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与哲学的现代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批判是人类主体性认识的起点与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传统哲学的批判性的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非科学性等局限,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哲学批判精神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科学合理的批判精神,从而实现了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在对近代哲学思维范式的扬弃中,现代哲学思维范式凸显出两大典型代表,即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二者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上具有“家族相似”性,但马克思哲学从“现实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展开对传统哲学和现实世界的批判,与现代西方哲学相比,更加具有彻底性、科学性和颠覆性.随后的后现代哲学虽然在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绝对主义的口号中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维度,但其“批判”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离,仍然没有克服其先天的不足.关注和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维范式,通过剖析马克思哲学对近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批判、超越及对话,揭示马克思现代哲学思维范式的历史原像.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哲学作为一种批判性理论,继承了现代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因素,并把相对主义推向了极端。后现代哲学在相对主义方法论的指引下,存在着走向虚无主义的危险,但同时也有积极的方面。后现代哲学的出路如何?关键在于它能否克服相对主义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表演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提出以一种新的发展式表演方法论取代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范式,其目的是使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关注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维特根斯坦思想是表演心理学产生的主要哲学源流,它对心理哲学中的科学主义、传统哲学的批判及其实践哲学、治疗哲学的思想都对表演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客观辨证地述评了后现代返魅哲学世界观关于宇宙物质实在深层有机差异的新见解,初步提出和运用特异物质自然力的概念来批判后现代返魅哲学世界观模糊意识概念、夸大偶然性和可能性及拒斥或淡化矛盾斗争普遍性的理论错误,并历史唯物地扼要探析了后现代返魅哲学社会历史观关于后现代“三大关系”、社会总体转向和现代性的继承诸问题的一系列观点之是非得失,旨在体现出真正的马克思学派在当代应坚持的理论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现代意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理论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合之处,尤其是在问题意识上有相通性,然而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就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只能说明马克思具有一种独特的后现代视野。无论是在解构和批判"现代性"的根本方式和根本态度上,还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上,二者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与新儒学、现代化及马克思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薇 《教学与研究》2000,(11):54-58
后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主义负面效应的批判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现代新儒学之间具有某种契合性和相异性;在后现代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某种挑战性;马克思哲学活跃在后现代语境中,后现代意蕴也包含在马克思哲学中.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哲学自然观认为,当今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应归咎于现代性,是机械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造成的恶果。通过批判现代哲学的自然观,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观,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物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有机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构成论、生命价值高于岩石价值的整体论。后现代哲学自然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但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矛盾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全面地探讨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而是从费尔巴哈对传统宗教、特别是对基督教之批判出发,意在阐明: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开启了建构新型宗教理论的反思,他将哲学视为宗教,将两者建立在同一的、人本学的基础之上,系统地阐发了一种无神论的宗教理念,凸显了宗教之旨趣在其本质上是"为了人"的。"为了人",这正是现代宗教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哲学有四大特点;机械论,还原论,主客二分论,膨胀的理性主义。玻姆的哲学具有浓厚的后现代精神,属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玻姆用他的整体论(有机论)批判并取代近代哲学的机械论,用他的“意义理论”和“体-意”批判并取代近现代哲学的还原论,提出“隐卷序”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主客对立,建立合理的理性主义以超越膨胀的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11.
法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是在经验所激发的符号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中进行的。最早播下法国语用思想种子的是洛克和笛卡尔。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对波尔———罗亚尔语法的创立 ,具有直接的启迪作用。孔狄亚克对波尔———罗亚尔语言过分强调逻辑作用、忽略修辞的语用和词序以至排斥主体性进行了批判 ,在继承洛克感觉经验论基础上 ,创立了感觉经验主义语言哲学。布列阿尔在深受洛克、孔狄亚克、索绪尔思想影响的语言哲学背景下 ,试图“对语言变化的原因做个体心理学的解释”。在他的启示下 ,包括鲍汗和本维尼斯特等在内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 ,将心理的、社会的、功能的因素引入语言本质和言语行为的分析 ,改变以往对意义与思想间关系的关注 ,转向对意义与行为间关系的研究 ,形成了法国对整个语用思想具有重大贡献的对话分析理论。语用思维在法国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其实质是"真正的生活理论"、"真正的生活哲学"。对中国化马克思哲学形态的研究应该加强对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中国化研究,在与中国传统生活哲学结合、以解决重大现实生活问题为依据、以生活批判为手段等途径中,建构中国化马克思生活哲学。同时,以马克思生活哲学指导中国的现实生活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行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题 ,但毛泽东知行思想又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毛泽东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并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机结合 ,形成了其独特的知行思想  相似文献   

14.
叔本华和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分别代表着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开端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完成,他们对康德的批判哲学中的不同点的强调,标志着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的开始。因此,理解他们的对康德哲学的不同的批判和继承对于理解传统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和由传统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的转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是中国文明的瑰宝,是中国哲学在医学临床的应用。中医学在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其中整体观念是中医哲学的指导思想。而西方后现代哲学中,后现代有机整体哲学对西方现代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整体观念和后现代有机整体哲学之间有一些相通之处。但由于二者产生年代、产生背景及民族思维特点的不同,又有许多差别。本文将比较中医整体观念与后现代有机整体哲学,分析二者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在20世纪发生根本转向,其中,后现代哲学渐趋主流.尼采,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非理性主义者.比较后现代哲学的特征和尼采哲学中对现代性的批判,可以发现尼采思想是后现代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转向与当代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之间正在出现一种引人注目的理论趋同 :现代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精神都走向了科学的经验实证 ,现代西方哲学的中立主义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精神都体现了对取其中道原则的认同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正义精神都是对哲学的社会学维度的肯定 ,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与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批判精神都把对语言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批判提到了议事日程。这种二者之间的理论趋同不仅验证了人类哲学的普遍规定性 ,而且也使在二者之间展开积极的对话成为可能 ;而这种对话最终必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创新和理论繁荣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坚持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和批判的关系,永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为历史背景,以批判否定近现代主流文化为基本特征的理论,是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它对西方传统和现代哲学的缺陷的揭露和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片面夸大认识的相对性,否定一切真理性认识的存在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论后现代哲学的反本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本质主义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并在17世纪得到发展,但因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而受到忽视,20世纪初采取了新的形式才获得极大发展。当代的反本质主义思潮主要由后现代哲学推动,与以往的反本质主义不同,后现代哲学的反本质主义持一种极端激进的立场,主要表现在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罗蒂等人的著述言说中。虽然他们的切入点和阐述的重点不同,但都主张消解本质,强调异质性、多元性和个体性,方法论上大多从语言学的话语解构展开“拒斥本质主义”的批判工作。后现代哲学的反本质主义一些观点和剖析视角还是很富有启发性的,但由于其自身理论充满了自相矛盾,因而不仅招致各方面的抨击,也导致他们的理论走向死胡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