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诗文是母语的源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学文言诗文教学长期有"言"无"文",课堂单薄,没有文化味。要改变课堂教学这一局面,就需创设轻松活泼、灵动智慧又富含文化味的文言诗文课堂。教师应联系典故创设文言诗文氛围,运用成语推知文言诗文内涵,知人论世建立文言诗文情缘,借助文化常识丰富文言诗文意蕴。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文言诗文教学“文化价值”理解的偏误,文章从汉语言文字本体特性的分析入手,提出文言诗文教学是以文化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文化本位观既关注文言诗文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又关注文言诗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以此观照当前的中学文言诗文教学,其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根据文化本位的核心观点,文言诗文教学目的定位应以“文化素养”为价值取向,文言诗文选文应按“定篇”的性质去规定、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一、问题的提出文言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文言诗文,由于其词汇、语法及其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汉语、现代生活差别较大,语言晦涩难懂,学生难以理解,和现代文相比,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其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言诗文距离现代生活越来越远。我们应该看到,在如今以网络、影视为代表的电子传媒方兴未艾的信息时代,文言诗文在现代社会中已渐渐丧失了实用的价值,除了那些古文学专家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把学生的文言诗文学习提到新的高度。近年来,高考以及各地中考试卷中文言诗文所占分值也明显增加,它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言诗文教学应该引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以及各地中考试卷中文言诗文所占分值明显增加,而且难度加大,增加了翻译题和鉴赏题等主观题型。陆续问世的语文教材中文言诗文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大。文言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文言诗文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老师以为学生难懂就采取满堂灌,让学生做笔记,然后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样弄得文言诗文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文言诗文阅读能力提高缓慢。一方面文言诗文的比重在加大,而另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教学法却如此的尴尬。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激活文言诗文教学呢?新课标为激活文言诗文教学提供了方向、依据和法宝。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生文言文的基础很差,阅读兴趣为零,针对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在文言诗文教学中让学生快乐学习文言文,根据文体特征设计了"诵读式表演"和"戏剧式表演"的文言诗文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起好"导"的作用,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进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母语教育的课程内容,从课程论的视角思考中小学坚守文言诗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是学理上一条强有力的线索。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推进民族化、走向全人类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求看,文言诗文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语言纯化与心灵净化"、"经典阅读与语文素养"两个方面;从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中小学坚守文言诗文教学既是语文学科民族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现代汉语表达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材中的精品,文言诗文凝聚了华夏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髓,沉淀出礼仪之邦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因其丰厚的人文知识,极强的辐射功能,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自有无法估量的作用,理应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然而,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文言诗文的教学不容乐观,表现在虽然学生从小就接触文言诗文,学习的时间并不少,但面对一篇哪怕是浅显的诗歌或是文言文,却还是一片茫然。以致到了初中,很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文言诗文的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僵化:遵循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内容分析"的固定程式;笔者在细致思考文言诗文的独特性之后,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改革创新,初探一下教学形式的多样对助力学生理解文言诗文内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的。文言文学习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文言语系的阅读理解我国的经典典籍,在学习中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也成为考查重点,不仅分值越来越重,内容上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但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现实教学却因为学生认知、理解障碍、教师教学复习策略缺失等原因,导致学生闻文言文色变。本文基于中考语文中出现的这种现状,研究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人论世"是理解我国传统诗文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然而它在时下的中学古文教学中却屡被质疑。究其原因,不过是在运用中出现了问题——脱离"文言"机械地套用,致使该方法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作品时无法发挥作用。由此,只有立足"文言",巧妙、灵活地介入学生理解文言作品的过程之中,才能发挥"知人论世"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陆续问世的语文新教材,文言诗文所占比例明显加大;高考以及各地中考的语文试卷,文言诗文所占分值明显增加,而且加大了难度,增加了动笔表述的翻译题和鉴赏题等主观题型。然而文言诗文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学生对文言文有隔阂,不感兴趣;老师觉得学生难懂就满堂灌,让学生做笔记,然后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样弄得文言诗文课堂教学死气沉沉。要激活文言诗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2.
文言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具有无穷的审美教育潜能,能塑造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重点从文言诗文的语言美、自然美人物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五方面探讨文言诗文中蕴含的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13.
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可是多数学生对文言课不感兴趣,文言教学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热情,给文言教学增添活力呢?笔者认为文言课一定要不停地刺激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的思维可采取情感法、幽默法、形象法、质疑法、反弹法、故事法等。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语文苏教版专题四是一个引导学生寻觅文言学习方法的专题,"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合贯通"三个板块则分别从"读""解""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寻觅"津梁",当然这三种文言学习方法在本专题的每一板块学习时都应反复运用,不过各板块训练的侧重不同而已。"因声求气"这一板块,编者想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最经典的方法——"诵读",这是对串讲式教学的反拨,是一种教学本质的回归。这是一种整合浑成的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陆续问世的语文教材中文言诗文所占比例明显提高,高考以及各地中考试卷中文言诗文所占分值也明显增加,文言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文言诗文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除了教学方法陈旧呆板外,根本原因在于急功近利的应试原则在主宰着教学全程,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显然,这样的现状不加以改变,仅靠文言诗文“量”的增加是难于获得理想效果的,更无法实现教改的目标。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诗文教学也应该引进“源头活水”,才能展示独特的魅力,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诗文所占分值明显增加,新近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诗文所占分量也明显加大,可见我国教育界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对文言文教学给以足够的重视,本不容置疑,但有一种观点却认为,中学生学习母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准确使用现代语文的能力,过多地在文言文教学上用力,似乎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这种观点若被更多的人接受,将会造成语文教学很大的缺失。笔者认为,文言诗文的教学,不能仅仅以教给学生阅读理解文言诗文的有关知识为目的,更应该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在更深远的层面上重新认识文言诗文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文言诗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做好这些内容的教学工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除去掌握文言诗文的字面意义外,还要准确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与处事方式,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古代文化修养,设身处地地从古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文言诗文的学习中,只要做到时时留意,深入探究,勤学善问,就一定能逐渐提高阅读文言诗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5):33-34
本课题从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就当前以知识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不足而提出课内文言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所谓课内文言阅读即为基于部编教材的课内古诗文的阅读教学;所谓课外阅读即为基于课内古诗文内容相结合的课外阅读拓展。此教学模式以达到对古诗文的深刻和精准的理解,争取把古诗文教学价值最大化,正确定位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中,老师们重视学生在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方面的积累,同时注重"留""删""补""调""换"等翻译方法的传授,至于语境,老师们虽会提及,但要么轻描淡写,要么语焉不详,学生的语境意识相对也比较淡薄。在翻译句子时,学生有时虽然调动了文言积累、运用了翻译方法,但还是免不了失分。为了化解这种失分的尴尬,提高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效率,笔者认为特别有必要在备考过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的偏差初中语文文言诗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学生理解浅显的文言诗文基本内容为基础,了解我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明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