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马德 《知识窗》2014,(3):8-8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在放纵和坚守那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相似文献   

2.
AD是什么病?     
《科学生活》2010,(10):37-39
恩斯特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德国老人,中等个头,满头灰发,看上去不年轻,但好像也不老。一个月前,他由于一次车祸住进了法兰克福大学医院。但至今他还是想不起自己为什么住进了这家医院。至于车祸什么时候发生的,怎么发生的,他竟一无所知。当医生问他,什么时候发生的车祸,他说在去年。去年是哪一年?他回答:1901年。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你让小莫用三个词来形容一下生命是什么。他一定会用这三个词:孤独、忧伤和黑暗。"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呢?"小莫有时候会这样问自己。一定不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就知道和同学在一起追打嬉闹。"那时候真幼稚。"这是小莫对小学时候的自己的评价。但是他口中的  相似文献   

4.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现代语言哲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探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正处在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语言在其中产生了什么意义。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薛小玲 《知识窗》2010,(1):60-60
闲暇的时候在想.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虚伪起来的呢? 一个人不谙世事的时候应该是不懂得虚伪的。比如一个小小的孩童.若是他手里拿着一个好吃的东西.你在边上逗他说也想吃点儿.他第一反应大多是马上全部塞到嘴里或是“嗖”地把手背到背后.藏在一个自以为别人看不到的安全地方,这时候他的反应是本能的。  相似文献   

6.
小华 《知识窗》2008,(7):11-11
爱·罗塞尼奥是第七届国际马拉松赛冠军。当他从领奖台上走下来的时候,有记者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到最后,跑在最前面?他想了想,就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握手     
俄罗斯深冬的一个夜晚,天气异常寒冷,圣彼得堡的一条小小街道的拐角处,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斜卧在墙根下.他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会离开,谁也不知道.来来往往的行人从他面前经过,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墙根下的他.他的存在只是这个繁华热闹城市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而已.  相似文献   

8.
爱·罗塞尼奥是第七届国际马拉松赛冠军.当他从领奖台上走下来的时候,有记者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到最后,跑在最前面?他想了想,就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发展史上,从没有人像弗里茨·哈伯这样充满争议.无论是他在世的时候,还是长眠地下很久以后,对于他的各种争论都从未停止过.赞扬他的人,称他为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天使;而诅咒他的人却说,他是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的魔鬼.他到底做过些什么,又给后人留下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男人,他除了摆弄自己的哲学之外,没有魄力和男子汉的气概。恋爱的时候,我以为他是故意讨好我,什么事情都依着我。可是结婚之后,他依然那样,我终于明白了,离婚将是我最好的归宿。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在《审判官》中写道: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吧,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呢?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12.
脏是一种生理反应从公园经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小的孩子在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的看护下在草坪上游戏玩耍。世界对小孩来说是新奇的,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什么都想咬一咬。当小孩把从地上捡起来的东西往嘴里放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听到家长发出惊慌的叫声:别动,脏!而孩子则会一脸茫然地停止自己的动作,因为他并不明白  相似文献   

13.
泰戈尔在《审判官》中写道:"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吧,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呢?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14.
月方 《知识窗》2011,(9):8-9
听说宋小佳患厌食症的事情后,高德艳羡不已。他想,什么时候厌食症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头上就好了。食堂里,他一边吃饭一边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什么也吃不下,瘦成一根竹竿,然后挤公共汽车方便多了,买衣服也省料多了……  相似文献   

15.
顾智恺 《知识窗》2014,(17):52-53
巴西当代作家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中说:“天命就是一个总梦想着去实现的事情。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知道他自己的天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从事贸易工作的王呈惠,学的是企业管理,然而他却觉得“管理”并不是一个扎实技能。传统观念使他深信这样的说法:人到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门好手艺!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活下去的动力在于什么?是信仰。物质性的东西,各种房屋、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重建固然重要、固然紧迫,但一个人精神的重建才是一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诚实公平,正面光明"——高潮博士很喜欢这八个字。这是他为人处事的理念,也是华尚的企训。听起来似乎有些堂皇,但高潮就是这样近乎天真地认为着。不管到什么时候,他的身上都充满正能量,推着自己前行,也感染着整个华尚。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命带"自然",逃不掉也躲不开。蒋高明对自然界做了什么?有人说他做减法,在植树造林成风的时候,他去种草;也有人说他做加法,在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散养土鸡。兜了一个圈子下来,我们发现,蒋高明不对自然界做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自然力恢复自然"。  相似文献   

20.
在刚走进七机部的时候,还处在"文革"的动乱之中,各部门领导之间派别明显,相互之间明争暗斗。而程连昌则初来乍到,是个外来者,"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超脱。他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任何派别理念和个人情感因素,作为工程的总调度,他只谈任务工程,只顾如何分配任务,要求什么时间按什么质量标准来完成这项任务,完全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