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温雅欣 《传媒》2017,(23):60-61
当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将主要市场聚焦于成年人身上,对少儿市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少儿节目特别是少儿音乐类真人秀节目比较稀缺,远远满足不了少儿的实际需求.而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为代表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和以《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井喷与跟风,导致市场疲软和受众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湖南金鹰卡通频道、北京卫视等借鉴这两种综艺节目中"少儿"与"音乐"的相关元素,开发出了《中国新声代》《音乐大师课》等非选秀的少儿音乐类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展现了少儿的童真、童趣与歌唱才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收获了较好的市场回报.但是,节目也存在电视被神圣化、参与者形象符号化和少儿成人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参加真人秀电视节目进行表演的儿童,以及为了能够参加电视节目表演而进行相关学习的儿童,简称为类明星,这部分儿童的集中年龄为6-13岁.本文将研究少儿真人秀节目如何对这些类明星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我国的儿童节目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除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之外,一些省级卫视和地方台均有富有特色的少儿节目,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区县级电视台中,也开始尝试开播少儿栏目或节目,并达到了一定的收视率和固定的收视群体。例如有些地方台播出的儿童真人秀节目,以儿童为主题,以童趣为旨,以儿童独特的视角为基准,把孩子眼中的世界展现在屏幕上。但事实上,区县级电视台,本身儿童节目所占比重少,再加上一些节目"比葫芦画瓢",导致现在儿童节目趋于成人化,趋于商业化。笔者在思考当前儿童节目现状的同时,希望将一些优秀儿童节目的成功做法借鉴到区县级电视台儿童节目的发展中去,共同讨论区县儿童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翔 《青年记者》2017,(2):62-63
嫁接真人秀:力求少儿电视节目形态耳目一新 随着真人秀节目的霸屏,少儿节目制作者也开始有意识地将节目形态的设计和真人秀进行嫁接,从而促使节目能够成为少年儿童获得快乐和意义的承载体,一批真人秀形态的少儿节目也崭露头角. 北京卫视推出的《音乐大师课》成为少儿音乐表演秀的佼佼者,减弱了以往音乐选秀节目浓厚的功利性色彩,有利于纠正青少年一夜成名的不良观念,让他们在音乐导师的帮助下深入了解经典音乐的创作背景,感悟经典音乐的情感表达,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感动,同时也将自己的感触和体会通过歌声传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相似文献   

5.
<正>广电总局:坚决制止少儿节目商业化、成人化倾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近日强调,坚决制止少儿节目商业化、成人化、过度娱乐化倾向,规范治理少儿功利性选秀、少儿真人秀等节目类型,强化少儿节目发展保障。他指出,办好少儿节目要在"四个坚持"上重点发力: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体现到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用强大的信仰力量和高远的精神境界为少年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在儿童的人数是3.6亿,儿童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和最固定的收视群体。少儿节目越来越在儿童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少儿电视节目能为儿童的生活增添欢乐,也能让儿童对外界事物更多了解,另外电视节目也可以为儿童们树立价值观念和金钱观念。儿童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然而当前电视节目众多,质量不高且没有得到强力监管,因此把握住少儿节目品质势在必行。将地方电视台少儿节目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研究,对于少儿节目的发展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使少儿节目更具蓬勃生机。1  相似文献   

7.
陈秋凌 《视听》2016,(7):60-61
随着娱乐化真人秀节目的大量兴起,越来越多的少年观众被演艺明星的生活状态吸引,成为那些成人化娱乐节目的追捧者和依赖者。本文通过个人的实践对纪实类少儿电视节目的真实性展开思考和解读,探索纪实类少儿电视节目的叙事手法,力求在市场化竞争格局下,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视受众的收视心理需求,探讨创作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少儿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8.
真人秀节目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游戏节目形式,它将游戏规则设置的人为性和参与者表现的真实性以及场外观众参与的互动性结合起来,将游戏节目的智力竞赛和体能竞赛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节目形式.我国电视行业也学习借鉴了欧美成功的真人秀节目范例,并结合本土特色,取得了一些成就.专家学者对于电视真人秀的研究各抒己见,形成"百家争鸣"局面.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研究做一综述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真人秀",相关的论文及刊发的文章多达700余篇,内容详尽,包括了真人秀节目的方方面面,笔者就其中较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几十篇进行系统地研究,发现这些研究文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22):51-55
当前对真人秀节目的功能认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真人秀节目只是简单地娱乐和消遣的样式,真人秀节目中的偷窥和隐私的特性也常被研究者作为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表征进行抨击。但是四川卫视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的实践研究证明,知识为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创新提供新鲜的主题元素和创作空间,并通过知识的娱乐化表达实现了"娱乐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廖健 《今传媒》2016,(5):108-109
作为电视节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日益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文献资料、个案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国内电视真人秀的制作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国内真人秀的生产中,创作团队通过在节目名称、内容制作、包装等方面创造性发挥,通过融入本土化、生活化元素,提升了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和接近性;借助明星和素人嘉宾团队的诚意参与,丰富了真人秀节目的精神内涵;并借助新媒体平台,为电视观众提供了多样的互动渠道,全方位推动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张静 《新闻传播》2004,(5):31-31
儿童的想像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电视少儿节目编导,要想办好少儿电视节目,就应该多研究一些少儿心理学,重视儿童的想像力、启发儿童的想像力、引导儿童进行合理的想像,按照少儿心理学规律制作节目,这样就会使自己编导的少儿电视节目赢得更多的  相似文献   

12.
真人秀,来源于英语"Reality Show"的翻译,在国外是一档成熟的电视节目,受众群体庞大,社会影响力深远,在我国则属于刚刚起步的新兴电视节目模式。一、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概述(一)叙事特征1.冲突集中而丰富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的电视真人秀基础,并在其上做了一些修改,以适应我国电视观众的欣赏口味,所体现的集中、丰富的冲突型叙事特征非常明显,真人秀节目的全过程及阶段都带  相似文献   

13.
真人秀在最近几年的电视娱乐节目中异军突起,受到观众的喜爱.真人秀节目捧红了不少草根阶层,其中包括一些儿童选秀者.  相似文献   

14.
《东南传播》2018,(8):163-165
<正>国家广电总局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精心策划少儿节目近日,总局宣传司和发展研究中心在云南昆明、甘肃兰州召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少儿节目创作策划会,就推动少儿节目创作工作调研指导。会议强调,少儿节目配合重大主题宣传,要在潜移默化上下功夫,在讲好故事上做文章,坚决避免生硬说教;要围绕重大主题提前谋划安排,做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少儿节目创作和编排工作,营  相似文献   

15.
张浩 《青年记者》2017,(29):60-61
近年来,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愈发严峻,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有不少家庭已开始生育第二个孩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儿童的数量将会大幅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儿童群体,与儿童密切相关的社会各个方面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例如儿童就医、教育等.少儿节目在儿童认识世界、接受信息、完善自我价值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虽然我国少儿节目数量日益增多,但节目质量和少儿节目主持人队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少儿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价值的主要体现者和信息的传达者,应在当前形势下认真分析,积极调整,以应对二孩政策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张潇艺 《今传媒》2016,(11):140-141
2006年,东方卫视播出了我国首档明星真人秀节目《舞林大会》,节目的高收视率给明星真人秀节目带来了短暂的热度,但很快便沉寂无声.自2013年湖南卫视播出《爸爸去哪儿》之后,明星真人秀节目又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了媒体争夺收视率的法宝.而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节目光靠明星、话题度是不行的,所以,本文从受众角度出发,探寻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策略,从而为其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现儿童”是从认识上和观念上而言的。现在少儿电视专题创作无论从创作群体还是作品数量,比以前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上,并体现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在少儿专题片的创作中,由于受到成人价值标准的影响和成人节目创作方法的影响,少儿节目成人化的倾向依然十分明显。正确的“儿童观”是少儿电视创作的理论前提和实践指导,所谓“发现儿童”本质上首先是指对儿童要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是要尊重儿童相对于成人群体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心理结构及思维水平。“尊重儿童,尊重儿童个体性”是我们在创作中应当树立和强化的观念,这也是改变当前少儿电视专题创作状态的一个突破口。题材、内容、思维、人物、视点、镜语是电视创作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鑫婷 《今传媒》2016,(3):39-40
亲子类真人秀作为电视真人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的电视荧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带来了受众的追捧.在此情况下,更多的节目进行跟风、复制,忽略参与者的节目制作情况常有发生.亲子类真人秀的"热"下,广电总局出台"限娃令",引发各界讨论.笔者就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制作、商业运作、价值诉求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在问题中思考出相应对策,在优秀节目中寻求出更多的有益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童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与成人大不相同,他们很少通过报纸、杂志、网络了解新闻.电视新闻独特的声画合一与直观性成了儿童获取新闻信息的最佳渠道. 所谓少儿电视新闻就是以少儿为收视对象,借助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运用少儿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为他们及时传递社会信息的节目形态.少儿电视新闻承担着为少年儿童传递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及宣泄情绪的责任,是少儿电视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然而目前少儿电视新闻却存在着节目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成人化"倾向严重、节目内容单调、播报形式单一、少儿言论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音乐真人秀节目是集合音乐与人物的一类电视节目,真人秀节目目前正成为我国娱乐类节目不可或缺的电视表现形式,其在内地的发展经历了较大的波折,通过对内地音乐真人秀节目创作和发展的探索和分析,结合经典节目范例,发现目前存在着同质化、泛娱乐化、过度包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推动内地音乐真人秀节目融功利性与公益性、娱乐性与文化性于一体,以实现其特色鲜明,异彩纷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