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鱼窝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窝;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窝;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窝。于是能否准确地找到鱼窝,就成了钓好鱼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草。春季,钓草是不二的选择。但是钓草也要根据气温来选择不同的位置:阴冷天气适合钓水草茂密的草边、草洞,或是水较深的水草丛;如果遇到大晴天,温度上升快就要钓水较浅的草头或草滩。钓草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打窝补窝最好用打窝器,没有打窝器就一次抛撒少量酒米,不能抛大团的窝料,人为制造噪音,鱼受惊离...  相似文献   

3.
刘克非 《垂钓》2002,2(7):67-68
打窝可是门学问,在不同的地方垂钓就得用不同的打窝料。就拿养鱼塘来说吧,钓友们都愿意用塘鱼平时吃的饲料打窝,这种方法也确实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你要是在水库中野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水库中的鱼虽然多数也是放养的,但经过长期的自然生长,鱼儿摄取的食物与野生鱼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要钓这些“准野生鱼”,  相似文献   

4.
贺建成 《钓鱼》2009,(24):30-31
传统钓打窝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同水域钓不同鱼,打窝方法是需要认真分析的。确认用哪一种方法打窝,与钓鱼用饵有关,不同的打窝方法匹配不同的诱饵,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如钓上层鱼用丢投饵打水面窝,必须使用活蛆、油糠、麦麸青草之类浮饵;如钓底层鱼用打窝器打沉底窝,则应使用块饵、种子饵、颗粒饵之类沉饵。至于在流水中钓鱼的打窝用饵方法和静水中钓鱼打窝用饵方法相比,也明显有不同之处,需要分别对待。了解和掌握钓鱼打窝对应用饵方法,是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现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贺建成 《钓鱼》2008,(11):48-49
鱼的泡相分为上窝泡相与未上窝泡相两种,上窝泡相为使用饵料诱引后的泡相,未上窝泡相为自然水体的泡相,这两种泡相都是能钓上鱼的。看泡相钓鱼主要是指和饵料诱引后的泡相,由于鱼种的不同,鱼的个头大小不同,鱼的厚薄、疏密不同,鱼的上窝泡相是不同的,加上饵料的软硬不同,形状不同,多少不同,诱鱼的手法和技巧的不同,鱼的上窝泡相在结构上和形态上也会不尽相同,相应有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文子 《钓鱼》2005,(1):36-36
喜欢河钓的人,通常会在钓点的选择上下功夫。在精挑细选好钓点后,我们就可以下窝料了。河钓的打窝与静水中打窝不一样,区别在于流水容易冲走窝中的香味。所以打窝时不妨量少一点,次数多一些。打窝也可选择一次打两三个窝,相距10~20米左右,发现哪个窝子有鱼就钓哪个窝,不太上鱼的窝子就可放弃,这样可找到理想的窝点,增加钓获。  相似文献   

7.
斥鲤     
肖文厚 《中国钓鱼》2006,(12):29-29
野钓离不开打窝器。剪一段自行车内胎,一端塞入一个乒乓球,一个上翻式打窝器就做成了。我周围的钓友几乎都用这种简单易做的打窝器。但在使用中我发现这种打窝器还有缺点:当把打窝器送入钓点,打窝器“翻跟斗”比较困难,要反复抖动几次竿梢才能使打窝器翻转,窝食才能流下去。抖动的过程,不但造成喂窝点不准确,而且反复抖动打窝器,特别是补窝时,还可能惊走窝内之鱼。怎么办?我采取了两个简单的方法,问题就解决了。一个方法是,在靠近乒乓球周围的车胎上剪几个小洞,洞的大小以不漏窝食为限,能透空气就行。这样打窝器上部的空气排出顺畅,打窝器极易“翻跟斗”,一下就能把窝食注入窝点。第二个方法是,在打窝器口部的车胎上拴一个合适重量的铅坠或螺帽,使口部重量增加,打窝器可以自动翻转。以上两种方法采取任何一种都可以,钓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8.
化绍新 《垂钓》2008,8(11):43-44
面对水中的鱼儿,想要把它钓上来,最重要的是先将它引过来。钓什么鱼,打什么窝;钓的时间长短不同,打窝的方法就不同;环境、鱼情不一样,打窝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野水钓鱼,20世纪80年代我一般采用打2~3个窝定点钓,钓完~窝就补窝,然后再钓第二窝的钓法。由于鱼的密度相对较大,补窝后鱼不一会就又进窝了,当时按此钓法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后来,鱼逐步变稀变小,我就改用多点轮钓法,即每次打5~6个窝子,每个窝子钓3—5条鱼就换窝钓,对鱼获好的窝子就补窝继续钓。鱼获不佳的窝子则弃之。这样又钓了儿年,效果还不错。到了90年代中期,这种钓法又失灵了,一个窝子钓起几尾鱼后若再补窝,这窝中的鱼儿一般就没有新窝中的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鱼了。  相似文献   

10.
钓鱼人都知道“善钓者必先诱”的道理。特别是在水广稀的野钓中,是否“善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鱼获的多与少。“善诱”,我认为应该包括三个环节,即选窝、打窝和养窝,关于选窝和打窝,前人之述备焉,在此本人不再赘述。至于养窝,是指对已定的窝点进行精心的呵护,使之长时间保持并增强对鱼儿的诱惑力。据笔者观察,对选窝和打窝钓鱼人都很重视,也很讲究,而对养窝却不重视或不够重视。经常看到一些钓者费了很大的劲选定了一个很不错的窝子,却没有钓上几条鱼便无鱼问津;  相似文献   

11.
张学夫 《中国钓鱼》2006,(11):57-57
钓鱼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是打窝的。有人说,要想鱼钓多,先要打好窝;还有人说,三分钓技七分打窝。钓技和打窝在垂钓中究竟各占多大比例是很难说准的(其实钓技中也包含着打窝),但起码有一点,上面的话道出了打窝在垂钓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诱鱼的窝可分实窝和虚窝两大类。撒几把米或投几坨糟食制成的窝,被称为实窝(也有人称其为“真窝”)。实窝的制窝方法简单易学,而且聚鱼效果不错,是多少年来广大钓鱼人最爱用、最常用的打窝方法。但是如果细心研究一下便会发现,实窝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缺点:在垂钓过程中要经常补窝,即费时又麻烦,若补得不及时,鱼便可能会  相似文献   

13.
春钓八要素     
一、钓法。春季钓鱼要灵活,不能死守在一个钓位上,要勤挪动,找鱼钓。选择不同深度,不同离岸距离之处,多打几个窝钓,哪个窝先发,钓哪个窝,哪个窝有鱼钓哪个窝。二、饵料。天冷水凉,饵料的味道散发慢了,距离远了,自然诱鱼的效果也就差了。根据以上原因,建议改夏、秋季的香甜味为腥  相似文献   

14.
宿聚生  陈艳春 《垂钓》2001,(6):18-19
钓草重在打窝,打窝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且来看四种钓草鱼打窝方法:一曰浮草窝;二曰沉底草窝;三曰常规诱饵窝;四曰海竿“觅钓”,无窝也。  相似文献   

15.
定点钓法     
<正>定点钓法也叫寻窝钓法,就是在黑鱼的繁殖期,寻找黑鱼窝进行定点蹲守。黑鱼在初夏:南方5月,北方6月进行产卵繁殖,在不同的时间段,它的窝有不同的特点。能准确地找到黑鱼窝,就拿到了钓黑鱼的入场券。一、青窝就是黑鱼在繁殖之前,在不易干涸的河床边、泡泊、沼泽中寻找一片隐秘的水草,将其咬断做窝,形成亮水洞,在下面做窝。其面积如脸盆大小,水深大约在一米多。窝做好之后,雄鱼守护在周围,雌鱼开始产卵。  相似文献   

16.
渔典     
之晔 《钓鱼》2006,(11):24-25
走穴钓法 钓鱼打窝,用手抛,用工具,用钩吊,窝做得越大,鱼招得越多,但选错了钓位就没戏。走穴又称换窝,多选几个钓位,凸岸、凹岸、走水快的、走水慢的、顺风的、侧风的多打几个窝,这个窝没鱼换一个窝,就像歌星走穴一样。走穴钓法古已有之。在环境生疏、水流复杂、鱼情多变的水域还结合着钓饵的变化和守时的长短,是极富战术性的。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打窝是聚鱼留鱼的方法;钓鱼人也都知道钓鱼先打窝的道理。但是,同样是打窝,同样的钓组钓法,有时钓鱼的效果差距却非常大,其实有时就是打窝方法,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崔广礼 《中国钓鱼》2012,(11):24-24
一忌钓鱼多设点。野钓一般习惯喂3—5个窝点。这很正常,也值得推广,但在试钓换窝的时间差上,应按鱼类一年四季不同的活动习性来考虑。在仲春后的夏秋时节,最快一段也要30~40分钟;冬天,由于少吃、少动,喂窝后至少要两个小时以上,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才会有鱼讯反映。  相似文献   

19.
王大友 《钓鱼》2004,(8):19-19
这里所探讨的是手竿传统钓法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打窝。所谓手竿钓,水域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养殖水域,一种是非养殖性的自然水域。首先谈一谈如何在养殖水域打窝,因养殖水域多属于中小型池塘,鱼类数量多且相对集中,以传统的酒泡小米为例,头一次应使窝饵越集中越好,补窝时以几十个粒打散窝为好,切记“少而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养殖水域打重窝,尤其是在经常有人钓的池塘盲目打窝,很容易造成咬钩频率下降或者停止咬钩。  相似文献   

20.
邹思全 《钓鱼》2007,(7S):54-55
外出野钓有几个钓友不喂窝?不多见。窝子好喂,到达钓点后,不管它上不上鱼,先喂上窝子再说。窝饵也是多种多样,硬的、软的、大的、小的、小米、饼块等扔进钓点后就可挂饵垂钓。不管什么大窝、小窝、实窝、虚窝、立体窝,只要喂上窝子,多少都能钓上几条鱼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