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中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浪潮。在世界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作家,而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凯特·萧邦《一个小时的故事》则是其优秀代表。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马兰德夫人(Mrs.Mallard)看似软弱实则反叛的性格来体现该小说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息以及作者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和对女性解放的信心。研究该小说对于研究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娜 《海外英语》2011,(14):273-274
女性主义的话题从来都不局限于女性作家笔下,男性作家也从自身的角度,创作出无数优秀的女性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1850年霍桑在小说《红字》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海丝特这一女性主义先驱的角色,引发了后代多个电影创作者在荧幕上再现小说的女性主义题材的创作热情。文章选择了95版电影为研究对象,从电影编剧的角度,通过电影对小说情节的演绎来分析电影表现这一女性主义先驱的视角和电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黄色墙纸》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著名女权主义先驱兼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由于该小说体现出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自1892年一发表,国内外学者就运用女性主义思想及相关理论对小说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探究,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文旨在归纳与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黄色墙纸》女性主义解读的相关成果,试图使国内学者对小说的女性主义研究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并提出国内学者关于该小说女性主义研究方向的可资借鉴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拜厄特在其小说《占有》中,呈现给我们一个栩栩如生的神秘的神话世界,这与小说中的现实世界相互交融,相互印证,反映了其中女性人物对独立自主的追求,本文对小说中部分神话故事的女性主义内涵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把握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女性乌托邦小说是文学中较特别的写作形式,研究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乌托邦小说,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女性主义的内涵与发展。本文从英美文学中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发展过程出发,阐述了乌托邦女性主义的自我重塑,分析了女性乌托邦的两个维度。旨在通过小说中的乌托邦世界,让更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两性平等、共存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为女性地位演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先驱。其小说代表作之一《到灯塔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大部分学者都从意识流写作技巧和象征手法方面研究这部小说,因此文章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通过分析小说怎样通过叙事策略来体现女性话语权威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以及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当代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是一本有争议的小说,其中有关女性主义的评论更是众说纷纭。以该小说的文本为基础,深入剖析其文本主题和内涵,并着重从小说中人物的男女关系入手,进一步探讨莱辛作品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蕴含在小说《蜜蜂的秘密生活》中的激进女性主义意识进行深入分析和评论,总结出该小说采用了两种策略反抗父权制:建构女性家园和女性宗教。小说中的女性家园里人们相互团结,不依附男性,享有女性自主权,并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小说作者基德对该家园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采取淡化,表明了它的乌托邦性质。而其乌托邦性质表明,建立在刻意淡化和削弱与男性联系基础之上的女性家园,并不可能真正消除现实社会的性别和种族问题。  相似文献   

9.
《可以吃的女人》是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小说.通过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包括话语理论、凝视机制、权力生理学等学说对小说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分析了女主人公从迷失自我到找回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静心是当代一位值得关注的作家。身为女作家,她以女性视角进行写作,小说是女性主义的,同时又超越了单纯的女性主义。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洞察幽微与对时代症候的广角扫描,使静心的小说呈现出细致与宏阔的双重格局,在当代女性作家中占据着不被重复与不可替代的位置。笔者就静心写作的具体特质和创作流程与作家静心进行了初步的交流与探讨。就创作中的具体问题,如外国文学中心理剖析对其写作的影响,为什么对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情有独钟,对时代大环境的忧患心态,对小说隐喻性的追求,对男女共存世界的本质探寻等进行了访谈。静心用幽默睿智形象风趣的语言解答了笔者的提问,同时对女性文学写作与研究也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和前瞻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2.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千谒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应用文体,从应用文的实用效果来看,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应在宋代。本文通过三苏的干谒文,兼与唐代干谒文的比较,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三苏干谒文的成功之处,即构思纡徐婉曲,曲折往复;自我展示,恰如其分;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17.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18.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9.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20.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