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具有心理和社会双重涵义。按当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是人的一种高层次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需要。比它更高一层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需要层次越高,他的社会属性体现得就越充分。自我实现是自我发挥的欲望,也是一种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外化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一个人就会自尊、自信、自励,反之就会导致沮丧和自卑。 "尊重教育"这一高度概括的表述具有多  相似文献   

2.
尊重具有心理和社会双重涵义。按当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是人的一种高层次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需要,是更高一层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需要层次越高,他的社会属性体现得就越充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5个递进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爱的需要是5个层次中承上启下的环节,需要的较高层次则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在现实教育活动中,很多人都忽视或混淆了需要的本来意义,压抑了孩子成长中对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李翥 《中学教学参考》2010,(36):128-128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进发出创新的火花。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我们教师在做班主任工作时,少不了爱,给学生一份爱,学生会还给你十倍情,因为“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悟出一个道理,有了爱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5.
爱心至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一、尊重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人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实力、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就要允许学生在思想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  相似文献   

6.
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首要品质是 ,尊重学生的人格 ,理解信任学生。一个人在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以及从属和爱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 ,便会开始对名誉、地位、成就给予较多的关注 ,这就是尊重的需要。因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7.
一、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要是训练的基础自闭症孩子的内心世界十分隐秘、脆弱,家长应努力理解孩子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才能实现。在家庭训练的初期,家长可主要关注孩子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尊重别人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在教学中,它更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大的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因此,教师应辨证地看待学生行为上的差异,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精心培养。在班级中注意留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坚持因材施教,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提供环境。一、抓住教育契机、唤起学生自尊唤起学生的自尊意识正是"尊重"教育的出发点。在每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处于自我实现意识觉醒关键时期的高职生,尊重、自信需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的话:“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看来,受到尊重和信任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一旦受到蔑视和践踏,那么,理所当然地会形成难以化解的心理对抗,造成无法预料的破坏力。相反,这种需求得到重视和满足,它所唤起的意志力、创造力或许会远远地超出我们的想像。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意图】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学阶段学生对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日益增长,生命教育的缺失会使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育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入手。因为一个人只有能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创造性地去思考去探索,才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呢?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实力,有能力,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愿意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基本需要层次发展学说中,就提到了"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可见,被他人爱、被他人尊重、寻找自身价值的实现,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3.
赵艳群 《陕西教育》2006,(12):44-44
1、营造和谐民主的创造氛围 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开发人的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这就是说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第一.尊重学生.鼓励他们拥有批判精神,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学生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教育者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让学生有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 一、尊重学生需求的理论依据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按照从低到高的层次,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5个层次.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科学分析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普遍地完成自我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戴学荣 《小学生》2013,(8):73-73
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培育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创新人才培育中的学科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挑战的高素质人才。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进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6.
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当大学生的上述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借助网络加以实现,进而网络成瘾。防治措施有: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多方教育,引导大学生正视需要;强化管理,帮助大学生控制需要;施用药物,消减大学生不良需要。  相似文献   

17.
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的需要。并且按其满足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成一个层阶。在这一层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实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对认知的需要,对美的需要;在上述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最后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儿童的需要的正确理解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人生在世,生存是第一位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保障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往往是先满足了最基本的需要.才会追求后面的需要。而当各种需要都相对得以满足的时候,万物之灵的人却很可能逆向思维.回归本原。是重新设计人生,还是为寻求刺激,领异标新,  相似文献   

19.
承认失败的价值──创新教育的重要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性产生与发展基本条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5大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人才能有充分、旺盛的创造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造性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威胁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观念和言行随处可见。学生那些不符合“常规”的言行和想法常常被斥之为“异端”而打入“冷官”。在教学上强调大一统和整齐划一、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产生的恶果之一,便是使学生丧失心理安全和…  相似文献   

20.
杨芳 《考试周刊》2009,(29):128-129
高校体育教师的需要现状排序依次为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和安全需要。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在安全和感情上的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而对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程度较高。相关管理部门应发挥优势需要的作用,并协调需要系统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