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浩云 《收藏》2009,(6):42-45
在明代中期的苏州,有三位才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宠。他们多才多艺,特别是在书法方面功力深厚,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号称“吴门书法三大家”,代表了明代中期书法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惠林 《收藏》2008,(6):74-78
被评为“CCTV2006民间寻宝记·走进南阳民间十大宝物”的《清代书法二十四进土书法屏》,是清康熙五十五年在京为官的一批翰林书法家的作品,代表着当时馆阁书法的最高水平。这批翰林中,有在清代扪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书法大家王澍、张照,有独占鳌头的状元王云锦、赵熊诏,有后为高官的大学士阿克敦等,他们分别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十五年、四十八年、五十一年、五十四年五科进士。这24位翰林书法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当时最好的纸绢“库纸绢”为同一人书写了同一主题:恭送彭老夫子荣假锦归。这批作品历经300年风雨保存完好,流传至今,实属不易。令公示于众,与天下收藏爱好者同赏。  相似文献   

3.
曹隽平 《收藏》2007,(8):68-71
馆阁体是指清代专门用于抄书或参加殿试书写的小楷,这种楷书的特点是工整精细、圆润匀称,唐代即有“干禄书”之名,宋代叫做“院体”,明代称之为“台阁体”。馆阁体发展到清代后期成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手段,它是天下士子朝夕临习、实现梦想的敲门砖。但也正是在清后期,随着碑学的兴起,馆阁体开始遭到书界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11)
正清代核雕在继承明代核雕审美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康乾盛世造办处的兴起对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宫廷的喜好间接波及到民间;民间之流行,也直接影响到宫廷。因宫中造办处的工匠皆来自于民间艺术家,奇思妙想是他们的特长,满足宫廷需要、取悦帝王是他们艺术行为的目的。然而清代核雕受明代才子魏学洢之《核舟记》影响极深。虽然明代核雕今已不复存在,但却不能抹去,可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当今博物馆中可见清代核舟作品的各种百变不离其宗的造型和简刀人物雕刻,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5.
张蕾  欧久 《收藏》2007,(5):94-96
清初画坛,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四王”,加上吴历和恽寿平,在绘画史上号称“清初六大家”。其中“四王”最为人们熟知,清代的画坛几乎在他们画风的统治和笼罩之下。而吴历则因为独特的个性及天主教信仰也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6.
秦欣欣 《收藏》2020,(2):54-6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清代自入关以来,为了稳定局面,巩固统治,笼络人才,顺承明代制度实施科举考试。据《清史稿》记载,"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省直,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而书法是这一制度中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书法在清代科举考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童试、乡试、会试还是殿试,其优劣都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据专家研究,清代文状元有114人,而在书法文献中有记载的就达78人,可见书法在清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孟頫的楷书、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小楷作品中,署延佑三年三月书写的这一卷《道德经》十分重要。其历经明代项元汴、清代梁清标两代收藏大家递藏,并在明清两代已多有著录。后又经张大千、徐邦达审鉴,均无异议,并被认为是赵孟頫“晚年小正书代表杰作”。在今天,这一作品也被权威学府的书法史教材列为经典。即便是在书店,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这一作品字帖至少也有五六种同时在售。从书法学习角度讲,它也几乎是临习小楷的必修课。赵孟頫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列为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就是这样一件几百年来奉为经典、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在此,肖燕翼先生对其是否出自赵孟頫本人之手提出了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8.
杨未君 《收藏》2014,(12):31-33
今天我们把有些好莱坞电影叫“大片”。古人在评价书画时也有类似的词儿,叫“巨迹”,一般都是指大名头的巨幅精品。笔者藏有一幅清代康熙年间的巨幅书法精品,尺幅巨大,画芯尺寸为98厘米×225厘米,超过20平尺,一般的居民住房无法悬挂。书法很精,但作者的名头不是很大。所以我说这幅作品叫“巨迹”不妥,因为书画在收藏里俗称“软片”,倒是可以称之为“大片”。  相似文献   

9.
曾经,他们在绿茵场上闪转腾挪的身影是球迷翘首以待的企盼;曾经,他们在追逐荣誉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态度是球迷甘心追随的理由;曾经,他们在足球世界中百舸争流的激情是球学热血沸腾的源泉。如今,虽然雄风不再,但要论绿茵风流,他们仍是今朝看点。退居幕后的他们纷纷选择弃“武”从“文”,开始做现代足球的掌舵者,讲“武”,他们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但论“文”,那可是各有千秋。春风得意者有之,或才卸戎装、便着帅袍;或龙游潜水、一鸣惊人;当然,败走麦城者也有之,而缘由则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管如何,曾身为巨星的他们始终都是球迷的牵挂。  相似文献   

10.
高山 《新体育》2005,(12):24-26
NBA球员是世界职业体育联赛中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他们上赛季的平均年薪达到了480万美元,收入上千万美元的球星竞高达数十位。有了钱,球星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也更加充满个性色彩。“我有40多辆车,我总想轮着开,但今天总记不清前一天开的是哪一辆?”这是奥尼尔现在最大的烦恼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当代体育》2007,(8):38-40
仅从薪金上讲,NBA球员是世界职业体育中收入最高的群体。在这样一个崇尚英雄的社会,当一名球员被俱乐部寄予厚望时,也许就预示着一个千万富翁的行将诞生。但这同时也造成每年的交易市场上都会传出一些令人捧腹的笑话,总有那么几个“眼大无神”的总经理将“正版水货”请回家,然后让他们在历时近六个月的常规赛中丢人现眼。 作为职业球员,职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基本职业道德的球员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有些得到长期高额薪水的球员很窖易出现缺乏斗志的现象。即便打的很差也可以一分不少的拿到薪水,NBA对球员利益的保护反倒给这种人提供了土壤。因为超过联盟规定的“薪金上限”就要上缴奢侈税,所以这种球员是最让球队头疼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西班牙甲级联向来以崇尚进攻、场面火爆而闻名世界,但殊不知在西甲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球星、教练甚至主席的脾气比比赛场面还要火爆,他们的出现也成为了西甲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张桂元 《收藏》2007,(9):70-71
雍正帝在位13年,上承康熙,下启乾隆,经济发达,社会安定。雍正朝(1723~1735年)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成就却达到了清代官窑的历史高峰,品种之多,制作工艺之精,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仿古方面,不仅仿宋代五大名窑和龙泉、影青等釉色,也仿明代宣德等朝的各类瓷器。雍正朝的颜色釉瓷以仿官、哥、汝、钧者为最著,唐英《陶成纪事》中记载雍正制瓷“仿铁骨大观釉”(官),“仿铜骨鱼子纹汝釉”,“仿铁骨哥釉”。  相似文献   

14.
武原 《收藏》2001,(8):36-36
唐代,在书法艺术大繁荣的社会环境中,书法收藏事业也很兴盛。不论是国家收藏还是民问收藏,都把重点放在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上,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作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弄清楚得到的书迹是否确实出自某位书法家之手,收藏者一般都比较注意对其真伪进行鉴别。如太宗李世民特别崇尚王羲之书法,在全国悬赏搜求王书。受权力的强制和厚利的诱惑,各地所献甚多。那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收藏》2020,(6):20-22
你心中的“宋四家”是什么样?书法宗师、文坛巨匠、社会名流,在这些令后世敬仰的身份之外,官场失意、颠沛流离的生活才是他们真实的人生之旅。虽然都是北宋文人,但细究他们的境遇、社交、个性、情感等皆有明显不同。想对他们做细致了解,出自他们笔下的一封封书信应该算是第一手资料。这些书信里记录了他们行走天涯的路线、每到一处的动向,以及与友人交流的细节。  相似文献   

16.
宋康年 《收藏》2010,(2):147-147
中国古代花钱其钱文和纹饰虽有繁简,但内涵富有哲理,能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宗教观、艺术观、民俗观等。如“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在旧时学子心目中始终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人生发展的唯一道路,只有耐住寒窗苦读、科举考中,才能获得金榜题名,乃至高官厚禄。这枚清代所铸“状元及第”背穿上“福”字和穿下鹿纹大花钱,就是这类题材在花钱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身材高大的郭焱。打起球也有一股霸气。称得上年轻女选手中“技术男性化”的代表人物。于是媒体上便有了“霸王花——郭焱”之称。与郭焱接触过的人。都觉得她非常容易相处。是个性格爽朗的女孩。其实她也有很细腻的一面,关于自己怎样走上乒乓球这条道路,如何刚到国家乒乓女一队便脱颖而出,成长道路中点滴小事都清晰地留在她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8.
李海珉 《收藏》2008,(11):58-62
几乎所有的南社成员都是善书者,其中一部分成员更是书、画、篆刻皆能。南社在书画艺术方面人才济济,出了好几位书画大家。人称“草圣”的于右任,他的草书开宗立派,行书也是自辟新径。马公愚工稳厚实的书法各体,沈尹默楷、行书“精”“敛”二字的总结,萧蜕篆、隶二书的功力,柳亚子的书卷之气,都使他们跻身于书法大家之列。白蕉在几个大家中出生最晚,不过凭着他的气质个性与刻苦勤奋,跃身于近300年来王体书法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公开赛不仅提供精彩的比赛和耀眼的明星,还免费供应球迷的热情。澳大利亚人对本国选手痴心不改──尽管近25年来,还没有一位本土球员荣膺男单冠军。可是他们依然很自豪,因为他们拥有的是世界上最有个性、最有看头的网球选手。不拿奖杯也没关系,澳洲人生来心胸宽阔,从不骂“臭球”之类的话,反正眼睛过了瘾,心里就快乐。这倒反而使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大男人们有点想落泪。  相似文献   

20.
孟滢 《收藏》2001,(7):57-59
不少人对“文房四宝”中的砚、墨、笔、纸比较看重,其实印色池(印泥盒)在文房器具中也是个望族。明代屠隆早在((文房器具笺》中将印泥盒列为专项,他说:“印色池:官、哥窑方者,尚有八角,委角者最难得;定窑方池外有印花纹,佳甚,此亦少者。诸玩器,玉当胜于瓷,惟印色池以瓷为佳,而玉亦未能胜也,故今官、哥、定多贵甚。”印色池今人多称印泥盒,文人用其蓄藏印泥。此前多为妇女存放白粉、胭脂。清代乾、嘉之后,盒盖上出现青花书写的“双喜”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