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课程改革要求人们在放弃原有课程观、重新建构课程观的基础上,对课程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造。高职课程有自己的改革方式,"一刀切"式的改革不适合高职课程。高职课程改革的外在动力是社会经济需求,内在动力是脱离普通高等教育,自成体系,满足不同需要。高职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价值观念的改变,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过程。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应当关注教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课程观变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成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面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将课程观转变为以促进知识内化为目的的内化课程观,才能保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就业观的变化,高职课程观也应与时俱进,我们要审视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观,确立基于"就业导向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高职课程观,引领高职课程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成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面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将课程观转变为以促进知识内化为目的的内化课程观,才能保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覃宇环 《高教论坛》2011,(8):132-134
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其课程观应该由"传递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课程模块化正是基于培养能力的课程改革方向。文章通过在高职金融专业中实施课程模块化的实践,分析课程模块化的效果,提出课程模块化实施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既是深化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当前,高职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应实现"五个转变",即价值取向从注重筛选向促进发展转变,评价内容从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变,评价标准从学校单一标准向综合化标准转变,评价主体从教师单一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变,评价方式从注重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转变。从高职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来看,"五个转变"切实可行且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构建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性课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红珍 《职教论坛》2006,(14):37-39
近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政策已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接受.把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任务更为紧迫,需要进行模式的根本转变,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怎样把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构建实践性课程模式?拟从课程观、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的定位以及课程的实施等几方面提出一些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实践性课程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的"知识为本"的知识观有着诸多弊端,需要改革.借鉴西方的教育理论,我国教育界正在形成新的知识观,它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变革性、整合性及个体主观体验性.在此影响下,新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它强调课程的发展性、开放性、综合性、多元性,并以此指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笔者以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视野,试图构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发了我国课程与教学概念的重建,导致了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等方面的转向。从课程观的视角,观照当前课程改革中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转变;诠释新课程"三维目标"丰富的课程现转向的内涵,从而认识"三维目标"内在的整体性、全面性、统一性和时代感;揭示"三维目标"与传统教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认清它对于传统教育目标的超越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科学的高职人才培养观是课程改革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从对高职课程改革的人才观、质量观及课程观的基本认识入手,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类型的定位问题,试图厘清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与具体内涵要求以指导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目标不应预先确定,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关于课程的生成性、开放性、反思性等理念,对于具有鲜明职业性和技术应用性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课程设置由"给定"到"生成"的转变,注重课程内容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注重课程实施由"阐释"到"对话"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教学行为与教学观密切相关,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学观的变革。高职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要求促使我们重新认识教学观。进行高职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时,应重点在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学习行为、评价手段等方面深入理解和把握,建立新型的、发展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鲍洁 《职教论坛》2004,(18):9-12
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任务更为紧迫,需要进行模式的根本转变,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课程研究领域的几个方面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6.
胡方 《江苏教育》2014,(11):59-60
<正>2001年6月,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课程价值观由片面发展向全人发展的取向转变,课程文化观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取向转变,课程生态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取向转变,课程内容观向多元的选择取向转变,课程实施观由忠实取向向缔造取向的转变,课程政策观由专治向民主管理的取向转变"。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一改革的实施过程,就是建构新型教  相似文献   

17.
本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的课程实施方式所面临的问题,从课程实施方式与课程观的关系论述了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提出了高职课程改革的途径与措施,论证了课程实施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心内容。首先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变与不变,包括,各类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服务社会是不变的,可变的是以什么方式服务社会;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追求是不变的,可变的是"高素质"的完备性在不同地方、不同层次里、不同时代中的理解是不同的;高职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功能是不变的,但它的这种培养作用是可被替代的。其次是课程改革中的变与不变,包括,课程作为教学载体是确定不变的,可变的只是如何设置课程、课程的结构搭配以及课程的实施方式;每个学校总有自己的课程观这是确定的,可变的是每个学校选择什么样的课程观;课程要进行改革是确定的,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选择是可变的。  相似文献   

19.
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及实施是培养"同"新的整体健康观,依据《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握"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进行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分析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思路、课改设计,以及课改的教学策略,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不仅是学生学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在高技能道路上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重任.针对当前公共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文章从整体知识观出发,从整体上重构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厘清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以期对转变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功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