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梅庵忆语》系冒襄为追忆亡妾董白而做,从标题的"忆语"二字便可知其有悼亡之意。事实上,此文不仅在当时便颇有影响,甚而有开一代文体之先河的独特地位。由于受晚明主情思想的陶染,以及晚明小品文风格的影响,《影梅庵忆语》无论是内容上还是风格上,都为悼亡文学另开一属类,而成为后来诸"忆语体"作品之滥觞。本文拟从中国古代的悼亡文学传统以及晚明小品文的风格影响这两个方面,来分别探究以《影梅庵忆语》为代表的忆语体文学之成因。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第4期刊发李如燕老师的文章,认为《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是指凌晨。对此,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我们知道,探究词语的义项,最基本的便是结合时代,拿它和同一时期其他文章中的相同词语进行比较。如果作者不止一次用过此词,探究起来则更为方便。《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其中"更定"一词在《陶庵梦忆》中共出现了5次,除《湖心亭看雪》外,还出现在《闵老子茶》《炉峰月》《虎丘中秋夜》《过剑门》四篇文章中。引《炉峰月》部分原文: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采取了"文包诗"的形式,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文章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简要介绍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作的背景和缘由。明白  相似文献   

4.
征稿     
<正>本刊2014年新增《记.忆》《微话教育》《教学叙事》等栏目,现面向广大读者征稿。《记忆》:你一定有难忘的教育生活记忆,期待你来稿,展示、分享你教育旅程中的美好和感动,需照片一张及三四百字。愿你的记忆,也予大家启示。《微话教育》:"做"平台也有大力量。欢迎来稿点评教育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成君忆的一部管理学著作《水煮三国》把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智慧延伸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箍水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唐锼《琐忆》两个问题:一、《琐忆》结构是否紊乱;二、《琐忆》所记七次谈话内容该如何概括。  相似文献   

7.
<正>古诗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作为突破口,以熟知意象为突破点。下面,试将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学们备考之用。一、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相当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比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又如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  相似文献   

8.
正学前调研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好学前调研,就是为了找准教学的起点,发现学生的疑点和难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以便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实效。下面就以《忆读书》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收获与体会。投石问路——学前调研寻找学生认知起点《忆读书》中作者冰心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经历以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告诉孩子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将《忆读书》一课的主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心奶奶读书的经历。(2)把握文章要  相似文献   

9.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担任毛泽东的英文教师,是中国著名外交家,著有《我与乔冠华》《那随风飘去的岁月》《风雨情——忆父亲、忆主席、忆冠华》《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等著作。章含之是如何对待高考志愿的呢?。  相似文献   

10.
青陵台《白头吟》:"古来得意不相负, 只今惟见青陵台。"据《搜神记》记载,战国 时宋康王强占韩凭的妻子何氏,并令韩凭 去筑青陵台。后来韩凭自杀,何氏参加葬礼 时跳入墓中而死。宋康王将韩凭夫妇分葬 在青陵台的两侧。一年后,两墓前各生一 树,枝条相连。 相如台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 蕤》:"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相如台为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英语》2013,(5):2+97
(本刊讯通讯员远航)2012年12月30日上午,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学生英语》杂志社和"湖北忆思威"文教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做文明师生创礼仪武汉"忆思威"杯我的一句双语心里话大赛颁奖典礼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共青团中央网络文明爱心大使、湖北素质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中师范  相似文献   

12.
开卷     
<正>《感时忧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拓荒者"夏志清忆往追昔之散文集。书中以款款深情、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想回忆作者的求学之路,以及与众多文人的因缘际会,描绘了独特时代下的文人群像,更彰显了中国文学中"感时忧国"的伟大传统。作者在文学上的主张,已收入《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古典小说》两书。此外有两篇名文,颇见他的独立见解,多已收入本书。在《人的文学》中,作者写道:"我认  相似文献   

13.
侯方域分别以"壮悔堂"和"四忆堂"命名他的文集和诗集,有其深刻寓意。但对于"悔"与"忆"的真正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并没有十分确切的文字说明,而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解读侯方域的作品和评定他的名节至关重要。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成为后代研究者的兴趣所在。虽然前代研究者做了不少努力,但主要着力于侯方域名节的争论,在文本解读方面做的不够。通过对《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的文本解读,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侯方域故居的走访,从多元化的文化视角进行分析,希望为这些问题找到一个更客观、更公正、更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新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增加了许多小栏目、名人语录、资料卡等。《哲学常识》的小栏目包括:议一议想一想忆一忆试一试做一做谈一谈共计77处。可见小栏目在《哲学常识》教材中占了很大分量,已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按小栏目的功能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进行教学,收到了良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英语》2013,(2):2-2
<正>(本刊讯通讯员远航)2012年12月30日上午,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学生英语》杂志社和"湖北忆思威"文教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做文明师生创礼仪武汉"忆思威"杯我的一句双语心里话大赛颁奖典礼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共青团中央网络文明爱心大使、湖北素质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中师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第一首。教学过程一、诗歌引导,聚合内容1援师:波兰音乐家肖邦带着亡国之恨客死他乡让我们深深震撼。大诗人杜甫笔下的"国"与"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垂老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相似文献   

17.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用游记形式写的一篇说理散文。当时,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通判。在这之间,王安石曾在扬州、鄞县等地做官,对北宋王朝的社会弊病,有所了解。他怀抱着“欲与稷、契遐相睎”(《忆昨诗示诸外弟》)的志向,要在政治上干一番事业。在舒州时期,他认真读书,砥砺志节,曾约了一些朋友在一起讲论学问。他的朋友王令在《因忆灊楼读书之乐呈介甫》一诗中说:“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睢鸠”(自注:“时讲《诗》《易》”),就是一证。《游褒禅山记》虽然是用游记的形式写的,但却反映了王安石的思想品格和他的治学态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8.
《词两首》是人教版新选课文,仅就有关问题简答如下,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1.怎样理解《忆江南》这一标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源于民歌。白居易为什么将《望江南》改为《忆江南》?读了作品可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改与不改却大不相同。《忆江南》是一组词,是作者离开杭州任所,居住洛阳时所作,当时词人已是67岁高龄了,自然是“忆”合适。同时“,忆”字突出了中心内容和主题,从“忆”江南到“忆”杭州,到“忆”吴宫,紧扣本题,层次分明。因为白居易的这组词太有名了,从此《忆江南》就被列入词牌名,原先的《望江南》反而渐渐被人…  相似文献   

19.
读完《湖南教育》2013年2月中旬刊"十日谈"——《用生命坚守精神高地》和"深度报道"——《"最美校长"——追忆新化县北渡中心小学校长杨建一》,我被杨建一的英雄事迹震撼了;再读2013年4月上旬刊"十日谈"——《忠诚与担当演奏的英雄交响曲》和"本刊特稿"——《丰碑——杨建一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20.
散文虚构说     
写散文不能虚构.众多书章如是说:——"散文所描写的一般是真实人物,或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之上,进行某些剪裁和加工";"它可追忆一件年代久远的事,也可记述一件刚刚发生的新事";"而作品所描写的景物,都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中山大学出版社:《写作大要》)——"散文,一般写的是真人真事,作者夹叙夹议,抒发自己联想".(秦牧:《散文创作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