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读者是立报之本,是报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服务读者,才能赢得读者;赢得读者就能赢得未来。当我们迈进21世纪的门槛之时,读者研究这一中心课题不容回避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强化读者意识,注重编读交流,吸引群众参与,满足读者需求,拓宽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已成为新世纪企业报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引导读者郭有声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引导读者郭有声我在调研中曾听到有的读者批评说:“你们当编辑的对读者了解不多,出书不对路。”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发人深省,勾起我想对如何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和引导读者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了解读者是适应读者...  相似文献   

3.
读者是立报之本,是报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尊重读者、研 究读者、服务读者,才能赢得读者。赢得读者,才能赢得未来。今天,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思考与展望新世纪地市党报改革与发展的走向时,读者研究这一中心课题不容回避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强化受众意识,尊重读者意愿,满足读者需求,已成为新世纪地方党报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尽管表现形式各异,或为人才的竞争,或为装备的竞争,或为时效的竞争,或为新闻源的竞争,或为价格的竞争,或为广告的竞争,或为发行的竞争……不一而足,但其实质归结…  相似文献   

4.
一、适应读者 1.确定读者对象和读物起点从书籍出发,适应读者,吸引读者,最终创造读者,并从读者中提纯或过滤出某种对出书有用的信息,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互动”,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根本目的所在。但是,创造读者的先题条件是了解读者、适应读者。作为编辑,应该研究读者的层次、心理和兴趣,这是研究自己的编辑工作如何适应读者的基础。书籍与读者既然是一种“互动”关系,那么,要想适应读者,首先就有一个根据出版社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5.
读者积分制:读者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图书馆读者管理的问题,揭示现行的读者管理制度的弊端,在借鉴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读者积分制的设想,对读者积分制的积分得失规则、读者等级设置等作了详细设计,并将读者积分制与现行的读者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读者积分制在体现人人平等的图书馆基本原则,规避当前规章制度中的某些惩罚性的条款所遭遇尴尬与困顿,并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方面较现行的读者管理制度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报纸只有贴近读者,才会受到读者喜爱;读者多了,宣传效果就会增强,报纸也就有了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汉川报》自复刊以来,在贴近读者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贴近读者必须首先贴近政治报纸要贴近读者,必须首先贴近政治.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搞新闻工作,必须政治家办报.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办报要讲政治.县市报的政治性具体表现为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充分发挥喉舌和耳目作用,使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思路及时传输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去.有人担心,报纸的政治成份太多,会远离读者,最终失去读者.其实不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已远远今非昔比.读者看报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他们更关心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是怎样落实的.据《新闻参考》撰文介绍,目前群众感兴趣的十类新闻中,首条便是同自己密切相关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湖北日报》1994年读者问卷调查情况也表明,读者阅读该报的目的指向中,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占70.56%.由此可见,报纸存在的不是因为注重政治性而削弱了可读性的问题,而在于如何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切人口,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报道工作.在这方面,我们  相似文献   

7.
满足读者和引导读者已成为当前新闻宣传中绕避不开的一对矛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和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要处理好“满足”与“引导”的关系,应对二者的关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重视和满足读者需要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事业赖以成长壮大的根基。作为报人,要牢牢树立新闻宣传为读者服务,把读者当作主人,反映读者要求、愿望和呼声的指导思想;在报道内容上要满足读者  相似文献   

8.
强化读者意识 维护读者合法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图书馆要吸引读者,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应通过与读者的沟通,获得读者的理解、支持与参与.阐述了图书馆环境与读者、图书馆员与读者沟通的效果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读者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尊重读者,服务读者,围绕读者开展工作.要从与读者沟通入手,将真炽的情感融入到制度管理当中,给读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以此实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读者教育 发展读者队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不少公共图书馆读者减少的现象,文章提出应加强读者教育,发展读者队伍.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读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读者及读者服务略论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虽然读者及读者服务一直是图书馆界讨论的话题,但是在实践工作中许多人至今仍没有摆正读者、图书馆和馆员之间的本质关系,还没有真正理解为读者服务和服好务的确切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此,本文再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2.
想着读者才能赢得读者承才林武进日报是一张县市级党委机关报,在复刊后的三年时间里,始终把想着读者、贴近读者、服务读者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环节来抓,从而赢得了读者。增强读者意识,要明确版面定位。武进日报复刊伊始,就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党报性质,晚报风格...  相似文献   

13.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必须面向读者,靠近读者。这本是常识性问题,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较长时期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这个常识性问题却被忽略了。“十年内乱”期间,报纸被单纯当作“阶级斗争工具”,不断地鼓吹“天天斗,月月斗,年年斗”,而根本不管读者是否愿看,结果是报纸与读者的距离愈来愈远。近年新闻改革的实践,使这个常识性问题重新提了出来,并成为新闻改革的探讨课题之一。在这里,我想联系  相似文献   

14.
教育性是图书馆的属性,读者教育是图书馆读者工作深入发展的产物,搞好读者教育可以促进读者工作的开展,本文从如何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进行读者教育,培育一流读者来谈,以期提高读者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读者知识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着眼读者知识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重要作用。分析读者知识的概念、内涵,及其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影响,探讨基于读者知识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关注读者网上留言 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读者网上留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日常管理、文献资源建设、流通服务工作和参考咨询服务四大方面。分析读者网上留言平台的3个组成要素,发现读者网上留言服务平台不够完善、馆员回复比较人性化、读者素质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读者网上留言、提升读者服务质量的对策: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强化图书馆内部管理、重视读者回复工作、加强读者教育。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读者的思想活跃了,眼界开阔了。地方党报要赢得读者,必须放下架子,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走贴近读者之路。 其实,贴近读者已是老话题了。但过去总是说得多、做得少,除了习惯的影响和不愿意放下架子等原因外,主要还是办法不多。在实践中我们休会到,实现贴近读者的方法很多,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变远为近 近,就是距离读者越近越好,尽可能多地提供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一是多关注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到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针政策要及时地释疑解惑,小到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购物、出行以及供…  相似文献   

18.
《书法报》创刊于1984年,是建国后创办最早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法专业报。与上海的《书法》,北京的《中国书法》杂志并称为书法界的“一报两刊”。 《书法报》发行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18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50多个书法团体和书法专业报刊保持着联系。 《书法报》在1995年湖北省54家专业报评比分等中,获得最高分,位居榜首,评为省优秀专业报。 《书法报》创办13年来,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我们的主要作法和体会如下: 一、坚持办报宗旨,情系读者 情系读者,就是为读者着想,把为读者服务作为办报的出发点。为了使报纸为读者所喜爱,每年我们都要召开各种形式的读者座谈会,听取对报纸的意见和要求,年前我们还开展了读者问卷调查。今年我们又向全国各地寄发了15000份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研究改进报纸。  相似文献   

19.
谈毕生 《图书馆》1993,(3):36-37
从本馆读者逐年增多谈起近几年来,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县馆读者减少,门庭冷落,而我馆到馆读者却逐年增多,从87年至90年,读者人次每年分别比上年增长59%、18%、27%、和17%,91年达到54778人次,又比90%年增长10%。临湘县人口仅43万,城关地区不到4万,在这样一个小县,一年有这么多读者是不简  相似文献   

20.
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中最有思想性、最为复杂和艰巨、最能收到直接服务效果的工作。读者工作千头万绪,最基本的是:以图书为一个方面,以读者为另一个方面,通过读者工作这座桥梁将二者联系起来(即所谓“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图书、读者和读者工作这三方面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