契约:合同,通常也指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确认某种权利与义务关系所达成的协议。合同的特征:①订立合同的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②订立合同的行为是一种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③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④订立合同的行为是合法行为。经济合同:是合同的一种。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经济合同法:是调整经济合同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发生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法律规范。订立经济合同的原则:订立经济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依法就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并使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行为。订立经济合同时,必须遵守下列原则:①主体合格原则:1)经济合同当事人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要有法人资格;2)企业法人订立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11.
刘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103-104,107
在物资采购签订买卖合同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供货商的问题、代理人的问题、合同条款的问题和合同履行的问题等。忽视这些问题而签订的合同执行起来容易产生纠纷。本文以《合同法》为依据,针对高校在物资采购中买卖合同签订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防范合同法律风险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签约阶段的风险是合同法律风险的起点和根源。鉴于高校签约阶段的风险特点,应当从完善制度、规范文本、加强签约主体及签约代表审查入手,从根源上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合同法律风险,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特点,从完善建设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机构、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四个方面论述合同管理的要点。指出工程造价管理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对我国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加强合同管理、提高法制意识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般条款在合同法的订立和履行中得以应用,成为合同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本文阐述了契约责任扩大化的法哲学基础,同时也在诚实信用原则的指导下探讨了我国合同法的不足之处,以此期望对21世纪合同法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诚实信用在商品交易领域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为从根本上解决商品交易领域的信用危机问题,要把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律制度中进一步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则,具体细化附随义务,包括合同成立前善意磋商、如实告知、恪守允诺、利益兼顾的义务,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主动告知、积极保护、尊重习惯、不得规避法规、不得曲解合同条款的义务,合同终止后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相似文献   

16.
权利受到具体损害的具体方式决定了法律的救济措施,具体的救济措施充实了权利的真正意涵。缔约过失损害方式,表现为非过失方为与相对方订立合同所产生的费用支出,或非过失方因相对方违背"诚实"原则丧失与第三人缔约的机会损失。该损害方式与其损害的生成期间密切相关,又与过失内容相辅相成。损害方式和过失内容将缔约过失损害赔偿限于信赖利益损失。在缔约过失中发生的人身损害、不符合费用支出的财产损失及商业秘密损害应适用侵权责任或不当得利或恢复原状而非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7.
电子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其主体、缔约与技术支持均不同于一般买卖合同。文章以明晰电子合同的概念为起点,分析电子合同的特点,指出实践中电子合同形式的认定原则以及司法实践中电子合同订立与成立中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强调功能等同原则以及加大电子合同技术层面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无权抵押是无权处分人以他人财产设定抵押的行为,该行为分为签订抵押合同的行为和履行抵押合同的行为。根据现代民法物权债权法理论和立法实践,抵押合同的生效与抵押权的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无权抵押条件下,抵押合同的效力应根据第三人的主观善恶,分别确定为有效和效力待定两种情况。同时,在无权抵押情况下,应建立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制度,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培训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培训合同的法律规制却严重滞后,学术界对培训合同的研究也相当薄弱。通过对培训合同的培训机构主体资格、未成年人作为受培训方及利他培训合同的第三人等问题进行探析,以明确培训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时代,电子教材在高等学校中得到广泛使用,并因商业利益而使其知识产权问题复杂化。这种复杂性不仅在于所有权,而且在于与所有权相关的权利及相关责任。法律规定,雇用合同是解决争议问题的基本方法,而大学根据法律规定及教育与教学的要求与教师签订协议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