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焉"字在古书训诂中解作"于是"或"于+宾";古籍异文中"焉"与"于是"相当;"焉"与"于是"对文、互文;焉字在语法意义上与"之"或相当于"之"的代词完全不同,而同于"于+宾";此外,古汉语中的一些动词,既有及物动词的用法,又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后面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焉"可以做兼词,兼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用.  相似文献   

2.
小语十册《为人民服务》中,有"死得其所"一句.我们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作这样的解释: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学生问:"处所,地方"怎么变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意思来了?"所"究竟怎样解释好?湘潭丁小芳杨映兰"死得其所",从语法角度分析,属主谓结构.得,得到,谓语;所,宾语.要知道"所"字究竟怎样解释好,"有意义有价值"的意思是怎么来的,就得研究一下充当宾语的"所"字在表意方面有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马(焉)"字部为例,说明汉字构字部件中的一类既可作声旁又可作形旁的偏旁,并进一步对"马(焉)"字部作声旁的字作了语音归类,对"马(焉)"字部作形旁的字做了语义范畴的归类。  相似文献   

4.
丘雅 《现代语文》2008,(4):32-33
本文从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对词的语法化进行探究,通过对"吕""台""胎"三字同源进行探讨,得出其词源义为"胚胎",从而对"以"字的语法化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孟子二章》"思考与练习"第四题例句2为:"万钟于我何加焉!"题意和《教参》对其中"焉"字的解释都是兼词.然笔者认为这里的"焉"是地道的疑问语气词.杨伯峻的《孟子词典》"焉"字第六义项就是语气词,并举"则牛羊何择焉"为证."焉"作语气  相似文献   

6.
文言词"焉"用在句尾,既可以作兼词,又可以作语气助词。那么,如何辨别句尾的"焉"字是兼词还是语气助词呢?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则就是兼词。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例如: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但古汉语语法和现代英语语法有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文章通过对古汉语"矣"字用法与现代英语完成体用法的对比分析,从古汉语"矣"字与英语完成体各自的基本用法,"矣"字用法与英语完成体用法对比分析,"矣"字不表现完成意义的用法三个方面揭示了古汉语"矣"字用法与现代英语完成体用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从古汉语语法中的兼词理论看,英语表处所的"-ere"形词可视为英语中的兼词,它与古汉语兼词"焉"都伴随着语音的简化,都有与之同形的地点代词,都可作陈述句的地点状语,都可对地点状语提问。不同的是"-ere"形词是取舍式缩音,"焉"是合音式缩音,两者表示同一意义的兼词数量不同,"-ere"形词有近指远指、陈述疑问之分,通常只有焉的隐含介宾可以是复数,"焉"的隐含介宾类型更广泛,含义更宽泛,二者所在句的语序和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焉”字兼词说产生以来,从之者甚众。不仅某些古代汉语语法专著及高校教材大张其说①,而且现行中学课本也广泛采用,影响非浅。似乎“焉”为兼词已成为无可争辩之事实。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未必就是定论,还有必要进一步商讨。一、从“焉”字兼词说的根基看“焉”字兼词说主要有三种,即:兼“于之(于是、于此)”、兼“于何”、兼“于其间”。三者都是以训诂材料为其立说的基础的。主张“焉”兼“于之”者以杨树达《词诠》为代表,该说直接源自《马氏文通》。《马氏文通·卷  相似文献   

10.
介词由于抽象的意义和灵活的用法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对、对于、关于"这几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既有区别,又有交叉.本文从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等方面谈谈这些词的基本用法. 一、对 (一)"对"字的语法意义 "对"用于提示对象.细分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提示直接对象;一种是指明关联对象. 先看第一种.例如:作家对人民应该歌颂. 句中的"人民"是"歌颂"的直接对象."对"字就有提示这个"直接对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古汉语语法的书。这本书对古汉语语法做了详尽的分析,为我们学习、研究古汉语语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然它也有缺点,如对虚词“焉”字的解释。笔者在仔细阅读、比较后,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杰  徐采霞 《文教资料》2012,(13):44-45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及教学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者意识到以词汇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教学方法长期占据主流给汉语教学带来的诸多不便。因此总结了一些区别于以往的简单易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命名为"见字明义"法。所谓"见字明义",即从字面意思引申出某个词语或者语法点的意义、用法,再结合句法分布,语用相关知识,简化教学的教学法。本文主要阐述了该教学法的含义、特点,适用范围等,给对外汉语教学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师:请大家先看一道作文试题——孝顺父母为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荀子·大略》中指出:"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礼记·中庸》中也载:"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是说,孝顺就是善事父母,尽心侍奉父母,顺从父母,尊重父母,关心体贴父母。由此看来,孝顺父母是儿女的本分,是晚辈应尽的义务。请你以"孝顺父母"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生:这是一篇要求我们写家庭生活的作文。  相似文献   

14.
梁永雪 《文教资料》2007,(25):74-76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成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其"代字章"首次提出"代字"这一语法概念,并将其独立为类,按意义划分为指名代字、接读代字、询问代字、指示代字四大类。此后,语法学家就此作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马氏文通》"代字"词类地位的认识;2.对《马氏文通》"代字"分类体系的继承与发展;3.对《马氏文通》代字章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有/无条件(地)+V”,很少有人论及;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1982)在谈到由动词“有、没有、无”组成的述宾结构可以转化成副词做状语的时候,对“有条件的承担义务”一例作了分析,认为例中“的”字可以去掉,不过去掉以后结构和意义都变了。有“的”字是偏正结构,意思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承担义务;没有“的”字是连谓结构,意思是具备承担义务的条件。(153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阐明了判别三相电动机绕组首末端的意义,然后着重介绍了"冲击电流法"、"交流电压法"和"剩磁感应法"判别三相绕组首末端的具体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17.
高考文言文中有很多重要的虚词,比如"焉"字出现频率很高。"焉"字有不同的意项解释,对此,笔者结合苏轼的《石钟山记》,并结合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试作一归类。  相似文献   

18.
问:书法上有些字帖被称为"法帖"。请问这里的"法"字是什么意思?答:法帖、法书就是指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可以作为书法典范的字帖、字。"法"就是模范、标准、可以模仿的意  相似文献   

19.
在《鸿门宴》这篇课文中作者共用了二十四个“为”字。这些“为”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现的意义和语法特点有较大的区别或差异。本文拟就这些“为”字作以下简要辨析。1.动词王力先生说:“‘为’字是一个动词,是做的意思,但古人‘做’的含义非常广泛,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含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介词的基本意思相近,为什么在一组意思相近的词中要选择这个词而不选择那个词?很多情况下,跟这两个词之间意义上的细微差别有关。本文主要从语义、语法和语用这三方面对汉语介词"向"和"往"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