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1952年2月4日,新华社播发了本社记者戴煌发自朝鲜前线的新闻通讯<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舍身抢救落水朝鲜少年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2.
学雷锋     
正2019年3月5日,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的这一天,毛泽东主席为因公牺牲的一位普通战士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从此,每年这一天,便被确定为全国人民向这位英雄战士学习的纪念日。岁月转换,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精神却历久弥新,仿佛一座灯塔,照亮一代又一代人前进的脚步,温暖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凝结为中国人永不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可以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民族人才济济,历史的推进,时代的变革,无不体现着一代又一代杰出英才的带头作用。英雄造时势,时代也在造就英雄,人才与社会前进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成为  相似文献   

4.
时代呼唤英雄,人民需要英雄。大力弘扬时代精神。让英雄成为报纸宣传的主角。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出在我们济南军区,如何宣传好这位时代英雄,对于我们前卫报社的全体同志来说,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赵宗符 《青年记者》2009,(12):26-27
2009年4月23日,《农村大众》历史参考版转载了《文史博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邱少云如何成为惊世英雄》。这篇文章告诉读者,广为人知的英雄邱少云,一开始只是记了三等功,后来在作为后进战士变先进的典型例证中,被重新发现,被上级追授了一等功,但这样的战士在当时志愿军中并不少见,战火纷飞,没有人对其牺牲的经过、细节及意义作进一步的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23日,<农村大众>历史参考版转载了<文史博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邱少云如何成为惊世英雄>.这篇文章告诉读者,广为人知的英雄邱少云,一开始只是记了三等功,后来在作为后进战士变先进的典型例证中,被重新发现,被上级追授了一等功,但这样的战士在当时志愿军中并不少见,战火纷飞,没有人对其牺牲的经过、细节及意义作进一步的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畅 《大观周刊》2011,(35):83-83
众所周知,好莱坞引领着世界电影潮流,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Hollywood——“青树林”必定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块丰碑。  相似文献   

8.
典型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典型报道则总是被打上深深的鲜明的时代烙印。几年来,《战士报》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精心发掘并推出了一大批享誉军内外的时代先进典型,如“全国美好家庭”金奖获得贺胜良夫妇、“扶贫司令”彭楚政、“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模范士官”易新群、“见义勇为英雄女战士”邱玲等等。这些典型报道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战士报》在典  相似文献   

9.
4年前的8月17日,驻豫某集团军战士徐洪刚浴血斗歹徒,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壮歌.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入英雄所在的连队和家乡采访,了解到丰富的第—手材料,写成通讯《战士义勇非凡 人民恩重如山》,在《解放军报》率先刊登,加上新华社等新闻单位的纷纷报道,使英雄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向徐洪刚学习”的号召,徐洪刚这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之星便在中原大地冉冉升起.通讯《战士义勇非凡 人民恩重如山》也获得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这是老一辈传媒英雄功成身退或即将功成身退的一年, 这是瓣一代传媒英雄集体浮出水面的一年, 这是各路英雄在传媒领域大显身手的一年, 这也是失意英雄退出传媒江湖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极其崇拜英雄的民族,英雄史观几乎是他们解读历史的唯一方法。这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他们总是以200多年前的英雄的建国之父一代来羞辱当今的政客——而且表现在经济、文化、学术、音乐……等等所有的行业当中。好莱坞自然是塑造和强化英雄史观的最强大机器。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位威震敌胆、屡建奇功的英雄,他因战功卓著荣获毛主席手书的“特等战斗英雄”奖旗。在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他和另外3位老英雄,作为全国抗战英雄代表,来到北京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并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他就是1939年参加八路军,在120师358旅“硬骨头六连”历任通讯兵、战士、排长、副连长的尹玉芬。  相似文献   

13.
电影《英雄儿女》,堪称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杰出的影片之一。虽然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可是,片中塑造的那个在硝烟滚滚的朝鲜战场上,手持爆破筒纵身跃入敌阵的英雄——王成的形象,仍像一尊雕像,在人们的心中耸立着,永远鲜活,永远伟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现为济南军区驻河南渑池县某连中尉指导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代表,是继当代战斗英雄史光柱之后的第二个拥有英雄诗人桂冠的人。徐洪刚的文才是在一次偶然的签名中被发现的。记得1993年11月中旬,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岳室又少将组织集团军新闻、材料、文艺等人员第一次集体采访徐洪刚。休息时,我请徐洪刚签名,他略加思索地在我制式的“军人纪念册”上写道:“诗华友:你的诗如黄土高原一样崇高,如茫茫书原一样辽阔,如父老乡亲一样亲切··我也想成为你一样伟大的战士诗人……”我将他的意向向岳将军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15.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是一位普通的战士,但他的名字无比响亮,他以自己短暂的一生书写了无限壮丽的人生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家园的一座丰碑。50年来雷锋精神更是深深地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军队新闻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德艺双馨文艺战士”叶景林、“独臂英雄”丁晓兵、“抗击非典英雄”李晓红、“体坛尖兵”叶乔波、战士作家高玉宝、好师长温继诚、“子弟兵的好妈妈”胡玉萍、“抗洪铁人”刘小强、“黑河好八连”、沈司工程科研所,大连“人民路上好二连”和抚顺军民学  相似文献   

17.
在1994年新春佳节前后,见义勇为英雄战士徐洪刚的事迹,伴随着强劲的春风,传遍神州大地,一个学习英雄、弘扬正气的热潮,正在全军全国蓬勃兴起。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的《解放军报》,遵照上级部署,把见义勇为的英雄徐洪刚,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典型,进行连续报道。报社曾先后派出4批记者和本报通讯员10多人次,深入徐洪刚所在部队和川、滇、豫、鲁等军内外有关单位,广泛地调查和采访了徐洪刚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华沙之跪     
郭力 《出版参考》2006,(35):21-22
已经成为一代经典政治家经典之举的"华沙之跪",发生在1970年12月7日那个灰蒙蒙的上午.这天,按照日程安排,正在波兰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一行,应该前往华沙当年的犹太人隔离区,向那里的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相似文献   

19.
武文斌是河南人民的优秀儿子.去年6月18日在随部队参加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引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光荣牺牲。他是南阳走出去的英雄,去年7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武文斌同志“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他还高票当选2008“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月7日,郑大凡同志在辽宁省本溪市病逝。他曾以撰写著名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和《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而闻名遐迩;他曾在淮海战役、西南剿匪、上甘岭战役中参加大小战斗70余次,身上多处挂花,曾被授予“一等战斗英雄”、“一等人民功臣”的荣誉称号;他的名字被载入1991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名录》第二卷中。一、写英雄的英雄著名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问世已40多年了,读者依然记忆犹新,它已节录在全国小学语文课本里,作为保留性范文。然而,关于这篇通讯的作者郑大凡,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