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探究快乐产生的原因是《社戏》教学的一大难点。我有意识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风筝》拿来让他们对比分析,主要采用学生自由辩论的形式。师:刚才,大家一同分析了鲁迅先生三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文章,现在请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快乐是如何产生的?希望大家结合上述文章畅所欲言。生:我认为快乐的产生主要在于有朋友陪。大家在一起玩,有说有笑,自然就有快乐。如果“迅哥儿”没有朋友陪或者由他母亲或外婆陪着去看戏,他能体会到这样的快乐吗?师:好一个“如果”,这个假设很新鲜,值得我们思考。生:我认为快不快乐,与…  相似文献   

2.
我是他妈妈,我不能让他现在就感到痛苦, 我要让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开心。这是两三年前的事了,每当想起,心里还沉甸甸的。那次我和父亲一起去旅游。一天中午,到了一个山间小镇,我们走进了一家小吃店。  相似文献   

3.
心口的图钉     
现在的我已经很高很美丽,有了份不错的工作,身边还有曼妙的爱情。但我的心总有不快乐的瞬间,在想起吴小天的时候。我太想知道现在的他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是像以前那么调皮,还是保持了伤感的沉默。  相似文献   

4.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湖南教育》2009,(12):62-63
几年前,曾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家长这样认为:“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将来便会拥有一个遗憾的成年,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现在给他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纵使他现在会很辛苦,甚至会恨我,但等他长大之后他就会明白我们做家长的苦心!”我想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似文献   

5.
憨憨的继父     
我十二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到那时,根本找不到关于他对我慈祥仁爱的片断。父亲脾气暴躁又重男轻女,偏偏我们三个都是女孩儿,为此他心有所怨,常常对我们又打又骂。他的残暴让我们本应快乐多彩的童年充满了阴霾,更让我们对他又恨又怕,同时错误地认为“天下父亲一般黑”。父亲走了,留给我们一个一贫如洗的家。羸弱的妈妈无法撑起沉重的家庭负担。为了不再过眼前捉襟见肘的日子,更为了不让我们因贫穷而辍学,妈妈带我们改嫁到了现在的家。继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近两年与别人共同承包着一片近百亩的果园,收入可观。但不知什么原因,他…  相似文献   

6.
那天,一个学生通过周记向我反映,班上的小曾放学后偷偷到学校附近的慈母亭抽烟。对于小曾,我是了解的。刚接触时觉得他顽皮、贪玩,学习不够认真,曾批评过他几次。可是在一篇周记中,他的话让我震撼和惭愧:“也许每个人都觉得我很快乐,因为我看起来总是嘻嘻哈哈的,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快乐,都是假装出来的。我的亲生母亲离开了我,父亲没时间照顾我,我缺少爱,经常感到很孤独……”后来,我在和他的谈话中了解到,他的亲生母亲已和父亲离异,现在的母亲是继母。  相似文献   

7.
1933年,我小学毕业.进了北平崇德中学.当时,有一件事情对我是很重要的.我父亲是教数学的,他发现我在数学方面有一些天赋.1934年夏天,父亲决定请一个人来给我补习,但他不是来补习我的数学.而是给我讲习《孟子》.第二年,我又念了半个夏天,可以把《孟子》从头到尾地背诵出来了.现在想起,这是我父亲做的一件非  相似文献   

8.
子女语录     
《初中生》2013,(16):13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鲁迅《父亲的病》  相似文献   

9.
初三的生活几乎是在学习中度过的,这不禁让我想起童年时那美好的时光,我们虽然年少无知,但起码过得很充实,很快乐。我们有着最真挚最单纯的友谊。  相似文献   

10.
父亲     
大家都听过这首歌吧!“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不知为什么,这首歌让我想起父亲的根根白发和声声叮咛,想起父亲那饱藏深爱、满蓄谅解的双眸,想起父亲的皱纹和累垮的身体,也让我想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全家很高兴,而15000元的学费对于工资仅300元却要养活六口之家的父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父亲还是东挪西借为我凑足了学费,让我去读书,为我架起通往幸福的桥梁。我真的很感激父亲。但父亲却说,自己只尽了父亲的责任。不,我想,父亲做的完全超出了责任,这…  相似文献   

11.
想起童年,我总会想起一座阁楼,想起阁楼上的那双眼睛。那双眼睛是父亲的。那时候,我才6岁。我们全家住在离父亲任教的学校只有一墙之隔的一个小庭院里。因为母亲在离家很远的一家钢厂上班,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少,照顾我们兄弟的担子全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是一个在当地口碑极好的教师,尽管当时他的课不是很多,但他从不轻易把我们带到学校去。“学校是学生读书的地方,小孩子一去就闹喳喳的,像什么话!?”他总是这样说。但他一走,我们兄弟的照看就成问题。记得那时我家庭院附近还有一口终年都溢满了水的井,母亲特别担心我们到井边…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谎话     
我常被父亲的谎话蒙骗,现在一回想起来就心疼。我出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有几年,在川北县城工作的父亲,对造反派无能为力,便躲到乡下与我们一起过清闲的日子。乡下虽没有城里那样乱,但生活很艰苦。母亲对父亲不愿参加派系斗争很理解,对父亲的选择她没有丝毫怨言。那年月,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只能勉强糊口,靠南瓜、野菜、山芋干度日,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父亲买点劣质的白干酒,每天保证一个下酒的鸡蛋。然而父亲却常常对我说他肠胃不好,消化不了,“吃一个鸡蛋就会生病”。于是每天,他都要和我平分着吃。我每天能享受到父亲给我的半个鸡蛋,让同…  相似文献   

13.
每逢临近春节的时候,我就会很自然地想起父亲,想起那一次回家时刻骨铭心的场景。父亲是一个瘸子,走起路来十分困难。他靠修车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车店就开在村口。  相似文献   

14.
刘卫 《家教指南》2003,(12):52-52
我父亲是个轻易许诺的人,但在我的记忆里他几乎没有一次实现过他的诺言。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在我6岁左右,我和邻居三在刻木枪,父亲过来逗我们。父亲在镇政府工作,是村里见过世面的人。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父亲跟我们说起有一种像收音机的玩艺,能看见人在那里面动呢(现在想来应该是电视机)!父亲说着还用手比划着它的大小。一个小孩子的内心太容易满足了。父亲这么一说一比,我们早被勾了魂去,那双眼睛睁得大大的。不知父亲是否当时觉得好玩,很认真地说过几天到县城去买一部给我们过过瘾,那语气很轻松的样子。那时我是多么高兴和得意啊!童年是最…  相似文献   

15.
妖精万能堂     
《当代电大》2006,(6):61-61
快乐的妖精,你好,我是一个高三学生。马上就要高考了,我成绩还可以,但这却成了我的烦恼。因为我的父亲是西安变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现在是高级工程师。他非常希望我也能考入那里,继承他的荣耀,可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我也不喜欢那座城市,我想去南方,可若这样,父亲会不开心。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你能给我出出主意吗?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讲一讲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与焦虑。我已经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现在炒一炒“冷饭”,是考虑到这个题目还是值得讨论,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大学生会有些现实的启示。现在有些同学可能不太喜欢鲁迅,也并不真正了解鲁迅。这不奇怪,年龄较小,少阅历,理解鲁迅会有难度。而且鲁迅的作品和一般流行的作品大不一样。鲁迅不是消闲的,平和的,优雅的,鲁迅是真实的,严峻的,鲁迅不适合作消遣,他总是激发思考,会让人痛苦,但也让人深刻而真实。鲁迅逝世几十年了,他提出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他的问题仍然缠绕着我们。我们讲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无论如何是绕不开鲁迅的。你可以不同意鲁迅的观点,或者不喜欢他,甚至还要批评他,但你不能回避他。鲁迅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始终在观照着我们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读懂父亲     
6月17日,是父亲的节日,他的爱常常深藏心底,像莽莽群山中的矿藏,不易发觉,但却无比坚实,无比珍贵。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的世界,解读父亲。我在一个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  相似文献   

18.
英杰又笑了     
“老师早!”英杰和他的母亲在向我问好。看到他们母子俩脸上的笑容,我感到轻松、愉快,不禁想起了三个月前的事来。 中秋节前夕,英杰的父亲因车祸不幸身亡。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他母亲常常以泪洗面,英杰的性情也改变了许多。以往活泼开朗的他现在则很少与别的小朋友说笑。有时,我有意让他参与一些快乐的游戏,想以  相似文献   

19.
谈到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我想首先允许我回忆一下父亲对我的教育。可以说,我的成长受父亲影响很深,因此,要谈现在同样作为父亲的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自然离不开父亲曾经给过我的教育。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公司小职员。他的一生都很平淡,可以说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用现在的眼光看,他可能不算你们眼里那种成功的男人。但我父亲却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重要的人。他做每一件事,都很投入,仿佛这件事情就应该是他负责一样。我想,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大概就是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吧。您瞧,我不是独自一人来到了中国吗(笑)?所…  相似文献   

20.
沈湘 《班主任之友》2006,(12):61-61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