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小丽 《科教导刊》2019,(11):112-113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多种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本文以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践为依据,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高职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影响以及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当前高职学生对英语目的语文化了解严重缺乏,高职类学校及老师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认识不足,而英语交际的重要性经常会由此导致文化休克的情况之下,分析了培养学生目的语国家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意使高职的学生英语学习达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3.
段莎琪 《海外英语》2012,(12):65-66
文化因素对英语交际能力影响不容忽视,依据Schumann的文化适应理论,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心理适应过程,缩短学生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一体化深入,高职阶段的外语教学也加快了"全球化"的脚步并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英美文化的渗透。本文意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英语语言的跨文化交际特征对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性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从高职英语教学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影响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高职英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视域下影响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体系就十分重视英语学科的教育,"外语"成为英语教育的别称就很能说明这个现象。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也设置大量课时来教授英语课程,基本上使得英语成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高职院校形成了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英语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具备固有的特点。只是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不免掺杂了我们高职院校的特征,使得我国高职英语语言文化呈现出自身特有的特点。本文在分析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现状的基础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使用氛围和缺乏国际化几个方面阐述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旨在将现在情况阐释清楚,以便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提高高职英语语言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不仅应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良好掌握能够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应注重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跨文化授课方式,培养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而英语文化知识对高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意识,注重文化导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即如何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技能教育。本文试从对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的加强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两方面说明英语教学必须与社会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从而使英语教学适应高等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得到了重视,但我国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变这一现象已迫在眉睫.通过对中澳合作高职专业学生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尽管总体上二年级学生明显好于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受试者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明显,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根据收集的数据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主要现象,并提出必须从改革应试教育、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素养、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全人教育"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一个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理论出发点,在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和促进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素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影响学生英语素养培养并且与"全人教育"理念相背离的诸多问题。高职英语教学应当从改进教学目标、提升教师能力、重构课程体系和支持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行高职英语"全人教育",推动高职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承载的内容,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学习文化必须学习语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缺陷,忽略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十分有限。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呈现"拿来主义"倾向,教学中一味注重西方文化的导入,忽视中国文化的英语输出,导致文化交际的失衡。文章旨在分析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培养的重要和必要性。揭示高职英语教学应顺应时代要求,围绕中国文化传播进一步改革,加强学生中国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为消除文化误解,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进而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梦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文化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文化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有着重要意义.高职专业教学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零缺陷"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工作主动意识、求真务实精神等几方面入手,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方明明 《海外英语》2012,(17):92-93
高职旅游英语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和交际的能力,视听说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形式。该文阐述了视听说模式下,高职旅游英语在"文化修养、身临其境和工作实践"三个方面的学习实践,并指出具体实施方法。旨在使高职旅游英语的学习更加有趣味、有活力、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慧懿 《海外英语》2013,(4X):22-23
高级英语是一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而现在很多学生和教师错误的认为高级英语就是基础英语的简单延续,忽略了《新大纲》中对高级英语提出的"赏析"型教学模式的要求。该文通过实例分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体裁识别意识和语篇分析能力、修辞意识和修辞运用能力以及文化意识和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英语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陆波 《英语辅导》2010,(4):89-92
加强和重视对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使学生真正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阐述了对其实施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介绍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内容,探讨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习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高职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及其今后就业后相关业务的开展。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但是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呢,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英语文化环境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仍在沿袭以往的传统模式,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英语教师和学生没有"英语文化环境"这一概念,也没有尝试通过优化英语文化环境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文章通过探讨英语文化环境和英语学习的关系,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即MI理论,探索优化高职院校英语文化环境的各种途径,协助高职学生在均衡发展多元智能同时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于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程的要求,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要相互配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育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理想信念、人文情怀、科学素养的培养。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应采取"三位一体"教学改革方案,即基础英语(模块化教学)+职业英语(EOP)+英语文化素养课,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能够轻松实现"首岗适应,多岗迁移",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