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枣庄市2010年组织的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的监考工作.在监考中发现,12个考题中,有10个都用到胶头滴管,绝大部分考生在胶头滴管使用上,操作不是很规范,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有的是一个学校的考生都发生了类似的错误,反应出个别老师在使用胶头滴管的时候,也出现了差错.常见的错误有:1.夹持的操作不规范;2.吸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教学仪器中的634号和中学化学教学仪器中的6273号都是胶头滴管,实验中经常使用,在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和绝大多数学生使用时不规范,经常出现如图1-(a)所示的不正确操作情况。使用滴管时必须注意用无名指和中指夹住滴管,将它悬空地...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按课本上的装置实验 ,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 ,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 ,甚至可能将溶液倒出 ,造成实验的失败或误差。为了克服上述不足 ,可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塞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 ,并擦去滴管口附着的溶液后 ,小心地将带有橡皮头滴管的橡皮塞插入锥形瓶口中 (不要碰撞乳胶头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左盘内称量 ,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不取 ) ,将滴管内的溶液滴入锥形瓶内 ,生成蓝色沉淀 ,再将锥形瓶…  相似文献   

4.
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仪器,但化学实验使用的玻璃管主要是弯曲玻璃管,这些弯曲玻璃管需要用直玻璃管制作。同时,我们在实验中还经常使用尖嘴玻璃导管、胶头滴管及药匙等,这些实验仪器也可用直玻璃管来制作。下面笔者谈一谈在教学过程中用玻璃管制作实验仪器的方法。一、弯曲玻璃管的制作1.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自然握住玻璃管的两端,使玻璃管平行于桌面、移至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弯曲点,匀速转动玻璃管,且左右移动,两手用力均匀。待玻璃管软化后弯曲时,两手应向中间略推,以避免玻璃管的弯曲点  相似文献   

5.
上好实验基本操作课,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在实验教学中强化了“示范~讲解~练习一总结~验收”五程序,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一、示范教师的规范化演示操作是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给学生很深的印象,对学生起着潜在的楷模作用。因此在实验操作时,应一丝不苟,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例如,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剂时,要注意不能把病管伸入试管里或接触试管内壁;握持滴管时,应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管以保证稳定,用大姆指和食指挤压胶管头控制试剂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中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时,常使用胶头滴管。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人教版)中第95页这样介绍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三指法”,该方法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操作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相当大难度。因为该操作方法中的拇指、食指、中指均用力于胶头,而胶头具有弹性,由于学生在操作中用力不匀而牵动滴管使滴管下口位置移动,若将试剂滴入试管中时常将试剂滴入持试管的手上或碰着试管管壁,对试剂造成一定的污染。笔者建议采用“四指法”(如图2)。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掌心向…  相似文献   

7.
一、改进的原因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63页"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内容是用水与酒精混合来证明微粒间有空隙,该实验设计是取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用胶头滴管往玻璃管内分别滴加水和酒精并注满,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来回颠倒数次,观察液面的变化。实际教学中发现该实验存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滴管的橡胶乳头极易被腐蚀烂掉。我经过观察和为析,认为问题出在学生手拿滴管的方法上。绝大部分学生手拿滴管的方法是:大拇指、食指捏住胶头(教材上也是这样示范)或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往胶头。尽管教师提醒和要求学生在使用滴管时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以防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但是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当思想集中在看左手试管里的反应现象时,右手的滴管就不自觉地倒置了(见图一)。如果采用如下拿法: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清管的胶头,同的,中指头的正面亏无ste头…  相似文献   

9.
胶头滴管结构小巧,操作方便。它不仅是化学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态试剂的基本工具,捏挤滴管乳胶头同样也能很方便地吸入或排出气体。使用滴管乳胶头来观察和开展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胶头滴管在气体操作技巧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头滴管体积小巧,拆卸和进一步加工都十分方便,是中学开展微型实验的好材料。它不仅可用于液态试剂的简单吸取和滴加,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微型实验中,捏挤滴管胶头也可以吸入或排出气体。根据气体的不同性质灵活操作和使用滴管,能使它发挥反应器、集气瓶、导气管、干燥管或玻璃搅棒等器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问题]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学习完氨气的化学性质后,对氨气喷泉实验胶头滴管中水的作用发生了兴趣,如图1所示[1]:经过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没有挤压胶头滴管时打开止气夹也没有喷泉产生,挤压胶头滴管时水进入烧瓶后溶解了氨气而产生了负压,这时打开止气夹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烧杯中的水压人烧瓶,玻璃管中空气也被吸入了烧瓶,使水与烧瓶中没有溶解完的氨气冲破了空气的阻隔作用直接接触,才能形成连续的喷泉,为此他们打算进行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12.
白烟喷泉——一个有趣的热力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烟也能做喷泉 ,是否感到很奇怪 ,不妨可看下面实验。一、装置氨气装在一个小圆底烧瓶里 ,用一个合适的带有玻璃导管和胶头滴管的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氯化氢装在一个 5 0 0 m L 的锥形瓶中 ,也用一个合适的装有玻璃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 ,用橡皮管将两个导管相连。这样就装置成了所需的实验仪器。注 :氨气可通过浓氨水与 N a OH固体反应制取 ,氯化氢可通过浓 H2 SO4与固体 Na OH反应来制取。二、操作用手慢慢挤压装满水的胶头滴管 ,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松开胶头 ,几秒钟后 ,HCl气体开始进入烧瓶 ,喷出白烟。实验时应注意氯化氢气…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二化学课本(必修加选修)第89页的[4-10]实验,“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吸收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复习要求1.能够识别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托盘天平、蒸发皿、集气瓶等仪器。  相似文献   

15.
氨和氯化氢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安徽省广德县横山高级职业中学(242200)刘勇操作:取一试管直立,用长、细玻璃管移取少量浓氨水插到试管底部,放开上面手指,使溶液流到试管底,小心取出玻璃管,然后将一吸有少量浓盐酸的胶头滴管插人试管(所选滴管最好能卡在试管...  相似文献   

16.
李雄记 《化学教学》1999,(12):13-13
滴管胶头在化学实验中除了作玻璃滴管的配件外,似乎别无它用,其实,只要稍加处理,它至少还有下述三种重要用途.1.用于连接管径悬殊的二根玻璃导管在化学实验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用普通的乳胶管连接装置中二根管径悬殊的玻管时,总是顾此失彼:乳胶管若适合小玻管,便套不进大玻管,若适合大玻管,套进小玻管又显得太松而漏气.用一个按图1的虚线剪去顶部的滴管胶头来连接便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见图2).2.作为蒸馏装置的温度计接头给蒸馏瓶装配温度计,通常的做法是在选定的胶塞上打一个适合温度计外径的圆孔,然后插入…  相似文献   

17.
胶头滴管结构小巧,操作方便.它不仅是化学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态试剂的基本工具,捏挤滴管乳胶头同样也能很方便地吸入或排出气体.使用滴管乳胶头来观察和开展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1 加热碱式碳酸铜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 ,本人对此演示实验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所需仪器少 ,耗药少 ,时间短 ,操作简单 ,且实验现象明显、集中 ,教师也可以拿着三叉管走到学生面前 ,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 ,获得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 ,其效果较为明显、直观。1 1 取一支洁净干燥的三叉管 ,用钥匙取少许绿色碱式碳酸铜粉末平铺于三叉管底部。1 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滴在其中一支管的内壁 ,转动此支管 ,使澄清的石灰水均匀附在支管内壁。1 3 用试管夹夹持另一支管 ,并保持此支管在上 ,内附石灰…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课本70面图4-2,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要用课本装置,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甚至可能使溶液倒出,造成实验的失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赛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且擦去滴管口附近的溶液后,小心地将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中(不要撞乳胶头)。将锥形瓶放到天平左盘内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不取),…  相似文献   

20.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实验4-8: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得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