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海华  张宝菊 《科教文汇》2008,(31):279-279
新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H.264,目的在于能够比先前的标准,更好地改善编码效率以及误差鲁棒性。为了克服帧内宏块编码带来的大量比特数,H.264对原始输入信号采用空间域的帧内预测方法;帧间编码利用基于块的运动矢量做帧间预测,以减少不同的图像间的时间冗余。熵编码采用基于内容的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和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两种方法。为了减少块边界的块效应和防止累加的编码噪声的传播,H.264采用了去块效应滤波器。  相似文献   

2.
H.264是基于块的视频压缩标准,在图像的预测、补偿、变换、量化等过程中会导致方块效应的产生,为此H.264标准中引入了环路去块滤波器提高图像编码质量和效率。宏块级帧场自适应(即MBAFF)是H.264视频标准中引入的新的编码特性之一,将帧场属性线粒度提升至宏块级别,大大提高编码质量和效率,论文对支持MBAFF的去块滤波过程算法深入分析,优化判断逻辑,提出了一种高性能并支持MBAFF的滤波器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提高H.264/AVC编码效率为目的,针对H.264/AVC编码中计算复杂度高的帧间模式选择过程,提出了一种帧间预测模式的快速选择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图像序列相邻宏块间编码模式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相邻宏块的编码模式来预测当前宏块的编码模式,再通过某种机制来确定预测模式是否可取,这样就能够快速的选择宏块的编码模式。实验表明,该算法同标准遍历算法相比,在编码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编码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阐述了H.264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先进的帧内、帧间预测编码、类DCT整型变换、统一的熵编码等,并展望了H.264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图像和视频压缩的热点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H.264/AVC视频编解码标准中,帧内预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分析研究了H.264/AVC中的帧内预测过程以及目前帧内预测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H.264的编码特性,选择了编码代价最小的帧间编码模式,通过改变搜索范围来优化多帧运动估计。实验结果验证,该编码算法可以平均节省H.264编码时间的30%。  相似文献   

7.
针对H.264帧内模式选择的高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快速帧内预测算法:首先快速求出块的纹理方向,然后结合时空域相关性指标共同求出较佳的帧内模式方向。这种帧内快速算法降低了50%以上的时间复杂度,而视频质量没有明显的下降,码率的增长也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8.
硬件实现的H.264视频编码器中,合理规划SRAM以暂存Mv及参考区域像素,提前预测下一编码宏块参考区域位置并预取像素数据,协调不同帧间预测模块对数据的存取并为之快速提供数据,能有效提高编码器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9.
沈少华 《今日科苑》2008,(4):195-196
基于IP的远程视频系统,由于受到广域网带宽的限制,必须要有更高的压缩比,良好的网络适应性和内在的抗丢包能力、抗误码机制的视频编码压缩技术,而H.264正是满足这一些功能的技术,这里要阐述H.264视频编码压缩的技术以及H.264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H.264帧内预测算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帧内预测是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显著提高压缩比率,但是大大提高了计算复杂度,很难运用到实时传输中,因此,如何提高运算速率是改进算法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模式选择算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较大地提高了帧内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11.
在视频编码过程中,为了消除图像的块效应,视频编码标准H.264中采用了去块效应滤波算法.但是没有考虑到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之间的相关性,在HEVC中提出了基于块与四叉树的环路滤波算法。该算法用于去块效应滤波。文章提出一种最优对称性的快速自适应环路滤波算法,保证重建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12.
马磊  杨欢 《大众科技》2011,(2):58-59
文章提出了一种H.264视频编码芯片帧间预测的硬件实现方案,重点对整像素预测(IME)模块的架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主要相关的帧间数据调度模块(Inter_config)和预测选择模块(PS)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JPEG 2000与传统JPEG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放弃了JPEG所采用的以离散馀弦转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为主的区块编码方式,而改采以小波转换(Wavelet transform)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式.H.264则是当前最新的视频编码技术,它的帧内编码引入了很多新的技术,这使它的帧内编码效率远远高于以往的编码标准.为了定量比较H.264和JPEG2000对静态图像压缩性能的差异,本文用灰度图像进行了测试.实验数据表明:H.264帧内编码的效率比JPEG2000要高,但复杂度却高于JPEG2000,而JPEG2000的感兴趣区域编码特性也是其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H.264是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基于H.264视频编码的多宏块多参考帧快速搜索算法可用于各种不同的基于块的运动搜索算法之上,有效地提高了运动搜索速度。  相似文献   

15.
在H.264/AVC标准中的帧间预测阶段,根据1/4像素精度运动估计过程,将分割块的最佳匹配位置与二进制信息相互映射,通过修改分割块的最佳匹配位置实现信息隐藏。在解码端通过判断当前块的最佳匹配块,进行信息提取。隐藏过程中只对最佳匹配位置修改1/4像素距离,对视频质量影响较小。实验结果表明此信息隐藏方式,对视频性能产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HEVC)是JCT—VT正在规划中的视频编码标准,主要面向高清电视(HDTV)以及视频编解码系统。文章首先从HEVC基本结构出发,较全面地介绍了HEVC在帧内和帧间预测估计、正交变换、滤波补偿以及熵编码方面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HEVC当前的研究热点及其最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叶萄  任矾 《科技广场》2013,(8):43-45
H.264又称做MPEG-4 Part 1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o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简称ITU)共同提出的继MPEG4之后的视频压缩格式。同以往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H.264编码性能提高了约33%。H.264的压缩率大概是现有的MPEG-4 ASP(MPEG-4高级简易版本)的两倍,视频图像的清晰程度也更高。在低于1Mbit/s的速率下,H.264标准能够达到DVD的成像质量,适于不同的网络视频传输。江西省政务网高清视频系统的骨干设备RADVISION MCU和SONY XG80都是H.264的应用目标,政务网高清系统是基于H.264视频编码技术的视频系统。  相似文献   

18.
H264算术熵编码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姝  齐开悦  陈剑波 《内江科技》2007,28(1):57-57,59
H264相对于以前基于块运动补偿的混合视频编码技术的一个重要进步在于引入算术编码.算术编码作为熵编码的一种,具有非常优良的编码性能.本文首先介绍H264的算术编码方案,然后以一阶Markov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该方案的冗余,最后对其性能作一总结,即对最小概率符号出现概率在[1/2,1/64]的输入二进制码流,输出码流冗余的取值范围为[0.02,0.05].  相似文献   

19.
基于ADSP-BF561的智能视频分析前端,针对BF561的双核特性采用了双核应用模式设计并实现了视频数据的采集、智能视频分析和视频H.264编码的并行工作以及压缩码流的传输。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有效地检测物体的入侵和丢失,同时进行视频帧数据的H.264编码与转发。  相似文献   

20.
H.264/AVC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该标准的残差数据熵编码方案采用了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CAVLC与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阐述了两种熵编码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相应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图像质量下,CABAC熵编码计算复杂度较高,但较CAVLC熵编码有较大幅度的编码增益,可节约6%-12%的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