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速,新闻教育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顺势发展,然而,新涮教育却不得不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新闻传媒在选用人才时宁愿选择法律、经济、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而不录用新闻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因而新闻传媒人才需求缺口与高校新闻专业学生就业缺口不能对接.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新闻类专业"进口大,出口小"的矛盾更加凸显.新闻媒体有限的岗位本就无法容纳过剩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而不少媒体在招聘人才时又青睐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无疑使严峻的新闻专业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姚坦 《传媒》2015,(19):78-80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促使国内高校做出相应的改革,也改变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方式.本文主要分析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媒介融合的机遇,促进新闻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4.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媒体的革命,也是新闻教育所面临的革命.媒体融合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发生变化,需要新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改革,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增强新闻专业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需求是教育的导向、实践是能力的源泉.新闻教育必须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夯实应用型人才基础,提高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力.  相似文献   

5.
宋仕宏 《档案》2015,(4):43-47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数激增,在校大学生及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更为迅速。在一片大好的形势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就业危机,高校毕业生"天之骄子"在此时大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状况。分析20世纪30年代社会背景下,产生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原因,研究这一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方面可以了解当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当时高等教育的实施情况,为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反思近年新闻教育的缺失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 《传媒观察》2012,(1):53-55
正新闻媒体并不十分青睐新闻专业毕业生,认为他们"上手快,没后劲"。这一切,使得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不能不令我们对高校的新闻教育深刻反思。新闻传播学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但是,在新闻媒体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之时,新闻传播学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分析其原因主要为:一是高等教育的"扩招"。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已达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专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繁荣,但是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看好。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缺乏实践环节、培养方式雷同化等原因导致新闻专业的人才并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各种弊端,高校应该积极探索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1998年看作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新闻教育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是上路快,但后劲不足.其后,新闻教育则引进传播学,强调术理并重,增加学术含量,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却又面临动手能力差、还不如外专业学生的指责.  相似文献   

9.
吴君静 《青年记者》2017,(23):131-132
2000年年初,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发展,我国新闻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形成新闻理论、新闻实务与新闻史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格局.随着国内传媒行业迅猛发展,促使传媒管理、媒体经营、传播生态等与之相关的内容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加上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社会对新闻传媒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全国拥有新闻专业的300多家高校中,地方本科院校所占比重较高.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最大的困难在于面临着巨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需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毕业生就业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毕业生管理的重要环节.如何改进和完善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每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新闻传媒业作为信息生产、加工、传播和控制的专业化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新闻产业的快速发展依靠于新闻人才的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需要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来。当前我国面临着新闻岗位不能满足毕业生数量需求,毕业生质量不能满足新闻岗位要求的不合理的尴尬局面。如何培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素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新闻人才培养时要注意结合实际现状,合理地解决新闻人才培养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促讲学生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权 《兰台世界》2006,(15):56-57
随着高校规模扩招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大约占到了高校规模的半壁江山.2004年全国共有240万高校毕业生,其中150万是高职毕业生.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和较早进入社会承担职业角色的现实,高职学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必要在高职新生入学初,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的全面普查,并将其结果进行存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13.
丁晓娟 《新闻战线》2015,(3):181-182
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去向是当前我国传媒争相报道的重点内容。此外,在新闻传媒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在报纸、电视、网络中探寻到大学生创业明星的报道,这种舆论能推动高校毕业生积极投入创业活动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毕业生起到教育示范的作用。在大学生创业潮流中,新闻传媒的准确介入从根本上推动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传媒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并使其在发展中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纵观新闻信息,不论是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新闻教育特色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新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新闻教育共同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人才的重任。但由于办学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原因,目前民办高校新闻教育面临各种发展困难。本文提出民办高校新闻教育应当立足自身实际,面向基层和新媒体,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培养目标市场化,新闻人才专业化,培养模式职业化,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方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规模扩招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大约占到了高校规模的半壁江山。2004年全国共有240万高校毕业生,其中150万是高职毕业生。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和较早进入社会承担职业角色的现实,高职学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必要在高职新生入学初,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的全面普查,并将其结果进行存档,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价值1.有助于老师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多年来,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停留在对学生学习成绩、卫生状况、遵…  相似文献   

16.
代雅赤 《传媒》2018,(12):83-85
新闻传播学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高校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就业难与媒介化社会对传媒人才需求日益上升、用人单位猎寻优秀传媒人才难之间的矛盾.当前社会进入公共传播时代,传播关系由原来的强主体性特征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传播过程中的公共理念与公共精神成为基本的传播伦理要求,传播目标的公共利益取向日益突出.与之相对应,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公共传播范式转向成为必然,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应转换原来的"新闻传播"范式为"公共传播"范式.  相似文献   

17.
敖姗 《青年记者》2016,(18):101-102
近年来,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高校新闻专业依然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新闻媒体的实际用人需要,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为此,本文立足于珠三角地区,对近三年有代表性的新闻媒体人才招聘数据①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媒体市场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状况,探讨新时期各媒体真正迫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特点,以此推动高校新闻教育事业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档案实行的是"档随人走"制度.在大学生统包统分的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档案全部递交到用人单位,几乎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的今天,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已经由国家统一分配改革为自行就业."档随人走"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除部分一毕业即落实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档案随人转递到工作单位外,对于毕业后未及时就业的大学生档案,国家一般采取档案托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校媒合作模式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中注重理论与应用的双重价值,在高等教育逐步转型分化的趋势之下,地方高校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契合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地方媒体对新闻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却面临一定的困境,建立校媒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需研教一体化"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针对性地回应行业与地方媒体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清河 《当代传播》2011,(1):108-110
当前,由于新闻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新闻教育的道、器、学、术之争再起烽烟.本文通过对新闻教育道器之争的历史演变、现实境况及其高校教育育人目的等三方面详细阐释,以期为高校新闻教育改进提供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