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新疆农牧区也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难题。由于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就业难,从而引起了一定数量的人才由农牧区流向城市。此外,在哈萨克斯坦"回归"移民政策吸引之下流向了哈萨克斯坦。因此,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问题,也可能成为跨界民族问题的潜在诱因。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新疆农牧区也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难题。由于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就业难,从而造成一定数量的人才由农牧区流向城市;同时,在哈萨克斯坦"回归"移民政策吸引之下,也流向了国外。因此,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与发展,也可能成为跨界民族问题的潜在诱因,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政府的鼓励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哈萨克族牧民逐步从游牧走向了定居.定居改变了哈萨克族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持续增收难、防疫工作难、适应定居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哈萨克族人名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传统的哈萨克族人名与当代中国哈萨克族人名的一些特征解释了时代变迁对哈萨克族人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世居少数民族,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游牧文化。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马上体育运动概况的介绍,探讨和总结哈萨克族马上体育运动的现状和特点,深入研究了哈萨克族马上体育运动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族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跨境民族,中哈两国共同发展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具有自然人文基础,对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从自然资源、人文条件、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提出两国实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合作战略模式及对策措施,对两国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开发哈萨克文化特点的国际旅游产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中哈草原丝绸之路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再添助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新疆哈萨克族民俗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得出哈萨克族民俗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于宗教、婚礼、丧葬、节庆等礼俗活动中;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及生活环境变迁是制约哈萨克族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天山及阿尔泰山区广大哈萨克草原发现的岩画,体现了古代哈萨克族先民们的智慧、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成熟的原始思维。岩画是哈萨克族先民原始思维、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审美观念等方面信息的宝库。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同哈萨克草原长期存在的岩画中的某些内容是有联系的,可以说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就是从这种体现古代哈萨克族先民智慧的岩画艺术等原始思维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在跨国移民的研究中,文化适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文化冲击则是一个分阶段的文化适应过程。在韩国的中国移民中,朝鲜族是一个特殊的族群。朝鲜族和韩国人有着同源的文化和血脉,随着中韩建交他们是最早进入韩国社会的中国移民。语言相通加之文化同源,他们在韩国社会经历着不同于其他移民的文化适应过程。在韩朝鲜族在经历了到韩半岛寻根的期冀,到无法真正融入韩国社会的失意,现在他们开始重新调整自己在韩国社会的定位,文化适应过程正在从危机期走向调整期。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斯坦独立建国以来,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移民政策的法律、法规,显示出该国政府对于国际移民更为明确的管理思路.即为了国家复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引进适应哈萨克斯坦国情的国外移民.对哈萨克斯坦的移民政策调整思路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移民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北疆地区的哈萨克族多以游牧为主,而生活在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从事半农半牧或完全农业生产的较多,他们大多集中于乡村中。以伊犁地区乡村中的哈萨克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伊犁哈萨克族乡村民主改革运动过程的叙述和评价,来反映20世纪50年代新疆社会改革运动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族集中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游牧生产为主的民族.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哈萨克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并推动了哈萨克族牧区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哈萨克族传统生活习惯的变迁将会进一步推动哈萨克族牧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族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本文除谈到哈萨克历史的一般背景外,着重介绍了最近新出版的关于哈萨克历史的俄文新书:《哈萨克斯坦编年史三千年》和《古代和中古时期的欧亚草原的国家与民族》。最后,介绍了克里亚施托尔内的简短生平。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族刺绣是源于游牧生活的民间艺术,是哈萨克族上千年来适应草原游牧生活的产物。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定居工程的推进,哈萨克族刺绣工艺在布料、绣线、工具、图案、技法、品类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族属于突厥语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俄罗斯、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1660万左右.人种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欧罗巴人种及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是混血民族,也就是图兰人种.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乞丐的民族.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人口165万,使用哈萨克语,文字有三种,分别为哈萨克官方使用的西里尔文、阿拉伯文和拉丁文.哈萨克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二战等重大历史中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哈萨克族小说创作在新时期发展迅猛。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转型过程中,哈萨克族的作家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本民族的生存状态,而且紧随着全国小说主流的发展,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揭示出哈萨克族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历的现实感受和困惑,展现出草原民族特有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新疆哈萨克族人口的区域分布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集中状态,哈萨克语的使用范围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新疆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交际中的语码选择情况比较复杂。影响哈萨克族在跨民族交际中语码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语言态度、语言文化背景、语言社会功能、双语教育、经济发展程度、语言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牧区哈萨克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随着其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不仅反映出青年男女的价值观变化,而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哈萨克族社会的巨大变迁。以一个哈萨克族村庄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青年恋爱方式的纵向比较研究,对更好地理解哈萨克族社会的变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付培 《华章》2009,(10)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之根,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浅显分析,透视出哈萨克族丰富的民俗事象和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月革命前,哈萨克斯坦境内没有一所高等学校.哈萨克苏维矣共和国的成立为在农业落后边区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共和国就建立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初步尝试.在当时培养干部问题成为共和国党和政府机关的首要任务.为培养师资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急需人才,哈萨克斯坦人民委员会于1921年在奥伦堡通过关于组建国立哈萨克大学的决议.但由于当时没有具备条件该决议未能实行.其时,本地民族的高等专门人才主要由莫斯科、列宁格勒、鄂本斯克、萨拉托夫等地培养.1924/25学年度,有900多名哈萨克斯坦青年在塔什干的国立土尔克斯坦大学就读.第一批哈萨克国民教育学院1920年在塔什干、奥尔达,阿拉木图、塞米巴拉金斯克、奥伦堡(后迁克兹勒奥尔达)等地创立.这些学院实际是为普通家似培养师资的四年制中等专业水平的学校.1926年6月2日哈萨克斯坦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将塔什干哈萨克国民教者学院改组为哈萨克高等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