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习即课前预习,指的是在上课前对课本内容预先学习的学习活动。预习是一项自主的活动,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感知新的学习内容,是观察、识记、联想、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预习过程,实际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它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起到对课堂学习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从预习的指导原则、预习单设计任务类型、预习单设计的形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习惯。”而预习是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预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使其敢于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学习知识,进而深刻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水平。在教学中,预习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促进其积极参与其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寻找适宜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之后独立地进行新知识探究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此帮助学生提高预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升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学生课前进行的自主认知活动,是对课文预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求知过程。对学生而言,科学有效的预习能够初步感知新内容,找出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对教师而言,指导课前预习并检查预习效果,是找准学生学习起点来开展教学,从而提高阅读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陈彩红 《教书育人》2013,(13):52-53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预习。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上课前的知识和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过程,获得自主学习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预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课堂学习的铺垫。然而,目前存在着有的教师不加指导地布置预习,对预习内容不加选择,将预习当作是完成习  相似文献   

6.
徐霞 《教师》2010,(30):100-100
预习新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环节,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不进行课前预习或预习不得法,会导致课堂学习的无目标性和过于疲劳现状,使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挫伤。教师要重视预习.认真设计英语教学的预习案,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徐霞 《教师》2010,(27)
预习新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环节.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不进行课前预习或预习不得法,会导致课堂学习的无目标性和过于疲劳现状,使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挫伤.教师要重视预习,认真设计英语教学的预习案,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1预习的必要性 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很多,预习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法。预习是课前自学,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先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与学习钻研,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了解和基本感知,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从而有准备、有思路地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得生动活泼、默契有序。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感知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品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预习的功能,使之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1提示性预习做先导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取得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初中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因此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需加以提示性的引导。具体做法:可以在教学前一天安排学生以做作业形式预习第二天将要学习的知识,教师负责编写相关生物教学预习导学案。预习导学案内容设计以理论性引导为主,由  相似文献   

10.
预习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课前有目的、有计划自学新知识的过程。预习是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高质量预习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高质量预习过程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学生怎样才能适应如今的教育形势呢?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获取新的知识。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从"预习"开始。因为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也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然而,有的学生认为:"预习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反正老师要从头到尾讲一遍";有的学生开始也进行了预习,但很难坚持;还有的学生觉得预习太难了,所以放弃了预习……我认为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基于此点,从树立正确的预习观、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传授有效预习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连贯性非常强,因为新旧知识之间的高度紧密性决定了学习要结合自身的已学知识以及学习经验来做好课前预习。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要进行自主学习,那么怎样预习就成为自主学习的开始,于是教会学生预习就成为数学教师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文论述了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数学,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4.
语文预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预习的方式却多种多样.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主动获取知识的本领,我教授新课之前,会根据文本的教学目标,制订一份预习卡将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作为一项课外前置作业布置.这类前置作业既可以是对文本的整体通读,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深入分析,也可以是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既可以是学生自己运用学习方法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或者是学生找出问题,从问题中找出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王建凤 《甘肃教育》2014,(13):80-80
正把握好教学流程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不断琢磨名校名师的教改课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教改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把握好课堂流程,就必须把预习﹑反馈练习和展示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预习课预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而且还可以回顾与新内容相关的已学过的旧知识。因此,预习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语文教师应合理设置预习内容,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预习方法,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教育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将自主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复习、自主检测、自主反思,从而实现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8.
获取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预习过程先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预习的状况,预习过程自然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柳文霞 《考试周刊》2014,(26):179-179
<正>预习是学生通过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掌握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和思维局限,在预习中需老师和家长进行辅导,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预习经验,掌握了基本的预习方法,其知识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了提高,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进行自主预习的训练水到渠成。一、自主预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预习,也被称为课前学习或前置性学习。它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在预习过程进行自主探究和质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提高课堂学习效果。预习过程中,学生遇到新的知识,要运用所具备的知识进行了解、分析和吸收,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