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篮     
我最喜欢去奶奶家。奶奶家住在项王故里,房屋古香古色,据说是楚霸王项羽那年代所建,名副其实的古建筑。门前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每天南来北往的船只如同穿梭一般。热闹的码头边有一棵大槐树,据说是项羽所栽。奶奶每天总在大槐树下摆个小茶桌,树上挂着一串串灯笼似的自编自卖的小竹篮。  相似文献   

2.
核桃与棉鞋     
童年时期,我一直住在爷爷家。爷爷家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核桃树。院墙里,温暖的斜阳下,奶奶坐在屋檐下掰土豆芽,爷爷坐在奶奶的身旁,嘴里叼着一个三尺长的旱烟棒,吧唧吧唧地吸着烟。  相似文献   

3.
爱心是天上挂着的太阳,她温暖,纯洁,赤诚。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我出生了,出生在一个有爱的家庭。爱是我撒娇时依偎在爷爷、奶奶怀里的温暖;爱是我生活中爷爷送来的一杯热水,奶奶烧好的冒着阵阵香气的饭菜;爱是我学做事时爷爷絮絮不断的唠叨,听见我哭叫时奶奶声声叫着的心肝宝贝;爱是我犯错时爷爷大声的呵斥,进步后奶奶欣慰的笑脸;爱是我和爷爷、奶奶在我家门前栽种的一棵幼树……  相似文献   

4.
家乡的粥     
<正>从小,我的肠胃很脆弱。奶奶总为我熬各式各样的粥。粥那浓醇诱人的香气,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中,温柔地调养着我的胃,静静地滋润着我的心。时光飞逝,我上初中了,而慈祥和蔼的奶奶也回到了故乡内蒙古。奶奶不在的日子里,为我煮粥的活儿就落到了爷爷身上。然而,我开始挑剔每天清晨的早餐——那一碗温热的粥。我抱怨粥太烫,不满粥太黏稠,嫌弃早餐  相似文献   

5.
鸟之歌     
从小时候起,每当早晨的阳光呼唤我醒来时,在迷迷糊糊、朦朦胧胧之间,我总能格外清晰地听见小鸟的叫声。那清脆的声音就像一条活泼的小溪在我心中流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在鸟儿的歌声中长大。为什么小鸟们总爱光顾我家的阳台?这是我从小一直藏在心中的问题,也是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老头子,你怎么又把塑料袋拿下来了?”奶奶大呼小叫,寻找着爷爷的身影。爷爷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他似乎没听见奶奶的呼唤,依然安详地看着报纸。奶奶终于找到了正津津有味地看报纸的爷爷,便急急忙忙地走到爷爷面前,有点生气地问道:“你怎么又把…  相似文献   

6.
老树     
乡下老家门前有一棵老树,是什么树我就不清楚了.小时候听奶奶提起过,但我忘记了.这棵老树记载了爸爸和姑姑的成长,也记录了我的童年. 以前,在老家附近都住着很多人,彼此都很熟.奶奶和爷爷是退休的工人.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和爷爷在家照顾我,爸爸和妈妈去工作.每次我哭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爷爷就会哄我出去玩.这时我便马上停止哭声.因为我很喜欢坐在爷爷的肩膀上,让爷爷带我去玩.小朋友很多,我和他们差不多年纪,可能比我大的都有,而我总像个大姐姐一样让他们陪着我玩,爬树、围着老树绕圈圈、抓蟋蟀……  相似文献   

7.
打木耳     
下了好几天的雨,今天下午雨停了。奶奶说:“带你们打木耳去”。我一蹦三尺高——“耶!”爷爷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系着一个小钩钩。我和奶奶拿着一个小袋子。来到马路上,我总是抬头往高大的树上望。我发现一棵树上有木耳,爷爷举起竹竿用小钩一钩,木耳就掉下来了。我赶紧上去捡起来,一看木耳湿湿的,软软的,像是吸了很多水,显得有很厚的肉,很好玩。我把它拿在手上玩来玩去,好多都被我玩烂了。奶奶就不叫我提袋子了。我们发现一棵枯树上有很多木耳,爷爷抬着头用竹竿钩,我就在下面捡。我的眼睛很厉害,就是一点小小的木耳,我也能找到捡起来。…  相似文献   

8.
留给明天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每天都要向着太阳前进。"听着,那略带沧桑却又滑稽的声音,我又忍不住笑出了声。循着声音望去,便是一位眼角、嘴角都微微弯起的老人——我的爷爷。我的爷爷今年已八十,可却不像同龄的老人一般瘦弱,用我奶奶常形  相似文献   

9.
天堂之路     
正3年前,爷爷因为心肌梗塞死在了他最最喜爱的那棵梨树下。因为这颗梨树每年的收成正好是夏雨每年的学费。爷爷把这颗梨树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只要有时间就站在梨树下,给梨树除草、施肥、浇水、喷药。每当看到树上结的一个个铃铛似的果实,爷爷脸上就乐开了花。现在,一场疾病又无情地夺去了奶奶的生命,奶奶是夏雨唯一的亲人,守在奶奶灵堂的夏雨欲哭无泪。  相似文献   

10.
酒仙     
我要事先说明,我说的酒仙,是我的朋友。我只有七八岁的时候,在爷爷家的村小学读书。爷爷家住在山上,全村数我爷爷家住得最高,我曾经自豪地跟小伙伴们说:我爷爷家晚上能摸到星星。当然,谁也不信。我第一次见到酒仙,是在一个晚上,他坐在山顶的榆树上。奶奶说,那棵榆树已经有上  相似文献   

11.
于俊杰 《家长》2023,(22):45-46
<正>我的书房充满书香,回荡着书籍给一家人带来的欢声笑语,记录着一家人各自手持一本书静静阅读的情景……应该说,我们家在爷爷那一代就奠定了改变家风的意识和思想基础。谈到家风,还要上溯到奶奶的父亲,这位祖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大夫,家中藏书很多。受家庭影响,奶奶读过很多书。记忆中,童年时奶奶经常背诵《千字文》和《百家姓》给我听。爷爷家境贫穷没读过书,但是能吃苦,头脑灵活,经过勤俭持家日子过得也挺好。父亲说:“爷爷和奶奶结婚后,在奶奶的影响下,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就培养父亲上学读书。上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期间,在全家吃不饱饭的情况下,爷爷依然让父亲继续上学,为的就是改变不识字的家风,并把这一希望都寄托在了父亲身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亲上初中时爷爷病故了,临终前他拉着父亲的手说:“一定要坚持读书,要走出去,不能窝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在橘子上市的时候,我回老家,看望爷爷和奶奶。那个安静的小院子,一切都没有改变,只不过无花果树的叶子都落了,金灿灿地堆在树根上,阳光似乎比往常更灿烂温暖些,奶奶的笑靥,也更像院子里的金灿灿的黄菊花了。奶奶迈着小碎步奔前跑后,为我们张罗着;爷爷依然像往常一样悠闲,眯着眼睛晒太阳,只是有时也和我一样,咳嗽。奶奶拿出几个脏兮兮、皱巴巴,干瘪成一团的小橘子给我和爷爷吃。我不禁愣了一下,奶奶怎么了,橘子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怎么用这种东西来招待人?这时,爸爸笑眯眯地为我剥开干橘子,告诉我那是煨出来的,是农村专…  相似文献   

13.
奶奶     
在这个暑假,每天都可以接到奶奶的电话,她总用充满希望的语调问我:“来吃饭吗?”我总是摇摇头:“不了,妈和我都很忙。”奶奶的语调会一下子灰暗下去。其实妈的确很忙,中午都不能回来做饭,我每天都在吃盒饭,可我并不忙,只是懒得跑一趟罢了。爷爷从未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我只能在银色的素描图里见到他熟悉的笑容。他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是奶奶撑起了这个家,让儿女们都成家立业。我不懂爷爷与奶奶之间的感情,奶奶不喜欢在家里提起爷爷,只记得每年除夕,奶奶都会在爷爷像前摆一盘糖果,然后久久地凝视着爷爷的画像,糖果要等到正月…  相似文献   

14.
爱与"害"     
元旦假期,我和表妹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一大早,奶奶就买好了早点.哇,四个卤鸡蛋,正好一人一个!我俩迫不及待地比着吃起来."爷爷!我还要吃一个!"嘴里的鸡蛋还没吃完,表妹就叫起来.奶奶忙说:"那是留给爷爷的!"表妹根本不管,直嚷:"我就要吃,就要吃!"我来了气,吼道:"爷爷、奶奶每天都给你买零食.有什么好吃的,也都留给了你,你还不知足!"妹妹不依不饶,又使出了她的拿手好戏,使劲地嚎.一瞧这架势,奶奶立刻败下阵来,一边哄着她,一边告饶:"小祖宗啊!不哭啊!鸡蛋给你吃!爷爷不吃了!爷爷不吃了!"再瞧瞧表妹,没半滴眼泪,只有一脸的坏笑.  相似文献   

15.
小绵羊伤心地在路上走着。"小绵羊,你怎么了?"在田里干活的绵羊爷爷微笑着问他。"我把我的宝贝玩具弄丢了。"小绵羊踢着路边的小石子。"这样呀!"绵羊爷爷看了看手中的绳子,然后弯下腰问,"爷爷给你做一架秋千,好不好?""好呀好呀!"小绵羊高兴得跳起来。绵羊爷爷找来一块木板,然后用绳子把木板牢牢在绑在两棵大槐树上。"哇!"小绵羊迫不及待地坐上去,使劲荡起来。小秋千飞得好高呀!小绵羊  相似文献   

16.
曾经,家门前有两棵榉树,奶奶说那是爷爷出生时太公种下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两棵树长得挺拔粗壮,我们兄妹三人伸开手臂才能把它围成圈。"文革"时,因为家里成分高,生产队要刨了两棵树做摇船的橹,三四个壮汉忙活了一天终于倒下了一棵,还有一棵总因树根长得太深不能撼动,眼看天色已晚,只能作罢,那棵树幸免于难。那时,我还小,仰望那树,好高大,如仰望祖父。我蹭蹬几下上了树,坐在树丫上晃动双脚,如同坐在祖父的怀里。  相似文献   

17.
种树     
今年我十岁了,爷爷送给了我一份特殊的礼物:五棵有意义的树。第一棵是红枫。爷爷告诉我:“这种红枫非常名贵,在我和你奶奶的心里,你就像这红枫一样名贵,表示我们很爱你!”  相似文献   

18.
向爷爷学习     
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但从奶奶每天唠叨的话语中,从爸爸质朴的文字中得知了爷爷所经受的苦难,也因而依稀能想象出爷爷的轮廓。"不甘心碌碌无为地生活,可生活偏又逼迫着无为而碌碌,这,便是父亲的一生。”这是爸爸对爷爷一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诱人的胡同     
<正>在大街上行走,常有人问:想看看北京的胡同、四合院,附近哪儿有?许多三轮车载着外国人、外地人在胡同里穿梭,车上人对碧瓦朱檐、雕梁绣户的老北京建筑很是喜欢,不停地拍照。北京的胡同有多少故事,如何沧桑,怎么诱人,我也写不出来。我只能说说我家胡同里的那棵大槐树和大槐树下理发店的阿姨,大槐树高二十多米。夏季里,枝繁叶茂,笼盖百平方米。树干粗壮,需两个成年人才能  相似文献   

20.
枣红时节     
星期天,我无意中往邻居家那棵枣树上一望,见数不清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之中。哦,枣又红了!我慢慢地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自从爷爷去世后,我每周都要去看望奶奶。虽然爸爸几次三番地要把奶奶接到我家来住,但是她始终不肯,她说她离不开那住了一辈子的小屋。路还是那条路,不过今天多了些许香甜。我推开院门进了奶奶的小院,一抬头便看到了那棵粗大的枣树,每当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涛儿,是涛儿吗?”奶奶迎了出来,她大概听到了推门声。她看到我在望着枣树出神,没有打扰我,只是默默地陪我站在树下。良久,她又悄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