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两年来,为配合实施再就业工程,精心组织有重点地狠抓了对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职工的转岗、转业训练,为深化企业改革、实施再就业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宜昌市在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建立失业职工转业训练基地128个,在企业、行业、社会培训机构中建立转岗...  相似文献   

2.
旅顺口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按照国家“三年培训三千万”的总体规划,努力发挥整体功能,不断扩大培训总量,今年又创培训数量新高。截至11月末,培训中心全年自身办学培训人数达到811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62%。为了帮助失业职工及时参加培训,尽快解决就业问题,旅顺口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从实际出发,把今年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以再就业为目标的转岗转业培训上,努力为失业职工参加技术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今年失业职工的参训人数较多,占全年培训总人数的87%。而且在失业职工中,“40-50”大龄人员占相当的比例、培训的难度比较大。为了提高培训工…  相似文献   

3.
针对失业职工增多的情况,蓬莱市劳动部门及时调整服务方向,确立了职业介绍‘搭台’、就业训练‘唱戏’、依托劳服企业开展转业训练、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的新思路。5月4日,第一期失业职工转业训练班在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举行了开班仪式,首批26名失业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莱阳市在进一步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将下岗职工组织起来,全面开展转岗转业训练,有力地促进了再就业,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截止4月中旬,经过集中教育的808名下岗职工,已有210人退出再就业服务工作站,改签留职协议,实现了再就业。4月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展开,590余名下岗职工参加了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再就业工作。该市在组织转岗转业训练过程中主要突出以下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入和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科技含量的增加 ,失业职工呈逐年增多趋势。如何通过转业培训 ,提高失业职工的素质 ,使之尽快实现再就业 ,无疑成了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由于失业职工文化程度高低不一 ,年龄结构相差悬殊 ,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求职愿望参差不齐 ,这就给培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 ,湖北省远安县就业培训中心采取转业培训两步走的办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步 ,就是对同期出现的失业职工集中统一进行“就业指导”培训 ,重在帮助失业职工掌握就业技巧及有关常识 ,转变择业观念。第二步 ,…  相似文献   

6.
配合“两个工程”实施抓好转业训练工作为了更好地配合“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的实施,促进四川省对失业职工、企业富余职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业训练工作的顺利发展,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在成都市召开了四川省转业训练工作研讨会。与会代表交...  相似文献   

7.
转业训练中的职业指导彭智培职业指导是就业训练必要的培训内容,它能帮助学员将其职业愿望与个人能力、社会需求协调起来。当前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开展转业训练,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帮助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确定择业方向,掌握求职方法,是促进再就业的有效措施。一...  相似文献   

8.
1997年以来,石家庄市建立了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适应了就业形势和就业机制的变化和要求,促进了对下岗、失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做到了培训与就业相结合,为有效地实施再就业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99年底,共开办下岗、失业职工培训班430个,涉及35个专业,培训下岗、失业职工32151人(下岗职工23442人,失业职工8709人),政府拨付培训资金948万余元,再就业20959名,培训后再就业率达65%以上。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制定了下岗、失业职工转业转岗培训的办事程序,规范再就业培训的行…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劳动局将开展“就业训练定点校”认定工作。据悉,定点校的认定将从培训能力强、办学质量高、培训后就业安置率高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中选拔。北京市劳动局将投入必要的就业、转业训练经费,用于社会失业人员的就业、转业、转岗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莱阳市在实行再就业工程中,为使下岗失业职工学到一技之长,增强参入市场竞争就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根据烟台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关于规范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在全市开设了电脑操作、汽车驾驶、中式面点制作、美容美发、服装加工等10个专业工种的培训班,对全市失业职工进行免费培训,深受广大失业职工的欢迎。在实施再就业培训过程中,他们从失业职工的实际出发,所设置的专业比较适合失业职工自谋职业和心里愿望;培训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于400课时,中级不少于600课时,高级…  相似文献   

11.
转业转岗培训“三要”○路艳旗一、培训对象要筛选。失业职工和企业下岗职工不但人数较多,构成也比较复杂。从年龄看,上至50余岁接近退休的老职工,下至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青人;从技术状况看,大多劳动技能单一,缺乏一技之长;思想素质上也参差不齐。不同的经历,不...  相似文献   

12.
自大连市旅顺口区开始对办理手续的失业职工实行免费培训以来,申报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失业职工人数不断增加。自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月份,旅顺口区共有284名失业职工参加了再就业培训,已有272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旅顺口区就业培训中心针对失业职工的特点和就业导向的需求,不断加强再就业培训的宣传工作,一方面努力提高再就业培训的参与率,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再就业培训的成功率。在专业设置方面先后开设了护理员、大众菜肴、市场与创业、中式烹饪、美发师和计算机操作等培训种类,使报名参加培训的失业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大连市旅顺口区不断加大再就业工作的力度,颁布了对大龄失业职工实行多次免费培训的优惠政策,激发了大龄失业职工参加再就业培训的积极性,报名和培训人数不断增加,有的大龄失业职工一人就申报了3个专业的培训。根据这种情况,旅顺口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专门为大龄失业职工设置了家庭护理、手工编织等实用的培训专业,使今年第一季度大龄失业职业参加再就业培训的比例迅速增加。截至3月末,旅顺口区今年共有58例大龄失业职工参加了培训,约占今年参加再就业培训人数的34.5%。为了使参加再就业培训的大龄失业职工及早解决就业问题,旅…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决定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根据三部委部署.从2009年至2010年.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促进其实现转移就业或返乡创业:对失业人员(包括参加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劳动法》的全面贯彻实施,企业经营机制和用工制度正面临着根本性的转变,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的大量增加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适时积极地抓好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的转业训练,是妥善解决失业职工再就业,企业富余人员再安置,推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招远市就业训练中心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加大培训力度 ,对失业职工实施免费培训 ,使他们增强再就业的能力。到目前为止 ,他们已办失业职工培训班10期 ,对300多名失业职工实行了免费培训 ,结业率达100 % ,再就业率达80 %。招远市今年是下岗职工出中心 ,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障制度并轨的一年。年初开始 ,中心就加大了对失业职工培训的力度 ,和招远技工学校、粮校等组成联合培训集团 ,根据失业职工的特点 ,及时下发《再就业培训意向书》 ,广泛征求失业职工的培训意向 ,进一步帮助他们认清形势、认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为拓展再就业渠道,绵阳市劳动、就业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社区服务业作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主导方向,结合每一位职工的实际,努力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再就业培训体系,积极引导下岗、失业职工更新择业观念,初步实现了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与...  相似文献   

18.
企业创办者培训在苏州文/王利群近年来,苏州市针对结构性失业矛盾较为突出的现状,大力开展转业转岗培训,确立了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培训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加大了对转业转岗培训的投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拨出300万元投入转业转岗培训。通过转业转...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从国家劳动部获悉,就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和安置改革总体思路。劳动部已提出了初步意见。主要内容包括: 一、各地应配合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通过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以一定的比例用于安置分流原有企业富余职工;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综合运用政府扶持和各种就业服务手段,鼓励下岗失业职工转岗或转业,形成合理的社会分流安置。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昆区就业服务局结合昆区实际,加大再就业培训工作力度。该局在邦成电脑学校建立了电脑培训工作站,在包头市第八职业高中建立了汽车驾驶培训工作站。4月17日,102名失业职工参加了首期电脑班培训学习。4月19日,首届汽车驾驶员培训班也在八职高开课,来自昆区各企业的20余名失业职工参加为期3个月的封闭式培训。今年,昆区就业局将继续建立适应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多项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站,以满足更多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需求。包头市昆区再就业培训工作将实现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