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合成了既含氢键供体 ,又含氢键受体的强亲水性氢键吸附剂—聚 (N—乙烯基乙酰胺 )。通过测定它对水溶液中单宁的等温吸附线 ,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吸附热ΔHm值 ,证明其吸附机理为氢键吸附。通过测定它对 60 0mgL- 1 以下单宁水溶液的动态吸附性能 ,发现在流速为 3BV/h ,流出液体积为1 0 0BV时 ,单宁的去除率在 90 %以上 ,说明该吸附剂是一种较好的单宁去除剂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既含氢键供体,又含氢键受体的强亲水性氢键吸附剂-聚(N-乙烯基乙酰胺)。通过测定它对水溶液中单宁的等温吸附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吸附热ΔHm值,证明其吸附机理为氢键吸附。通过测定它对600mgL^-1以下单宁水溶液的动态吸附性能,发现在流速为3BV/h,流出液体积为100BV时,单宁的去除率在90%以上,说明该吸附剂是一种较好的单宁去除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合成8种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并用所制备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考察了其对苯蒸汽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吸附剂材料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大小;骨架的有机化将有利于其对苯蒸汽等有机分子的吸附;比表面积较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对苯的吸附性能最好。在结构特点上总结了影响多孔材料吸附性能的众多因素,为作业场中苯的吸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优良吸附制冷工质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乙醇和 13x分子筛、硅胶、活性炭以及自制吸附剂NA、NB组成的吸附工质对的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 .用高真空重量法测取了自制吸附剂NA和NB的吸附等温线 ;用热分析法对吸附剂的脱附性能进行了分析 ;在吸附制冷循环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吸附工质对的制冷性能参数 .结果表明 :①自制吸附剂NA对水的最大吸附量高达 0 .7kg/kg ;自制吸附剂NB对乙醇的最大吸附量达0 .6 8kg/kg ,是活性炭对乙醇吸附量的 3倍 ;②NA 水工质对的制冷量是 92 2kJ/kg ,NB 乙醇工质对的制冷量是活性炭甲醇的 2 .4倍 ;③NA 水和NB 乙醇是环境友好型、无公害的吸附工质对 ,可替代活性炭甲醇工质对用于以低温热源驱动的吸附制冷系统 .  相似文献   

5.
文章合成了具有氢键受体的树脂一大孔交联聚(对硝基苯乙烯),研究了该树脂在环己烷中对含有氢键供体的酚类物质的氢键吸附,进一步证明和完善了氢键吸附理论.  相似文献   

6.
载铁改性沸石吸附剂去除含氟水中氟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三氯化铁改性的沸石在水中的除氟性能.对使用条件及除氟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洗脱、再生后的吸附荆进行吸附柱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含氟水中的氟具有吸附容量高、速度快、选择性高、易洗脱再生的特性.多次洗脱再生后的吸附剂可重复使用,吸附剂性能稳定,吸附剂机械强度高.该吸附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6.57mg(F^-)/g(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苯甲酸为模板分子,1,4-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分别以α-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了苯甲酸具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用α-甲基丙烯酸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苯甲酸的氢键作用力和结合能力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8.
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宽竹材剩余物的开发应用新途径。以竹屑为原料,柠檬酸为改性剂,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剂,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对象,考察了pH、时间、吸附剂投量及吸附温度等对吸附剂吸附MB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增大,吸附剂对MB的吸附量增大,pH在5-9间变动,吸附剂对MB吸附量变化不大;染料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增加,吸附剂对MB吸附能力增强;在吸附120min,吸附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在25℃、35℃、45℃时,吸附剂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6.38 mg/g、121.95 mg/g和125mg/g;竹屑吸附剂对MB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9.
将磁性Fe_3O_4和聚吡咯(PPy)与累托石(REC)复合,制备累托石负载聚吡咯复合材料,以其为吸附剂,对水中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XRD、TEM和SEM表征显示Fe_3O_4和PPy附着在REC片层上导致REC片层结构被插层或剥离。对NO_3~-的吸附实验表明,Fe_3O_4和PPy的引入对复合材料的吸附能力有很大提高;PPy分子中的季铵阳离子可以增强对硝酸根阴离子的静电引力;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REC、REC-PPy和REC-Fe_3O_4-PPy3种吸附剂的最大单层NO_3~-吸附量分别为74.07、117.1和137.9 mg/g;其中累托石负载聚吡咯复合材料吸附效果显著,而且可以磁性分离回收,有可能解决由硝酸根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秸秆活性炭、聚乙烯醇(PVA)和九水合硝酸铁为原料,成功制备了活性炭负载氢氧化铁复合吸附材料(活性炭负载(Fe(OH)_3),以XRD、SEM等表征手段对所得材料的形貌、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及低温煅烧,纳米级Fe(OH)_3粒子均匀分散在活性炭表面,而Fe(OH)_3的随负载量是影响复合吸附剂的重要影响因素。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Fe(OH)3复合吸附剂对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Fe(OH)_3的最佳负载量为5.6%,其最高吸附量可达5.56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式,且复合吸附剂对磷元素的吸附为优惠型吸附。  相似文献   

11.
合成巯基纤维素(SC)对含铜(Ⅱ)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子皮纤维素、硫代乙醇酸为基本原料,制备巯基纤维素(SC)新型吸附剂,用其对含Cu2 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研究。本文探讨了Cu2 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6.5、Cu2 浓度为100mg/L和吸附剂为0.2g时,常温条件下吸附2h后Cu2 去除率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98.03%和24.5068mg/g,吸附反应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2.
水处理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法是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特性,其关键是应用适宜的吸附剂。主要对炭类吸附剂、腐殖酸类吸附剂、高分子吸附剂、矿物吸附剂、生物吸附剂、工业废物吸附剂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水处理吸附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低温炭化法来制备柚子皮活性炭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用量、温度、pH值、Cr(Ⅵ)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柚子皮吸附剂吸附处理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剂用量10g/L,温度40℃,pH=4,吸附时间10h,Cr(Ⅵ)初始浓度为100mg/L时,Cr(Ⅵ)的去除率能达到98%以上。柚子皮吸附剂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上天然气开采时吸附罐随海浪的波动而产生的摇摆问题,以13XHP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摇摆平台吸附高纯CO_2,考察吸附罐在静止和摇摆状态下吸附剂对CO_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13X-HP分子筛吸附高纯CO_2是单分子层吸附,吸附等温线属于I型,能够用Langmuir等温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摇摆会提升吸附剂的吸附量,存在一个最佳的摇摆频率使吸附剂的吸附量最大;吸附过程中所放出的吸附热与吸附量的变化是一一对应的,随着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罐内所达到的最高温度逐渐降低;吸附罐中间层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内部,随着吸附质向下运动,底端的吸附位置较中间层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5.
在有机化合物中广泛存在着分子内氢键或分子间氢键,多种因素影响着氢键效应,氢键效应对有机物的理化性质和反应活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麦秸秆热解炭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麦秸秆热解炭作为吸附剂,研究对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特征。溶液pH、吸附时间和染料浓度影响吸附量。当pH>8时有利于MB的吸附,吸附时间增加,单位质量的吸附剂的吸附量增加,随着MB浓度增加,吸附量增加。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Freundlich、Sip模型拟合,Sip模型拟合效果最好。293K时最大吸附量为12.03±0.41mg/g,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该实验以FeCl3·6H2O为铁源,以对苯二甲酸(H2BDC)为有机配体,通过原位水热法合成了MIL-101-(F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将其用于水体中草甘膦的吸附.在MIL-101-(Fe)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吸附剂的干燥温度,制备了不同的吸附剂,并用SEM、XRD、FTIR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吸附等温线、吸...  相似文献   

18.
除湿制冷用优良吸附剂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制吸附剂 (DH 5 0 ,DH 70 ) ,硅胶和 13x的除湿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测定了DH 5和DH 7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 ;对DH 5 ,DH 7,硅胶和 13x用于除湿制冷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吸附量、空气湿度、再生温度和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对固体除湿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DH 5和DH 7的除湿制冷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吸附剂 (硅胶和 13x) .DH 5和DH 7吸附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0 .72kg/kg和 0 .73kg/kg ;在 10 0℃条件下再生 ,DH 7吸附剂的除湿制冷量是硅胶的 2 .2倍 ,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是硅胶 1.9倍 ;在较高再生温度(2 0 0~ 2 5 0℃ )下 ,DH 5吸附剂的除湿制冷量是 13x的 1.3倍 ,单位质量DH 7吸附剂的制冷功率是 13x的 2 .2倍 .  相似文献   

19.
为拓宽竹材剩余物的开发应用途径,以改性竹屑为吸附剂,孔雀石绿(MG)为吸附质,考察了改性竹屑吸附孔雀石绿的动力学以及pH、染料浓度、吸附剂投量及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并采用准一级、准二级、颗粒内扩散方程及Elovich吸附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溶液pH、吸附温度、吸附剂投量等对吸附有一定影响;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吸附过程是一个物理吸附控制的准二级动力学过程。竹屑改性制备吸附材料对孔雀石绿吸附效果佳,显示出竹材废料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运用MP2方法对N-H…O=C氢键二聚体中氢键强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氢键受体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取代基来调节二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氢键强度增强.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氢键强度减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H…O=C氢键强度越强,参与形成氢键的氢原子的电荷越正,氧原子的电荷越负,单体分子间电荷转移越多,N-H…O=C氢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n(O)对N-H的反键轨道σ*(N-H)的二阶稳定化能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