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为中心强调教是为学服务,让学习真正发生,这是教学理念的深刻变化。目前的习作课堂,依然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象,导致学生的作文与生活脱离。为此,我们应以学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改革习作教学框架,采取“小作文+大作文”的模式,将习作目标细化、具体化,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写作;同时,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产生表达的冲动;最后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自评、互评等,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改变革了语文的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特别强调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对文化论著研读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中,也多次强调合作学习、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以适应学生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作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小学中高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但笔者经过深入课堂教材习作指导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一味地强调审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不多,忽视学生的习作兴趣,造成大多数学生挖空心思,勉强应对写作。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材习作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支点,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引领他们会写、乐写,  相似文献   

4.
“做文章”强调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思索、整理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习作过程有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习作指导中存在着误区,使得习作教学举步维艰。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顺应这一必然趋势,教师应将跨越式课堂的新理念和课改课堂中教学手段进行渗透整合,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优化习作教学的过程。在习作历程中习作准备是基础,交流讨论是关键,起草、“取法”是重点,,通过修改评价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新萍 《甘肃教育》2013,(20):39-3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有利于习作指导的活性元素,为学生构建开放的习作环境,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写,在不断的学习与锻炼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达到自由表达心中所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秀梅 《宁夏教育》2023,(Z2):105-106
语文教学的难点是习作教学。传统的习作评价往往强调学生发展的共性,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能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快乐,增强表达欲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以下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我将习作教学归纳为"五步曲",从而使习作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包括过程性评价、参与性评价和差异化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立足习作教学基本立场与特征,构建儿童自我连接的学习场,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习作内容与方法,以片段模仿为载体,提升习作能力,以单元主题为抓手,渗透习作内容。写作教学需要教师的真情和恒心,构建一种儿童学习场,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儿童朝着自然、自主、自由的方向成长,从教材中汲取习作智慧让每一个学生的习作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以本校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环节设计不合理、策略陈旧单一、质量效率偏低等现实问题,探索习作教学中伙伴合作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合理组建伙伴群体,展开习作学习,以课内外互学、互评互改、互相启发、互相帮助等方式不断提高习作能力,在合作共进中完成习作,同时学会学习、增进交往,也体验到与伙伴一起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教学是习作指导的新模式,强调要立足学生的心理、生活环境,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写给谁看",这样能诱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师要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对习作前、习作中、习作后三个阶段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指导,通过创设语境、依托语境、拓展语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构思、表达、修改、分享。这样,能让学生理解习作的本质意义,获得习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习作是思维发展、语言构建和思想情感呈现的主要方式之一,能综合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习作教学中,中高年级的学生存在盲目习作、素材匮乏、语言生硬等情况。笔者基于现状,结合项目式学习,提出优化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一、项目式学习融入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性项目式学习流程包括项目的选择、确定、探究、实践以及成果展示与评价,将其与习作教学相融合,具有诸多优势。首先,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主,  相似文献   

13.
以单元整体教学观为指引,倡导重视课文和习作例文的激情作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主动发现学生习作时的困难,以学习关怀者的姿态帮助学生疏通"悱",导在关键点;以求实效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培养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对应《论语·述而》篇中的教育思想,审视习作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英国学者兹克尔指出:学习是使心灵进入生活世界并解放自我的过程。个性化的目的是实现自我的人格。习作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在平等的交往过程中,互相促进,才能不断完善习作目标,丰富习作内容,拓展习作思路,使习作教学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出发,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写。以实现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步入习作的大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工作,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这种观念能够有效促进小学习作教学的发展。当前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导致出现了习作教学和现实脱节的现象。学讲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自主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习作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生活化习作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习作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涉及多个智力领域的教学活动必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活  相似文献   

18.
学会合作是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教育的展望,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针对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现象,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在习作前,学生碰撞中学习合作;习作中,学生配合中尝试合作;习作后,学生在评改中体现合作。培养学生在互动交往中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是世界六大教育之一。赏识教育可以运用到各项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科学创设赏识氛围,把它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一剂良方,充分舒展学生的心灵、发展其潜能,让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习作之路,有效提高习作效率。1构建平等的习作氛围——让学生自如地表达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而写作过程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何将这艰辛的过程变成一个快乐主动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48):27-28
在新课标的明确指示中,强调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要要求: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具备优良的品质。阅读和习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两者之间的特点和学习规律总结了一些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