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德育工作是高校培养未来社会建设主力军的主渠道、主阵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由于外在环境和德育工作本身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改变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状况,是我国高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新形势下,要积极更新高校德育内容,调整高校德育目标,变革高校德育模式,创新高校德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张冉 《考试周刊》2023,(33):127-131
我国教育体制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为了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初中地理教师要将德育与课堂知识建立联系,借助学科优势,把握初中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实现智育与德育并举,培养品学兼优的现代化人才。地理知识与德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为德育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教师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法治教育内容呈现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思想,强化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打造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地理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国家不再只重视学校对于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方面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学校对学生不仅要进行素质教育,还要进行德育,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1年,青岛市被列为我国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十几年来,青岛市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和课程方案,推进素质教育,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基础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教育不断深化。通过创新德育载体,青岛市拓宽德育渠道,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读书节等系列主题活动的举办、家校联合育人机制的形成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心和少年科学院的建设,都对学生的教育起着春风化雨式的作用,既培养了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殊意义体育教学从广义上理解 ,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从狭义上理解 ,它是促进人体全面发展 ,增强体质 ,学习和提高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可以说 ,这一过程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有效的。1.体育和德育是终生教育的理念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只有体育课是从幼儿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连续开设的一门课程 ,它具有开设时间长 ,授课具有连续性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建立渗透德育的目标体系 ,因为德育也是一门开课时间比较长 ,连…  相似文献   

6.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主线。德育工作应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关键所在。狠抓学校德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应当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所在。自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学校德育工作抓上了手,摆了上位,但真正要达到育人的目的,仅此还远远不够。在西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学生打架、斗殴、吸烟、喝酒、进网吧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不高,学习风气不浓等等都是不争的事实,它严重影…  相似文献   

7.
建立德育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确立德育目标,对教育来说这是个具有共性的课题。德育目标的确立,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全面地认识德育。学员精神世界的所有方面都是德育关照的对象、政治思想虽然是其中具有方向性的极为重要的主导部分,却不是学校德育的全部内容,因而不能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确立德育目标还要依据社会的需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原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德育目标要充分体现社会  相似文献   

8.
秘鲁改革教育体制秘鲁今年开始对中、小学教育体制实行全面改革,以主要由政府办学转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办学。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学校管理。根据秘鲁政府最近颁布的三个教育改革法令,今后该国的中、小学分为私立学校、教育部办的国立学校、地方政府办的市立学校以...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学校德育最重要的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人的最高目标。因此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我们认为德育的现状和效果却尚未达到其地位与应起作用所要求的那样,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一直被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教育不再只是注重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而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高校教育管理中对推动终身教育机制深化发展,契合社会岗位现实需求,凸显高教人本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仍然存在目标不明、保障不力、方式单一、交互不通等问题。对此,应结合社会就业市场长效需求,通过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方式,联合社会企业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德育的创新问题日益凸显。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高校育人实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解决好高校德育的立人目标、立人环节和创新路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真正把受教育者的"人"立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德育内容决定德育方向,体现德育性质,是高校德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体现。对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构建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和充分论证,对推进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推动高校德育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构建价值具体体现在反映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探索高校德育规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德育的创新问题日益凸显.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高校育人实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解决好高校德育的立人目标、立人环节和创新路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真正把受教育者的"人"立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郑斌 《辽宁教育》2009,(3):18-19
德育工作的持久性与创新性的和谐统一,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求解生命最大值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质量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在德育工作中认真贯彻一个理念(以德育人,人以德立;以德治校,业以德兴),确定两个目标(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及学生品行习惯养成目标),明确“三全”思想(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努力探索和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德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形态发展的一个阶段,我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自然而然地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下,培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校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此种情况之下,将生态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私立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新生事物是于1992年开始起步的,直到1997年《社会办学条例》的颁布实施,才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但截至目前为止,发展的速度仍很慢,所占比例约为1%,与国外相比,悬殊很大。综观私立学校在我国发展的全过程,结合国外私立学校的特点,对我国私立学校作一番考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对矛盾威胁到私立学校的生存,并障碍和限制了我国私立学校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澳门的学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的教育体制,一向是公私并存,学制多元化。公立学校以葡语或中、葡双语授课,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政府的投入相当大。私立学校的比例达到90%以上,大部分用华语上课。在缺乏官方资助的情况下,这些私立学校肩负起了澳门的大部分教育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澳门政府于1991年颁布了澳门教育制度法律,为澳门教育的发展绘出了蓝图。以下是对澳门学前教育的历史源流、现状及未来发展的介绍及分析。一、学前教育的范畴及目标根据澳门政府1991年颁布的教育制度法律,学前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预备班两部分。幼儿教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目标是德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德育成功与否的前提。随着社会发展和认识进步,我国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在与时俱进。作为东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和日本高校德育某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构建科学的高校德育目标,需遵循一定科学原则,最终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公共精神、主体精神、高尚品质及和谐身心等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总和.本文针对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德育误区,以及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德育实践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德育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德育观, 统筹协调德育内部与外部各种要素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