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于"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因此,让孩子读整本书也是对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缺失的弥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重大。因此,我将指导性阅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赵艳虹 《甘肃教育》2020,(4):110-1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的书已被提上语文教学的重要日程。下面,笔者就从单篇精读、群文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贯主张,读整本的书,有利于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本文重点介绍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制定阅读书目,归纳阅读策略,简介几种整本书阅读的课型和具体操作流程及其有效的激励评比机制。  相似文献   

4.
"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一贯的主张。让学生爱上读书,读得轻松,读得入味,"方法"之中有学问。毕竟读一本书不同于读一篇文章,"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读整本书"使学生的阅读心理更加专一,"读整本书"可以培养各种读书方法如精读、略读……  相似文献   

5.
<正>从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到今天《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的重头戏。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完善中华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共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质疑——"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由此可见,整本书共读不仅是势在必行,更是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训练,养成  相似文献   

7.
要读整本书的说法是由叶圣陶在20个世纪 40 年代提出的,主张“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初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2011版的《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有着明确的表述: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把情感融入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良好的生活态度,激发个性阳光发展,提高学生社会生存及与人相处的能力。本文以《西游记》为例,从情感教学的角度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书中人物遇到的问题,分析其情感表现,结合自我认知及生活经验,把书本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得出更妥当的处理问题方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情感认知、表达能力,增强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新中国成立以来整本书阅读不在语文教育课程框架内,2000年以后,儿童阅读蓬勃开展,把儿童文学引进小学语文教学。或许有人问:在孩子读了大量的一篇一篇的文章后,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让学生读"整本书"呢?整本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一、为什么要开展儿童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9.
1941年,叶圣陶在其重要论文《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这样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贯彻落实课标精神,笔者进行了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的实践探索,旨在走好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三部曲,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跟整本书有关的概念大致有两种说法比较令人关注。其一是叶圣陶先生在1941年提出的。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出"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佐"。其二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2011年7月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有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无论是叶圣陶先生还是课程标准制订者,都将整本书阅读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关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那么就小学高年级而言,整本书阅读究竟有哪些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谈谈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策略。一、立体推进:"共读"与"漂读"相结合,辅导与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从教材出发,向课外拓展,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呢?一、拓展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绝不能局限于课本。教语文,不应只教语文教材,而要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以一篇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A3):34-36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实施课外阅读提出的教学建议。那如何推进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如何正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基本素养,就需要教师对导读课进行琢磨和研究。文章尝试运用一张张阅读单贯穿整节导读课,引领学生读之有趣的同时,做到读之有味。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得到重视,新的部编语文教材倡导建立"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明确要求让语文课回到读书,让孩子多读书、会读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的地位在制度设计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都日益得到凸显,中高考也开始加大对阅读量和名著阅读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培养孩子良好素质并使其终身受益的最佳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读整本书",可见"读整本书"有其重大意义。主要阐述了阅读实践中的一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名言,把读书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为什么要读好整本书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部编语文教材也融入了从单篇文章阅读到单元整体阅读、群文阅读再到整本书阅读的阅读能力培养理念。然而,现实中的整本书阅读存在着阅读兴趣缺乏驱动力、实施过程缺乏参与度、操作把控缺乏可视化等诸多不足。对症下药,除了常见的诱读法、导读法等共性方法之外,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激活学生的动态参与、互动交流、创意表达等个性阅读方法。同时,在学生学会运用部编版教材预测、联想等具体策略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好必读与选读、单篇与整本、自读与共读、阅读与写作、目标与考核之间的平衡,从而让他们受到整本书阅读的滋养与浸润,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43):5-6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今《语文课程标准》中描述道:"阅读的能力,即学会运用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如何有效地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如何高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现如今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与内容中规定: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1941年在其重要论文《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文作辅佐"这一重要思想。由此可见,教会学生阅读整本书,已是阅读碎片化社会迫在眉睫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