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定势思维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阻碍创新的重要因素——定势思维的形成、特性及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等角度阐述定势思维与创新思维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定势思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思维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定势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它们的关系如图: 什么是定势与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中的定势包括定向、定法、定序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很多文章是在谈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较少谈到他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关系,这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有基本的方法步骤格式,但不可形成定势思维。教学中只有合理的处理好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某些定势的本质涵义,才能够跳出思维定势,做到有机运用发散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一、创新思维视角与审美价值观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惯常定势是一种消极性的东西。它使头脑忽略了定势之外的事物和观念,当代学生对客观对象作出美与丑、优与劣、悲与喜等美感价值判断。由审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与策略问: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由于学生年龄相仿,身心特点相仿,思维水平相仿,往往是思维角度相近,思维结果相近,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具体途径和策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思维是现代学报编辑必备和追求的思维,它贯穿编辑工作的始终,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不可或缺。培养编辑的这种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克服权威定势、从众定势、书本定势、套板反应等惯常定势,在知识丰富、合理思维、多维视角、编辑策划讨论等方面加强努力。  相似文献   

8.
王蕾 《考试周刊》2009,(45):207-208
一、思维定势的形成因素 现在早已进入创新时代,没有创新意识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艰巨的过程,与创新教育对立的则是思维定势,它常使学生按照习惯思路去考虑各方面问题,很难跳出旧思路的框框模式,难以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破思维定势,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来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一、打破定势思维 ,是学生创新意识觉醒的前提条件。定势思维是指人们常常沿着固定的思路或模式去思考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思维定势人人都存在 ,而且由于思维的定势作用 ,常常阻碍创新意识的觉醒。为了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 ,我从低年级起 ,就经常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普遍存在于编辑思维创新过程中,其对编辑创新的影响具两面性。着重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思维定势对学报编辑创新的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杰 《中学教学参考》2010,(17):110-111
定势思维对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合理利用定势思维,才能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浅谈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平光宇常法明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但许多文章多是谈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较少谈到它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在...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适时的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各种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独创性,以响应素质教育、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一、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可否认,对于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中学生而言,思维定势有它积极的一面,但若受到定势思维趋向性和专注性的影响,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就会引起它消极的一面.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与策略 问: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由于学生年龄相仿,身心特点相仿,思维水平相仿,往往是思维角度相近,思维结果相近,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具体途径、策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5.
高一、高二课程较紧,复习的时间少,课改后数学知识又分为不同的模块,数学知识较为分散,这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的解题错误有许多。在教学中可通过比较正解与错解,帮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与策略   问: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由于学生年龄相仿,身心特点相仿,思维水平相仿,往往是思维角度相近,思维结果相近,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具体途径、策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7.
更正     
本刊(下半月·数学)2021年第12期《教育的无悔选择》一文中,第70页左栏倒数第2行的论文名称《思维完整利弊辩论》应改为《思维定势利弊辨议》,特此更正。由此给各位读者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18.
李青梅 《家教世界》2012,(16):113-114
在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软件的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学以至用,富于创新,尤其是广告设计,重在"新""奇""异"的独特见解和思维,而人们在处理大部分问题时,有一种思维定势能让人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但由于思维定势中被固化的概念不一定都正确、被固化的规则不一定都适用等,当遇到不同问题时,就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也阻碍了人的创新精神。可见思维定势是"教""学"中的大敌,不打破思维定势,不可能设计出有"创新"的作品,因此要打破思维定势,刻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学得更多新的知识设计出有新意的独特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曾小玲 《教师》2014,(16):104-10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思维,但是妨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是普遍存在于人们思维活动中的"思维定势"。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多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入手。  相似文献   

20.
德育工作的思路创新,关键在于要超越原有的思维定势,摆脱传统的认识习惯,对德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难点,作辩证的思考,以创新的精神和立体的思维,正确把握规律,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