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广伟 《兰台世界》2008,(10):46-47
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夜,国民党已完全丧失和中共谈判的政治和军事“筹码”。国民党内部决策层,蒋、李二人的明争暗斗、貌合神离、相互掣肘,谈判目的的南辕北辙,使得国民党内部无法就谈判条款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泰州中学校园内,原为泰州西山白云寺。西山白云寺始建于南宋,明崇祯五年重建。清咸丰年间扩建,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新四军挺进纵队进驻苏北,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贯彻中共中央指示来到泰州,开展对国民党苏北地区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的统战工作,曾在西山白云寺与李明扬谈判  相似文献   

3.
美国特使马歇尔使华消息传到中国,国共谈判面临新机遇。《中央日报》担负着宣传国民党政治主张的责任,在马歇尔抵华前后,积极为国民党宣传造势,诋毁中共政权及中共军队,片面解读美国政策,为国民党一党独裁政府辩护,从而争取马歇尔特使的支持,以巩固国民党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4.
1949年北平谈判,决定着中国"战""、和"的走向。毛泽东把谈判作为斗争策略,以挫败国民党的和平攻势。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以争得喘息之机。李宗仁利用和谈,争取美援,实现与共产党"两分天下""、划江而治"。  相似文献   

5.
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从次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秦邦宪)、叶剑英、林伯渠先后存西安、杭州、庐山同国民党代表顾祝同、张冲、蒋介石、宋子文等人进行了四次谈判。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日呼声日高。1937年8月9日,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应邀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同时继续与国民党谈判,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全国性的抗战已经开始,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在国民革命军第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一九四六年谈判文选》出版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南京市委编辑的这本《文选》,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收入了1945年12月至1947年1月期间,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同国民党代表和美国政府代表谈判的记录、备忘灵、以及周恩来关于谈判问题在党内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给党中央的电报等重要文献,共211篇,约50万字,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7.
王素霞 《湖南档案》2009,(11):36-38
时任国民党第9路军第18师中将师长的张辉瓒在“围剿”红军时被活捉,引来了30年代初的一次国共谈判。这次国共谈判进行中,张辉瓒却意外遭砍头处死,这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8.
谈判前的较量 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9.
时任国民党第9路军第18师中将师长的张辉瓒在"围剿"红军时被活捉,引来了30年代初的一次国共谈判.这次国共谈判进行中,张辉瓒却意外遭砍头处死,这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1937年春,在湘鄂赣边区进行游击战争的江渭清从有关报刊上看到国共合作的消息,在失去与党中央联系的情况下,他适时地向中共湘鄂赣省委提出和国民党当局谈判合作抗日。5月,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一生中,曾经与许多国民党政要结下深厚的友谊,与宋子文,与陈立夫,与张治中,与李宗仁……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穿越了时空,穿越了意识形态,使残酷的政治坚冰也常常在这浓浓的春意般的热流中融化.在周恩来与国民党政要交往中,最能展现周恩来伟大人格魅力的,莫过于他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理副部长、蒋介石的股肱之臣、陈立夫陈果夫的至信之人、长期担任国民党与中共谈判之责的浙系政要张冲的交往.  相似文献   

12.
通过情报手段夺取战略主动,是重庆国共两党谈判期间的一场激战. 台前的电报往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情报手段夺取战略主动,是重庆国共两党谈判期间的一场激战。台前的电报往来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一、 军统局变保密局1945年10月间,国共两党在重庆经过43天的谈判,签订了会议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被迫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作地位。蒋介石迫于形势,不得不表面同意取消特务机关。这时全国舆论呼吁:取消特务机关,还人民的自由!戴笠这个军统头子似乎也有自知之明,抗战胜利后,军统组织难于以原样这样维持下去,打算化整为零,继续死命效忠蒋介石,但是计划没有实行,就在1946年3月17日飞机失事摔死。戴笠一死,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立即就有人提出裁减军统组织,乘机来捞一把,或是泄私恨。CC派陈氏兄弟,希望整垮军统…  相似文献   

15.
南京,是一座将历史融合于自然的城市,遍地古迹,处处闪耀着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之光。抗日战争胜利之后,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从重庆转移到南京。为粉碎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争取中国的持久和平,周恩来肩负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于5月3日率领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居住在梅园新村,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针锋相对的谈判斗争。  相似文献   

16.
这场台湾政治史上最大规模的地方选举,引发了国民党内部巨大的人事地震,也将国民党提前推入了“后马时代”。  相似文献   

17.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国共双方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军事较量,国民党军被打得丢盔卸甲。蒋介石眼看结局不好收场,只得“引退”,让李宗仁出面支撑危局。李宗仁自知,强战绝非共产党对手,于是企图利用和谈平分天下。但共产党自有主张,在谈判桌上持正守方,与国民党代表展开了有理有力有节的谈判斗争,破灭了敌人划江而治的美梦。  相似文献   

18.
北平无战事     
《全国新书目》2014,(12):43-44
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执行国民党“币制改革”的惊天计划。此委任状一下,国民党内部清廉派和贪腐派斗争陷入白热化,特务、间谍、中统、军统齐聚北平,此时中共地下党、国民党贪腐势力和铁血救国会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民国大戏揭开铁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后执行职务的常设机关。它源自国民党对苏俄组织体制的效仿,初期与俄共的书记处类似。在国民党内部及国共政争的妥协中,中央常务委员会正式产生。它的设立,既是苏俄组织系统的衍生品,又是国民党内部与国共高层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折射出两党的合作与歧见,"等于是没有爱情的结合,不只痛苦,分手也是早晚的事"。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史称:六评战犯求和)。《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其他的评论是:《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