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专题复习目标   1.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 ,认识其历史意义。2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3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认  相似文献   

3.
专题复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相似文献   

4.
专题复习目标:1.慨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大致过程。分析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概括这些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特征;归纳上述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掌握分析、概括、归纳历史事件的方…  相似文献   

7.
专题复习目标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 .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程 ,总  相似文献   

8.
一、明确考纲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二、2013年高考预测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从高考历史考试不回避热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全球化将越来越成为2010年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廉政建设思想既有诸多共同点,又有一些不同点.形成这些异同点的主要原因是:(1)他们有共同的政治信仰、政治追求和理论性格;(2)作为两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和环境不同,因此构建理论体系的中心也不相同;(3)毛泽东在廉政建设问题上的成功和失误,为邓小平探索廉政建设的新出路提供了历史借鉴;(4)他们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同,制定的政治路线不同,因而廉政建设所要围绕的中心也不同;(5)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不同,因而采取廉政建设的主要措施也不同;(6)思维方法上的某些差异,使得他们的廉政建设思想的发展归宿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朱能 《中学历史教学》2008,(1):65-68,88,89
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意义;第一国际的建立及其影响;巴黎公社的史实和经验教训;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和意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和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区别、实施原因及作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其经验教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史实及改革历程;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及启示。主要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2.知道《史记》的作者和体例及价值。3.了解秦兵马俑,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对雕塑艺术的鉴赏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佛、道两教的主要思想。2.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材料,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3.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巨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宗教的本质,学习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和看待宗教。2.学习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史实,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顽强的毅力。3.通过秦兵马俑,认识中华民族祖先…  相似文献   

13.
乡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这种困境的产生缘由主要是:(1)对历史教学的定位不准确;(2)历史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3)历史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4)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要突破上述困境,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深刻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2)充分发挥教师在历史教学的主导作用;(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4)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6)在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语境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简单说就是言语所处的环境,它在语篇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两种:解释作用和制约作用.语境的解释作用是指语境为某一语篇的理解提供解释.其主要表现有:(1)确定指示词的所指;(2)推导话语含义;(3)识别隐喻、反复、反语等修辞手段.语境的限制作用是指语境对某一语言单位在语篇中的意义的选择和确定所起的限制作用.其主要表现有:(1)推导语境意义;(2)排除歧义;(3)消除意义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能够反映太平天国作用和局限性的主要史实,具体包括起义爆发原因、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作用和影响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掌握分析、归纳历史事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内容分析] 按照教学规划,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1个课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分别确定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理性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岳麓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课教学难度比较高,难在跨度大、容量多、线索乱和对主要史实的取舍不易等方面,用3个课时完成课标提出的三个要求比较困难。本人依据课改理念和教学实际决定尝试用4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1课时完成“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光辉的理论篇章,其中不乏关于史学研究的精辟见解,它们是毛泽东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精辟见解主要表现在:(1)历史研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2)历史研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3)重视对中国历史的研究;(4)历史研究要重视各种专史的研究;(5)历史研究应广聚人材,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记住个位、十位、百位的位置、顺序及相邻数位间的进率;(2)记住读数、写数都须从高位开始;(3)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记住1元=10角、1角=10分。 2.领会目标。(1)领会个位和十位的意义,理解一个数字在个位和十位上所表示的不同数值,从而初步领会其位置值概念;(2)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3.简单应用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  相似文献   

20.
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和《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高潮、也有低潮,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与共产党人的实践能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能否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密切相关。以此来看这150多年的社会主义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四个时期:(1)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到实践;(2)社会主义建设由一国到多国;(3)社会主义由曲折发展到严重挫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和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